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四月周末训练(三)(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5469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化学四月周末训练(三)(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四月周末训练(三)(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四月周末训练(三)(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化学四月周末训练(三)(含解析)本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K-39 Al-27 Cu-64 I-127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主要成分是Si,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O2B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产SO3C海水中含有溴元素,只进行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溴单质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取肥皂【答案】D【解析】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主要成分是SiO2,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A错误;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产SO2,B错误;海水中含有溴元素,需要加入氧化剂将其氧化为单质溴,C错误;“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应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取肥皂,D正确。8立方烷的分子式为C8H8,它的8个碳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上,互相以单键相连。立方烷为无色晶体,在130131熔化,其三氯代物共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种类数目的判断。立方烷()的三氯代物有3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质量减小的是()A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Al2O3粉末 B水蒸气通过Na2O2粉末C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D将铁片投入CuSO4溶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以及化学反应中固体质量的变化。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Al2O3粉末,固体由Al2O3变为Al,固体质量减小,A正确;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根据钠元素守恒,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大于过氧化钠的质量,固体质量增大,B错误;水蒸气与灼热的铁粉反应生成的固体是Fe3O4,固体质量增大,C错误;将铁片投入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Cu和FeSO4溶液,固体质量增大,D错误。1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B. 标况下,2.24LNO2分子总数小于0.1NAC.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为0.4NAD. 6.8g液态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答案】B【解析】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1mol,由于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则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1NA,A错误;由于NO2存在平衡:2NO2N2O4,所以标况下,2.24LNO2分子总数小于0.1NA,B正确;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则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键数不是0.4NA,C错误;6.8g液态KHSO4的物质的量是6.8g136g/mol0.05mol,熔融的硫酸氢钾电离出钾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则其中含有0.05NA个阳离子,D错误。11在100mL0.1molL-1铝铵矾NH4Al(SO4)212H2O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L-1的Ba(OH)2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与Ba(OH)2溶液的体积曲线如图所示已知Ba(AlO2)2易溶易电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H4+和SO42Bb点溶液中c(NH3H2O)约为0.1molL-1Cab过程中,反应的只有SO42Dbc过程中,反应的是Al(OH)3和NH4+【答案】A【解析】0.01mol铝铵矾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首先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铝沉淀,当硫酸恰好转化为硫酸钡时,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铵根转化为一水合氨,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氢氧化铝溶解,沉淀质量减少。a点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硫酸根和铵根剩余,A正确; b点铵根恰好转化为一水合氨,其浓度是0.01mol0.3L0.033mol/L,B错误;ab过程中,反应的有SO42、铵根,C错误;bc过程中氢氧化铝溶解,反应的是Al(OH)3,没有铵根,D错误。12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Y 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电解熔融的Z与W组成的化合物以得到单质WBY、Z、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CX与Y、X与Z都可以形成18电子的化合物DX、Y、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含有共价键【答案】C【解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X是H;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则Z是O,Y 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原子序数小于氧元素,则Y是N;W与X位于同一主族,原子序数最大,则W是Na。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冶炼金属钠,A错误;亚硝酸钠溶液显碱性,B错误;该化合物分别是H2O2和N2H4,C正确;硝酸铵中还含有离子键,D错误。13.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BCD目的实验室制氨气用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并把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下口放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气体除去NO中的NO2装置或操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装置、原理、操作等基础知识。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增大氨水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抑制一水合氨的电离,有利于氨气的逸出,同时生石灰溶于水放热,减小氨气的溶解度,所以可以用该装置制备氨气,A正确;苯的密度小于水,碘的苯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B错误;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气体,安全漏斗可保证气体不泄露,C正确;N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NO,D正确。 第II卷26(14分)I:工业制硫酸时,利用接触氧化反应将SO 2转化为SO 3是一个关键步骤 。(1)某温度下,2SO 2(g)+O 2(g)2SO 3(g) H=-197 kJmol。开始时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80 mol SO 2(g)和200 mol O 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394kJ的热量,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mo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升高温度时,K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若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条件是_(填字母)。