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75440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整体设计教材分析在本课中,第一课时侧重于从世界观的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即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第二课时则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发展,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懂得踏踏实实做好量变的准备工作,又要在适当的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这两课时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遵循一个严密的逻辑顺序。教学重点1.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1.发展的实质。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2.理解发展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事物发展的形式。3.运用相关原理说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3.使学生树立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既要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又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性,使学生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态度,提高自己应对社会、承认困难和挫折的能力。2.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3.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又要不失时机抓住机遇,促成质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课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导入一(多媒体课件展示)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 300千米,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问题探究:九大行星变为八大行星,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学生:说明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教师总结:回答得很好。九大行星变为了八大行星,说明人的认识在变化,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化、越来越透彻。教师引导: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哲学道理。导入二 (多媒体课件展示)2005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xx年测得的珠穆朗玛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 844.43米,测量精度为0.21米。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数据8 848.13米停止使用。这次公布的珠峰新高指的是珠峰最高岩石点的高度。与1975年我国公布的珠峰高度8 848.13米相比,珠穆朗玛峰降低了3.7米。另外,国家测绘局于当天还首次公布了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这也是我国首次获取到的精确的雪深高度。问题探究:珠穆朗玛峰身高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学生:说明世界是变化发展的。教师引导: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推进新课一、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在距今2亿年前4000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海水从北向南逐步退却,同时又受到印度大陆板块向北推移的巨大力量的挤压而逐步升高,才逐渐演化为高原地带。今天,青藏高原整体上仍然处在隆升过程中。长江最初是由东向西,一泻千里,流入古地中海。随着西高东低走势逐步形成、青藏高原的出现,才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滚滚东流的巨川长江。问题探究: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样哲学道理?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真是变化巨大啊。这个例子说明自然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板书: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即从机械运动到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再到生物运动。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问题情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多媒体显示图片)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问题探究:上述图片及其文字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社会是变化发展的。教师总结:很好。从半殖民地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一种更加先进的制度代替了旧的制度,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进步。板书: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综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问题情境 找时间(多媒体课件展示)六十年代在天上,七十年代在墙上,八十年代在腕上,九十年代在腰上。问题探究: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这则材料反映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使人类看时间的工具发生了变化。科学技术为什么能够取得进步,人类为什么能研制出钟表、手机呢?这都得益于人类认识的发展。板书: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二、发展的实质问题情境 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 000多个电子管组成,占地170 m2,总重量为30 t,耗电140 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 000次加法、300次乘法。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问题探究:计算机从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这一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学生:说明世界是发展的。教师:你能给发展下一个定义吗?(过渡)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知识拓展:发展与联系的关系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事物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与发展。观点争鸣: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学生:不是。教师进一步设问:能举例说明吗?学生:电脑算命。教师:回答得很好。教师总结: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以至性质的改变。发展是一种变化,但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课堂小结本课主要阐述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以及事物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材主要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主观世界的认识领域三个方面来证明和阐述这一观点的。这个原理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总特征。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掌握这一观点,要求我们能够区分发展与变化、运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板书设计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2005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xx年测得的珠穆朗玛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 844.43米,测量精度为0.21米。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数据8 848.13 米停止使用。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A.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D.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强调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位领导干部做起。这一要求蕴涵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A.这体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目标B.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C.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D.这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3.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状态是()统一物的瓦解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物的平衡统一物静止状态的破坏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A.B.C.D.4.人类历史上的二十世纪,是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轰轰烈烈到受到挫折,又由于改革开放而焕发生机和活力,并取得长足发展的世纪。这告诉我们()A.新事物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C.新事物抛弃了旧事物中过时和腐朽的东西D.新事物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5.孙子说符中说:“理无常是,事无常非。”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发展总是有规律的B.道理没有总是对的C.事情没有总是错的D.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普遍联系的原理B.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C.规律客观性的原理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二、非选择题7.辨析: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参考答案:1.D2.C3.A4.B5.D6.A7.(1)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2)与旧事物相比,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是“新出现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3)判定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这一事物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或者是否完善。所以,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