2019-2020年高中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629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宏观调控、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概念,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的方法,去体会怎样认识经济观念和经济理论。 思想觉悟: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思想武器,学会科学地观察、分析问题,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增强法律意识。教学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教学难点: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讨论法 讲解法 例举法 练习法复习提问:1. 什么是市场经济?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2.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的调节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例如,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竞争阶段。当时资源配置完全是在市场上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实现的,这种完全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法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趋尖锐化,从而爆发了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在原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运用了计划手段,即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这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手段。 讲授新课: 国家的宏观调控(板书)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板书)(注;此问题从两方面来阐述:一是从面上讲,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市场不能调节,有些领域不让市场调节;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1)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板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市场提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些部门和领域市场不能调节,有些则不让市场调节。 不能调节:对国防、治安 、消防等公共消费设施的供给不能用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去调节,因为这些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国家和政府根据国防现代化和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全的需要出发投资兴办的领域。 不让调节;有些产品如麻醉品、枪支弹药、不健康的书刊、音像制品等,经营者可以大发其财,但公民的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则会受到危害,所以不能依靠市场调节,而只能由国家和政府采取打击和严惩的措施,取缔从事生产经营麻醉品、枪支弹药、黄色音像制品的不法商人。 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把市场交易的原则运用到一切领域、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中去。(引导过渡)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板书) (注: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表现,让学生自己看书即可看懂,难在如何把单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挂钩。故可在学生自己看书、了解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表现后,教师作进一步引申分析。) (阅读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3页第1、2、3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单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表现是什么? 单纯市场调节表现出来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讨论后教师归纳)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板书) 市场的调节作用实质上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即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对资源合理配置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一些个人或企业由于对自身的利益的过分追求而产生不正当的行为,比如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一切向钱看,不讲职业道德等。而且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还不容易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两极分化,由此而产生的矛盾将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板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是分散在各自的领域从事经营,单个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全面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他进行经营决策时,也就是仅仅观察市场上什么价格高、有厚利可图,并据此决定生产、经营什么,这显然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往往会使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必然会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这方面的例子我们可举出很多,如: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竞相上马生产彩电、冰箱的所谓“彩电热”、“冰箱热”;90年代中期又出现“空调热”、“VCD热”。因厂家瞄准的是市场价格,什么好卖、价格高就生产什么,于是各地“蜂拥而上”,其结果是重复上马、重复引进,而又形不成生产规模。如1996年全国200多家电视机厂中,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台的只有几家,因而资金闲置、产品积压、资源浪费。又如1996年,全国3000多家化妆品生产厂家中,有70%的产品滞销,全国积压手表1000多万只、自行车xx多万辆,一些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生产厂家开工率只有30%至50%,全国有28个地区生产汽车,全国汽车库存已达11.6万辆。 .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板书)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后才做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供应的决定的。这样,从供求不平衡价格变化做出决定到实现供求平衡,必然需要一个长短不同的过程,有一定的时间差。也就是说,市场虽有及时、灵敏的特点,但它不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趋势。当人们竞争相为追求市场上的高价而生产某一产品时,该商品的社会需求可能已经达到饱和点,而商品生产者却还在那里继续大量生产,只是到了滞销引起价格下跌后,才恍然大悟。然而,此时即使转产,也已造成产品积压,不得不贱价拍卖,有的鲜活产品还会因变质而蒙受巨大损失(如近年有些城市的鸡蛋、水果因积压变质而降价者屡见不鲜)。所以,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也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业、林业及大型项目的建设上,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因为这些部门或项目的生产周期长,一旦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单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三者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即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这种自发性源于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出发,根据市场上价格的涨落决定是扩大还是缩减某一商品的生产。