A通入氧气 B移出氧气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3)根据下表提供的不同条件下SO2的转化率(%)的数据,试选择该反应的适宜条件(以V2O5作催化剂)温度_;压强_。(4)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A. 容器的压强不变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 混合气体中SO 3的浓度不变D. c(SO 2)=c(SO 3)E. v 正(SO 2)=v 正(SO 3)F. v 正(SO 3)=2v 逆(O 2)II:研究化学反应原理对于生产生活是很有意义的。(1)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molL-1(KspCu(OH)2=2.210-20)。(2)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molL-1。【答案】I(1)0.56 (2分),减小(1分)(2)AC(2分) (3)450,1105Pa (2分)(4)ACF (3分) II(1)2.210-8 (2分) (2)0.2 (2分)【解析】I:(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394kJ的热量,则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394kJ197 kJ/mol2mol,因此同时消耗二氧化硫是4mol,生成三氧化硫是4mol,剩余氧气是18mol,二氧化硫4mol,所以平衡时二氧化硫、氧气和三氧化硫的浓度分别是0.4mol/L、1.8mol/L、0.4mol/L,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正反应放热,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K将减小。(2)A通入氧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升高,A正确;B移出氧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降低,B错误;C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升高,C正确;D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二氧化硫转化率降低,D错误;E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E错误,答案选AC。(3)正反应放热,则高温不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但考虑到反应速率和催化剂的活性,应该选择450。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增大压强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但在常压下转化率就已经很高,增大压强对设备要求高,因此应该选择常压。(4) 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A. 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当容器的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B. 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C. 混合气体中SO 3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 c(SO 2)=c(SO 3) 并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因此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E. v 正(SO 2)=v 正(SO 3)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E错误;F. v 正(SO 3)=2v 逆(O 2)表示两个不同方向的反应速率,且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F正确,答案选ACF。II:(1)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是106mol/L,所以溶液中c(Cu2+)=molL-1。(2)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硫酸的浓度是0.1mol/L,所以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0.2molL-1。27.(14分)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碘是氯的同族元素,比氯多2个电子层,碘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 周期、第 族,根据递变规律,HI的酸性比HCl的酸性 (填“强”或“弱”)。(2)可用硫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有0.3mol I2生成时转移电子数是 NA,反应的现象是 。(3)通过H2O2将I2氧化为HIO3,然后HIO3与K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制得KIO3。炒菜时,炒熟后再加含KIO3的食盐,其原因是 。为了确保加碘盐的最低含量,1千克碘盐中至少应加入碘酸钾21.4毫克。制得20吨加碘食盐,理论上至少需消耗质量分数为17的H2O2 kg。(1克=1000毫克)(4)可通过用惰性电极电解KI溶液制备KIO3,阳极反应式为 。【答案】(15分)(1)五(1分) A (1分) 强 (1分)(2)5KIKIO3 + 3H2SO4=3K2SO4 + 3I2 + 3H2O (3分) 0.5(2分)溶液变蓝色(1分) (3)KIO3在较高温度下易分解(1分) 1 (2分)(4)I6e6OH=IO33H2O (2分) 【解析】(1)碘在第五周期,第A族,HI的酸性大于HCl,HCl的酸性大于HF;(2)反应中产生3molI2转移电子5mol,所以若反应中有0.3mol I2生成时转移电子数是0.5NA;(3)烹饪时,含KIO3的食盐常在出锅前加入,其原因是在较高温度下KIO3易分解;通过H2O2将I2氧化为HIO3的反应方程式为5H2O2 + I2 = 2HIO3 + 4H2O,由此可得关系式5H2O22IO3-,20吨加碘食盐含有428g KIO3,即2 molKIO3,则需消耗质量分数为17的H2O2质量为m(H2O2)=2mol34gmol-117%=1000g;(4)电解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一+ 3H2OIO3-+3H2。阴极反应式为6H2O6e=3H26OH,阳极反应式为I6e6OH= IO3-3H2O。28.(15分)Mg3N2是一种在工业上应用非常广泛的离子化合物,呈微黄色,遇水发生水解反应,需密封保存。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Mg3N2。(1)装置A中仪器a和b的名称分别是_、_。(2)已知饱和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可制备氮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装置D中所装的试剂名称是_,实验开始时,需要排除装置内的空气,为了达到此目的,在装置C中盛放了酸性氯化亚铁溶液,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C、D装置能否对调_(填“能”或“不能”)。(4)实验结束后,取装置E的硬质玻璃管中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把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观察实验现象,该操作的目的是_;再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该操作的目的是_。(5)写出E装置中反应的方程式_;Mg3N2的电子式_【答案】(15分)(1)分液漏斗(1分)圆底烧瓶(1分)(2)NaNO2 + NH4ClNaCl + N2+ 2H2O(3分)(3)浓硫酸(1分) 4Fe2+ O2+ 4H+ = 4Fe3+ 2H2O(2分)不能(1分)(4)证明产物中是否有Mg3N2生成(1分)证明产物中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1分)(5)3Mg + N2Mg3N2(2分)(2分)【解析】本题通过化学仪器名称、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实验目的、电子式等无机综合实验知识的考查,综合考生理解和应用能力。(1)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b的名称是圆底烧瓶;(2)饱和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配平方程式:2NaNO2+ NaNO2 + NH4ClNaCl + N2+ 2H2O;(3)装置内有空气,利用装置C除去氧气、装置D干燥氮气,防止对E装置反应的影响。C、D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4)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5)Mg与N2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离子化合物Mg3N2。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将海水淡化和与浓海水资源化结苦卤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苦卤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提取其他产品。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 (填序号)。