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其核心内容。通过本课学习,可以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认识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原因和影响,提高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世贸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认识其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认识其作用;通过收集资料、阅读材料,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收集和展示资料,阅读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进而了解全球化趋势的原因和表现;通过辩论活动,辅之以相关的历史材料解析,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理解中国入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利弊,更好地理解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突破方法:从认识福特汽车走向世界的历史通过讨论理解全球化的原因;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福特等国外汽车大举进入中国的原因了解世贸组织的作用)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突破方法:学生收集全球化有关资料,结合福特汽车与长安合作的事例,开展辩论赛,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四、学情分析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或许不是很熟悉,但是可以用发生在身边的经济全球化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让学生感受全球化经济就发生我他们当中的日常生活中。从感受全球化生活中,提炼对全球化的理性认识。同时,高中学生初步具备了查找和收集材料、获取有效信息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但,高一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五、教学方法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已深刻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容易搜集相关学习资料,感受经济全球化。展开辩论认识全球化的影响。 2、遵循从“感性认识实践应用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从分析材料入手,论从史出,更好的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点较集中,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主体作用;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图文资料,便于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辅助教学,学生也搜集到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辅以多媒体创设情景、问题诱导、讨论等教学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人口图片。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导入新课:从学生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感受全球化就发生在他们身边。感受身边的全球化,投影显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波司登、梦特娇、肯得基等广告图片,引起学生兴趣,进入角色,从而感受经济全球化已深刻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导入新课教学。(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探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运用资料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34%在中国生产数据为例,引用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的话,“世界经济已真正进入全球化的时代了。”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知。然后从理论上给出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目标是做到深入浅出,从理论入手,然后运用历史事实反映与说明。和学生共同对话、交流和探讨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理要因素和其他原因。A、交通运输信息技术迅猛发展B、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强有力的推动C、两极格局的瓦解D、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在对话、交流、提问中,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探究二、课堂探究与讨论: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面对经济全球化,出现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声音,为什么?引出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探讨。课堂上针对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进行探究与讨论。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右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一摘自新华网表明全球化运动在发展中国家有大批的反对者,但也有大批的支持者。如果你是一名这样的支持者或反对者,请阐述你的理由。支持者的理由: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只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反对者的理由: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主要收益者;全球利益的分配失衡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探究三、多媒体展示世界贸易组织的图标,同时引导学生读教材,补充相关资料,整理知识。通过学生阅读理解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即今天的世贸组织其前身就是关贸总协定。它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教师提出问题“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密切联系与发展?”教师提示学生从其宗旨功能方面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教师与学生对话交流,分析和归纳出世界贸易组织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世贸组织的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贸易自由化,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形成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探究四、中国应对全球化的举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中国如何选择?设问:中国为什么要历尽艰辛加入世贸组织?投影两段材料,设问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根据图片内容,把握中国入世的历程;结合材料,积极思考,调整思维,认识中国入世所带来的影响,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究活动: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教师讲解:xx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意义: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压力和挑战:市场开放,关税减让。解决办法: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四)反思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当堂检测。1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是 AWTO BOPEC CAPEC DNATO2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B它采取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作出决策 C它消除了国际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D它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3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关于这一结论说法正确的是A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B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D前提正确,结论错误4.右图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B.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C.区域经济集团化D.经济全球化参考答案 A C D D九、板书设计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二战以来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影响和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工业革命使交通和通信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障碍。许多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正式建立。意义: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宗旨)目的: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整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作用: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运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各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很大程度上抑制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的强权政治。(三)、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1947年参与签定);1986年正式提出复关申请;xx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机遇(作用):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摆脱别人制定规则而中国被动接受的不利状况,从而维护合法权益;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挑战十、教学反思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创设生活化的历史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与体验入手,从而拓展和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其次,通过创设历史问题情景,实施对话教学。在对话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质疑与问题,在问题和情景中去感受历史,体验历史,让学生移情入境,变换角度,深入思考。教师发挥其指导作用,多角度、多层次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历史知识背景和历史材料,让学生拥有参与课堂对话的物质条件,从而推进对话教学的顺利进行。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历史编写人阎明刚审稿人阎明刚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前预习学案一、 预习目标1. 识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进步的表现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耕作技术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 3、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二、预习内容1、 从第一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评价2、 从第二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背景及过程,积极意义的评价。3、 从第三个子目中找出下列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及挑战三、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原因和影响;了解世贸组织的由来与发展,认识其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史实,认识其作用。2、通过学生收集和展示资料,阅读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相结合,理解中国入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作用难点: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二)、学习过程1、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指名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2、合作探究探究一:探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探究二、课堂探究与讨论: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探究三、多媒体展示世界贸易组织的图标,同时引导学生读教材,补充相关资料,整理知识。探究四、中国应对全球化的举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中国如何选择?设问:中国为什么要历尽艰辛加入世贸组织?3、反思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一个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4、当堂检测1被誉为“经济联合国”的国际组织是 AWTO BOPEC CAPEC DNATO2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B它采取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作出决策 C它消除了国际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D它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3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关于这一结论说法正确的是A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B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D前提正确,结论错误4.右图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A.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B.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C.区域经济集团化D.经济全球化参考答案 A C D D课后练习与提高一、 选择题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本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有国内一些产品、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部分产业受到冲击 使中国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 不利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 A、 B、 C、 D、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带来经济风险 提供了发展机会 经济竞争处境十分不利 有百利而无一害A、 B、 C、 D、3、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明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加强 B、各国的利益趋于一致C、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淡化 D、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减弱4、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A、科技发展和生产力迅速提高 B、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C、两极格局瓦解 D、跨国公司大量增加5、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的标志是 A、1994年关贸总协定部长会议的召开 B、1993年乌拉圭回合谈判C、1995.1起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开始运作 D、1986年意大利提出建立多边贸易组织的倡议得到响应6、自从xx 年 10月新一轮疯牛病危机在英国发生以来,一些欧洲国家已发现疯牛病和口蹄疫。同时,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严防疯牛病和口蹄疫进入本国。这表明,面对全球经济化A、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原则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D、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7、观察漫画,在各选项中为该画选择一个主题。A、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B、德国东西分裂加剧C、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D、全球经济差距扩大8、关于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B、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C、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具体步骤和途径 、后者因前者在发展上有所削弱9、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参考答案:C C A A C C D B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意日三国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由此,二战后,协调世界经济、稳定经济秩序、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成为西方国家的共识。材料二 1967年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盟10国的总面积4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3亿(xx年统计数字)。材料三 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发达国家占据着高层次的工业部门,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工业部门的层次是比较低的。材料四 近三分之二的欧盟公民赞成全球化 智利反全球化大游行请回答:(1)材料一的观点在二战后是怎样付诸实践的?(2)依据材料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现象的特点?材料二、三所反映的经济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3)你如何看待材料四所反映的现象?参考答案:(1)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金融体系;签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世界贸易体系;两大体系构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2)特点: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加大。 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前者是后者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途径,后者是前者的最后归宿。(3)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一方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又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人口、能源、传染病和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或:经济全球化存在很多问题,但趋势不可改变;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的必然结果,从长远看,有利于世界各地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真正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