这种什么赚钱就一窝蜂生产什么的行为,必然带有盲目性,也只有当市场需求已经饱和、出现滞销、价格下跌时,才恍然大悟:自己生产的商品已供过于求。而此时,“觉悟”为时已晚,不可避免地被迫降价,产品积压,以至开工不足、资产闲置,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教材第53页的漫画“一哄而下”正说明了这一道理。)(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4页的想一想:“红果降价是偶然的吗?为什么?”(目的是巩固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这部分知识。)(学生讨论,略)(教师归纳)课文中所举红果生产的例子,实际上是市场调节三个弱点的集中反映,因为果农自发地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价高利大的红果种植业(自发性)单个果农所处的地位使他们必然是盲目决策(盲目性)从决策到水果上市有几年的滞后期(滞后性)给果农个人造成经济损失,对社会造成资源浪费。由此可见,红果的降价不是偶然的,它是市场调节的固有缺陷导致供过于求的必然结果,不是由于上市均匀出现的偶然降价。这个事例再次告诉人们,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为使经济运行正常发展,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划书第54页第1自然段)只有在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2. 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板书)(注:这部分知识学生比较生疏,以教师讲授为主。)展示材料:为缓解部分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xx年国家对一些重要产品产量和加工量实行控制。到12月底,纺织业已累计压缩落后棉纺锭900万锭。xx年前10个月煤炭行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卷烟、水泥、玻璃总量控制也达到预期目标。全国关停了一大批技术落后的小煤矿、小水泥厂、小玻璃厂。这些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比如,纺织业xx年实现全行业扭亏为盈,提前一年实现三年扭亏的目标。教师提问:上述材料是我国行使宏观调控职能的一个表现,请同学结合这则材料回答,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是什么?主要目标是什么?(学生讨论,略)(教师归纳)国家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板书)“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指导划书第54页下段粗体字)(2)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板书)在材料中,为了解决供过于求的矛盾,国家采取控制总量的办法,而且这些被压缩的产量一般是技术落后的小厂生产的,这样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可见,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加,也体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国家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增加就业不仅可以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而且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稳定物价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不大起大落。保持物价稳定,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家在对外经济关系中收入和支出的大体平衡。在当前国际分工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具有积极作用。 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地认为单纯的市场调节是有缺陷的,因而都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对经济运行活动进行干预。1933年开始施行的罗斯福“新政”,是资产阶级政府对经济运行加以全面国家干预的开端。1936年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系统论证了国家或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行动纲领。日本战后起飞的60年代,就是靠60年代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指导的。韩国自60年代起也开始搞五年计划。美国前总统布什为了加快经济复苏、赢得199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几次提出的调整金融政策、降低贴现率的措施,以及克林顿上台后提出的促进经济改革和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压缩预算开支,削减几政赤字,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改革税收政策等)都属于资产阶级政府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对经济运行计划调节的实例。可见,国家宏观调控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采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板书)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指导划书第55页第3段粗体字) (教师讲解)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有宏观调控,但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和市场主体,只能主要运用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杠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对他们进行引导,使千千万万个微观经济活动者在追求他们的自身利益时,不会突破总量均衡的框架和损害宏观的经济协调。 (1)经济手段(板书)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众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指导划书第55页第3自然段) 经济手段的内容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一是经济政策和计划,以引导经济活动的参加者按国家的控制目标行动。 经济杠杆(板书) 经济杠杆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资金等价值工具。由于它们的变化同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国家通过一定的措施对它们进行调整,就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例如; A. 在运用价格杠杆上(这里的价格必须是由国家定价的部分,如果价格完全放开,由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自发波动,就不存在国家把价格作为经济杠杆的问题了),90年代农产品价格放开以来,国家为促进粮食、棉花等基本生活资料的生产采取了最低保护(收购)价政策,每年夏收、秋收时节,报纸、电视都反复向农民宣传此项政策。国家用保护价大量收购农民的余粮、棉花,使不法个体商贩在丰收之年压价收购农民的粮食、棉花的图谋落空,农民种粮种棉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保护。同时,国家还控制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以确保农民的再生产顺利进行。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们比较多地利用了价格杠杆。今后,随着价格逐步放开,国家定价范围缩小到最低限度,价格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经济杠杆的作用将日趋减弱,而价格自动调节经济的作用将大大加强。 B. 在运用税收杠杆的作用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国家税收的增加或减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物质利益,因此国家可以把税收作为经济杠杆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国家对于需要发展的产业部门,可以适当减税或免税,以促其发展。例如,国家对福利企业以及改革开放之初的“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而对于必须限制发展的部门(如烟、酒、化妆品等类非生活必需品以及已供过于求的部门)可以适当增税,以限制其发展。 C. 在发挥信贷杠杆的作用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银行贷款的多少、贷款利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使用贷款企业的物质利益。