用混凝法获取淡水 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 改进钾、溴、镁的提取工艺(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苦卤中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Br2+Na2CO3+H2O NaBr+NaBrO3+NaHCO3,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为 mol。(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下图: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离子Na+Mg2+Cl-SO42-浓度/(gL-1)63.728.8144.646.4该工艺过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产品2的化学式为 ,1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 g。(4)采用石墨阳极,不锈钢阴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Mg(OH)2 (1分)69.6(2分)(4)MgCl2(熔融)Mg+Cl2 (2分)Mg+2H2OMg(OH)2+H2(3分)【解析】(1)混凝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凝剂(如:明矾、铁盐等),利用物质的吸附性使水中细小的悬浮物质和胶体聚集成较大颗的颗粒而沉淀,然后过滤除去,这种方法不能除去海水中可溶性杂质进行海水淡化,错误;改进提取工艺流程,减少物质引入,除去粗产品中的杂质提高产品质量,正确;海洋为巨大化学资源宝库,元素种类很多,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是可行的,正确;根据不同的提取原理可以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从而提高K、Br2、Mg等的提取质量,正确,答案选。(2)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溴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5价,即吸收3molBr2反应转移5mol电子,故当吸收1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5/3mol。(3)工艺流程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后的滤液进行脱硫,Ca2+与SO42-生成CaSO4,离子方程式为:Ca2+SO42-CaSO4,产品1为CaSO4;滤液中加入石灰乳,发生反应为Mg2+2OH-Mg(OH)2,产品2为Mg(OH)2。1L浓海水含m(Mg2+)1L28.8g/L28.8g,由关系式Mg2+Mg(OH)224g 58g28.8g m即解得:m69.6g。(4)电解熔融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Mg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与氢气,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反应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其中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E和C位于同一主族,F的原子序数为29。(1)F原子基态的外围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在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回答)。(3)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高于,低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其主要原因是 。(4)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则CAB的结构式为 。(5)在元素A与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7)FC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F2C,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因 。【答案】(1)Ar3d104s1(2分) (2)NOC(2分) (3)B的氢化物分子之间存在氢键(2分)(4)NCO(2分) (5)sp(2分) (6)NaNO2(2分)(7)Cu外围电子3d10轨道全满稳定,Cu2外围电子3d9轨道电子非全满和半满状态不稳定,所以CuO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Cu2O(3分)【解析】A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则A是C;C的基态原子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A原子的相同,则C是O,所以B是N;D为它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则D是Na;E和C位于同一主族,E是S;F的原子序数为29,F是Cu。(1)当原子核外电子处于该轨道的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时是稳定的状态,所以F原子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2)一般情况下,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离能就越大,但是当原子核外电子处于其轨道的半充满状态时,稳定性强,所以在A、B、C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3)由于N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原子半径小,在分子之间除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氢键,增加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所以元素B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远高于元素A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4)由A、B、C形成的离子CAB与AC2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结构相似,性质也相似,则CAB的结构式为N=C=O;(5)在元素A与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CS2是直线形结构,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6)由B、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含有Na+:1/48=2,含有NO2-:1/88+1=2,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NO2。(7)由于Cu外围电子3d10轨道全满稳定,Cu2外围电子3d9轨道电子非全满和半满状态不稳定,所以CuO在加热条件下容易转化为Cu2O。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对乙酰氨苯酚(CH3CNH OH O )是常用的消炎解热镇痛药。其合成路线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A的结构简式为_。NO2 NHOH 的反应类型为_。(2)实验室中进行 NO2 反应实验时添加试剂的顺序为_。(3)下列有关C的说法正确的是_。(选填编号)a分子式为C6H6NO 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遇到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 d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4)已知与的性质相似,写出一定条件下CH3CNH OH O 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满足下列条件的CH3CNH OH O 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 苯环上只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苯环上连有NH2;属于酯类物质。 (6)N邻苯二甲酰甘氨酸()是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工业上以邻二甲苯和甘氨酸()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制取该化合物,请参照上述流程的相关信息,写出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CH3CHO (1分) 还原反应 (1分)(2)浓硝酸 浓硫酸 苯 (3分)(3)c、d (2分)(4) (3分) (5)3(2分) (6) (3分)【解析】本题考查反应类型、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合成路线流程等知识。(1)由转化关系知A为乙醛,B为乙酸,C为对羟基苯胺, NO2 的转化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2)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添加试剂的顺序为浓硝酸,浓硫酸,苯;(3)对羟基苯胺分子式为C6H7NO,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遇到FeCl3溶液能发生显色反应,酚羟基显酸性,氨基显碱性,因此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4)见答案;(5)满足该题条件苯环上的取代基必须在对位,其中一个取代基是NH2,属于酯的物质有三种;(6)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