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66556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归纳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备选答案遥感(RS)地理信息技术(GIS)地理位置矿产资源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1成因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2表现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经济、社会、城市、文化、人口。3分析方法在考查区域有关的内容时,一般会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而且是突出了这几项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位置特征评价发展。具体分析如下:(1)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判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训练相关的能力,如对区域空间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准确描述等。(2)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区域内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等。(3)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分析: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等。4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整治和开发利用)分析根据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评价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充分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最佳发展,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资源条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工程建设等国土整治内容。图甲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简图,图乙是中国东北地区简图,请你比较这两个地区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自然环境特征相似性方面的比较:地理位置_;地形_;气候_;矿产_。(2)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方面的比较: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美国东北部地区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结构交通城市化水平(3)为实现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本题以美国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为背景,对比考查两地区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第(1)题,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的相似性,首先看气候类型是否相同,假如气候类型不同,注意寻找气温或降水的共同点。第(2)题,农业结构包括农、林、牧、副、渔的比重,其中基础部门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交通条件的对比要注意分析主要交通方式发展的差异。第(3)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持续发展可从产业改造、发展科技、引进人才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等方面考虑。【答案】(1)都位于中纬度地带,都临近海洋(都位于国土的东北部)都以平原为主大陆性气候都较强(或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都有丰富的煤和铁矿资源(2)美国东北部地区中国东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以种植业为主铁路运输和内河水运都很发达以铁路运输为主,内河水运不发达高低(3)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国家政策给予支持;加强交通建设等。1读我国三大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增幅图,完成(1)(2)题。(1)该图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区域之间差距扩大中部塌陷中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中部地区ABCD(2)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图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B与东部地区相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C劳动力丰富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解析】第(1)题,中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增幅由1%以上降至0.5%,说明中部经济发展相对下滑,即“中部塌陷”,与此同时,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增幅则由5%上升至6.4%左右,区域之间的差距明显加大。第(2)题,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是中部地区的优势,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基础设施较差,城市群的经济实力弱,带动能力弱。【答案】(1)A(2)B我国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特征比较综合了地形、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如下图:1东部季风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青藏高寒区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1)(3)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BC D(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多山的地形干旱的气候生产方式落后水资源短缺A BC D【解析】根据区域轮廓判断可知,甲为塔里木盆地,乙为海南岛。第(1)题,甲区域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夏季。第(2)题,甲、乙两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劳动力价格低,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夏季两地热量充足。第(3)题,甲、乙两地地形多山,生产方式落后,乙地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答案】(1)C(2)B(3)C2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回答(1)(2)题。(1)图中、分别是()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2)下列解释正确的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界线及区域特征。(1)联系课本知识可知答案。(2)青藏高原气温季节变化小,日变化大;西宁地区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答案】(1)D(2)C综合检测(一)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B有一定功能C具有独立性,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2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可能表示城市Bb可能是城市群Cd可能是公路 Dc可能为农业区【解析】第1题,题干中已经告诉我们是某行政区域,因此具有明确的界线,具有一定功能;具有独立性,但区域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和交流的。第2题,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上看:d可能是公路,因为d呈线状分布;a可能是农业区,原因是面积较大,距交通线远;c可能是城市群,看其形态是大城市的周围分布着小城市,因为此处位于交通干线的交会处,交通便捷,人口集聚,经济发达;b可能表示城市,分布在交通线附近,而且分布较均匀。【答案】1.B2.C我国东、中、西地带性经济差异是一切自然、经济、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35题。中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布图3影响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因素中属于社会原因的是()A地理区位 B气候条件C矿产资源 D开放政策4有关东部经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C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5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高科技产业高能耗产业高燃料消耗产业高污染工业AB CD【解析】第3题,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矿产资源都属于自然因素,只有开放政策是社会因素。第4题,东部经济带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能源、原材料相对不足。第5题,由于东部经济带能源、原材料相对不足,所以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是高能耗、高燃料消耗产业。【答案】3.D4.C5.B6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小的原因可能是()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下降所产粮食大量出口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AB CD【解析】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人口、城市密集,城市、工业、交通等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耕地面积下降,再加上耕地破碎,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粮食增产贡献率下降。【答案】D2012年8月8日3时第11号超强台风“海葵”在我国浙江象山登陆。受“海葵”影响,广东、福建、浙江风大雨急。结合下图,回答79题。7台风中心位置的确定用到的关键技术是()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8台风路径的预测用到的关键技术是()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9台风过境后受灾面积的获取用到的关键技术是()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解析】GPS具有定位的功能,GIS具有分析、模拟、预测的功能,RS具有实时准确获取信息的功能。【答案】7.B8.C9.A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完成1011题。10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C商店布局 D客货流量11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A甲与乙 B甲与丁C乙与丁 D甲、乙、丁【解析】商店布局需要考虑交通条件和消费人群的分布状况。交通线路建设受地形、河流、人口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答案】10.C11.D12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就是3S技术的集合B数字地球只以数字的形式提供数据、信息C数字地球的信息主要来自于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可用来预测天气的变化【解析】3S技术只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技术支撑,数字地球以图像、图表、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数据、信息;数字地球的信息来源广泛,包括遥感图像、各类数字专题图以及表格、文本等形式;数字地球可以通过相关数据和模型对天气进行预测。【答案】D二、综合题(共40分)13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写出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a_;b_;c_。(2)三大自然区之间的界线分别与哪些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3)下列不属于a区的地形区的是()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4)下列关于b区的叙述,正确的是()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水量少,多为内流河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A BC D(5)下列关于c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B全部位于非季风区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发源地【解析】该题以我国自然区划分图为背景,综合考查我国最高一级的区域自然差异。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抓住影响我国区域自然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气候和地形。第(1)题,依据地形、气候两大要素,我国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第(2)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界,东部约以3 000米等高线与东部季风区为界。第(3)题,东部季风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4)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多内流河;自东向西随降水量减少,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第(5)题,青藏高寒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地势高、气温低,东南部为长江、黄河等大河发源地,属于季风区,建有青藏铁路。【答案】(1)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 000米等高线为界。(3)C(4)B(5)A14“科技兴农”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下图为利用植物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图示,据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1)图示植物反射波谱的获取,依靠的技术是()A传统测绘 B遥感C地理信息系统 DGPS技术(2)最易区分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的波长范围是_。(3)利用这种技术判断植物生长状况的基本原理是_。(4)(多选)下列选项中可直接利用这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是()A水体污染的判断B城市大气质量状况C洪水分布区的变化D森林面积变化E人口数量的变化F城市绿地分布的变化【解析】遥感可利用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不同性状对电磁波的反射率的不同,来判别不同地物或同一地物的不同性状。由图可知,波长大于0.85微米,健康植物与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差异最大,最易区分。【答案】(1)B(2)大于0.85 m(3)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4)ABCD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