因此,国家可以通过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和利息率的升降,来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国家对于急需发展的产业,如能源、交通、原材料等产业可以采取降低贷款利率、处长偿还期给予支持。对于重复建设、产品滞销的企业,可采取少贷或不贷的办法加以限制。 经济政策和计划(板书) “经济政策”指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国家根据需要及时制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如进行治理整顿,调整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利率、税率,就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和国家在财税、金融、外汇、外贸等方面的改革措施等。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经济政策和计划时,要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合理布局,在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计划”通常是指国民经济计划,它是国家为了发展国民经济而制定的经济活动的长期和短期的规划和方案,如我国制定的国民经济分本步走的战略目标、年底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等。计划主要是在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控制、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等方面中发挥作用。 (2)法律手段(板书) 含义(板书):“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指导划书第56页第1自然段) 原因(板书):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具有法制性,所以法律必然成为国家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制定必要的经济法规,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规范,调整各方面的经济的关系,保证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经济合同的贯彻执行,以促进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经济司法,审理各种经济案件,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 作用(板书):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经济活动参加者提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从而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3)行政手段(板书) 含义(板书):“行政手段是国家依靠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指导划书第57页第1段) 行政手段,也就是按行政系统、行政层次、行政区划和行政命令来控制和管理经济。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手段有它存在的必要。行政手段是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行政手段的作用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但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正常发挥,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例如:为遏制通货膨胀急剧发展的势头以控制物价飞涨,就有必要关闭个别重要商品市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少数重要商品实行限价或冻结其价格;以及冻结工资等。但这些都只能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一旦形势好转,就要放弃。行政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不能作为常规手段滥用。 (教师讲解)“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各有所长,各个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为主,以间接为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指导划书第57页第2自然段)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有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间接调控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扩展:在学生掌握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明白发展市场经济应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道理,进而指导学生逐步养成辩证思维习惯。课堂练习:1.近年来,在开发房地产的热潮中,一些公司为追求高额利润,热衷于投资兴建高档、豪华的住宅、饭店等,结果占用了大量资金,市场却冷冷清清。有的公司不堪重负而破产。这一事例说明了:( B )A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 B国家宏观调控十分重要C市场竞争使资源配置优化 D没有计划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2.国家计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物价部门要积极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调整农产品的价格,做到优质优价,以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电力、药品、房地产、交通、邮电等方面的价格,以期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这说明: ( C )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B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C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D国家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调节方式3.在2000年6月24日结束的全国政协九届常委会第10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认为,国家应通过立法规定:黄河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必须由政府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国务院可以授权有关部门对黄河流域实行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水政管理制度。同时,引进市场机制,制定统一的水费标准。用“看不见的手”及“看得见的手”共同管理水的使用。可见,对黄河水资源的配置:( B )应以政府为主要手段 国家应实行宏观调控 应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应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A 、 B、 C、 D、布置作业: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2. 什么是国家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板书设计: 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必要性 自发性 市场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盲目性 滞后性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国家的宏观调控 主要目标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经济手段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教学流程:复习提问(3分钟)导入新课(2分钟)讲授新课(33 分钟)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阅读法 讨论法讲解法10 分钟)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讲解法2 分钟)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讲解法 例举法10 分钟)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讲解法 例举法讨论法9 分钟)小结、扩展(2 分钟)课堂练习(6 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