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轮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2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下)课件.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5557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轮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2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轮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2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1轮 模块二 中国近代史 第2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深圳,第2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下),过 基 础,过 练 习,过 重 点,过 中 考,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过 基 础,考点 辛亥革命(八上P3638;3年2考:2017年13题、2015年11题),材料链接 (辛亥革命后)任凭任何人若再要想做中国皇帝,可是海枯石烂不会有这回事了。 梁启超 解读:辛亥革命不仅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考点 新文化运动(八上P4042;3年3考:2017年32题问题二、2016年31题问题三、2015年12题),1历史理解 近代化:近代化也叫资本主义化,其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对中国而言,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强新出路的过程。,2图示归纳,【考题链接】,1图1史料反映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 民族 民权 民生 民主 2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根据图2,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是探索_道路。,近代化,11894年,_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并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_”“_”“_”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_的指导思想)。,过 练 习,孙中山,中国同盟会,民族,民权,民生,辛亥革命,2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_发动起义并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_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_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武昌,孙中山,1912,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使_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最后被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4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_”和“_”两面大旗,以_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_运动。,封建帝制,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新青年,新文化,5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8年,_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_。 6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李大钊,马克思主义,思想大解放,马克思主义,1(2017深圳13题)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其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被阐发为(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过 中 考,A,2(2015深圳11题)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 A走向共和 B军阀割据 C君主立宪 D国家统一,A,3(2015深圳12题)新文化运动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主要相似之处是( ) A批判儒家思想 B促进思想解放 C提倡白话文 D宣传马克思主义,B,4(2017怀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启示青年“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希望青年们高举的两面大旗指的是( ) A自强求富 B爱国救亡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C,1孙中山指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扶助农工,过 重 点,B,2纽约时报是美国传统主流媒体。以下是其对近代中国某一时期报道的新闻标题检索(如下表)。判断这一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B,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C,4与中国以往近代化探索相比,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 A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B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C,5思想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6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新青年的创办 B陈独秀到达北京 C胡适提出文学革命论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D,A,7对同类历史事件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都推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都实现了社会转型 都反对封建统治 都与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有关 A B C D,D,8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 A胡适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蔡元培,A,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陈独秀之所以歌颂西方文化,抨击中国文化,目的在提倡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勖勉青年为此两大目的奋斗,赶上世界潮流。专制与迷信为民主、科学之敌,必须首先排除。辟斥儒教是为发展民主政治,辟斥鬼神是为发展科学精神,而于前者尤不留余力。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二 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二共同反映的事件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问题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该事件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该事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的目的之一是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问题四: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事件的主要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0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问题一: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君主专制(专制政体)。维新变法;君主立宪(行宪法、开国会)。,问题二: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政治革命”的目的。并概括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特点。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或创立民国、建立国民政府)。把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结合起来(民族和民权相结合,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问题三: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康有为和孙中山思想的共同之处。 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救亡图存(民族复兴)。,谢谢观看,Exi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