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速射频消融术.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65359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41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上速射频消融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室上速射频消融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室上速射频消融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的 护理,董金华 2013、4、1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由于折返运动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它的特点是阵发性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发作时心率一般160-220次分,每次发作可持续不及秒或持续数秒、数分、数小时、甚至数天,自动或经治疗后终止,部分可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如常人,发作间隙长短不一,发作时可刺激迷走神经、使用药物、同步直流电或经食道超速调搏使心动过速终止,目前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治疗。,临床表现,1.发病和终止常突然,其诱因多为情绪激动、体位突然改变、猛然用力、劳累或饱餐,有时无诱因。 2.多有心悸,胸闷,头颈部发胀,乏力。有的可出现出汗、多尿,呕吐,四肢发麻等,有时伴恐惧感。 休克、抽搐发作(阿斯综合征),以及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 .极少数可有快而规则的心律,心率多有160-220次分,第一心音强度不变,脉细而快速。,诊断依据,1.发作时心率160-220次分,心律规则,持续数秒至数天,不受体位、运动或情绪激动的影响。 2.心电图显示心率160-220次分,间期规则或基本规则;QRS波群形态和正常窦性心律的QRS波群相同,QRS时间0.1秒,可有ST段压低和波倒置;波形态不同于窦性波,或位于QRS波之后,或与波重叠,不易辨认。 3.临床电生理检查可确定心动过速时折返运动的部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 1.P波不能明视 2.快速整齐的QRS波群为室上性,频率160220次/分,治疗原则,1.发作时的治疗: (1)刺激迷走神经使发作终止,包括压迫颈动脉窦(有脑血管病者禁用),压迫眼球(青光眼、深或高度近视患者禁用),吸气后屏住气,用力作呼气运动,刺激咽喉引起恶心或呕吐。 (2)药物疗法:常静脉用维拉帕米(异搏定)、心律平、三磷酸腺甘(ATP)、洋地黄类药物等,但预激综合征旁路前传心室的(QRS增宽)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洋地黄。 (3)同步直流电复律:适应于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但洋地黄过量或低血钾者应慎重使用。 (4)食道或右房超速调搏终止心动过速。 2.射频消融治疗:是目前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可根治室上速。,室上速消融手术的风险大吗?,室上速的消融是所有从事导管消融的医生的入门手术,相当于普外科的阑尾手术。一般的三级医院都能完成。手术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术中患者和医生之间还可以交谈甚至互相开玩笑放松放松,医生只需要在或者颈部或者胸部、还有大腿根部穿刺几次,放入手术器械到心脏内,经过检查找到旁路或者证实是双径路,即可通过发放射频或者冷冻能量把病灶破坏。 室上速消融手术成功率一般都在95%以上,高水平的专科医院基本接近100%。即使是靠近房室结-希氏束的旁路或者双径路,绝大多数都可以安全地消融成功,只有极少数右侧外膜旁路可能消融失败,左侧的外膜旁路也比较容易成功。当然,个别患者可能因为特殊原因需要消融2次,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射频消融术后早期要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 射频消融术后早期要密切观察心率和心律情况,前者是关注速率的快慢,要防止术后心动过缓导致的脑和主要脏器的供血不足,特别是要合理使用胺碘酮,尽量避免由于该药造成的心动过缓;后者是要注意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有些长期房颤患者会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消除房颤后会出现心动过缓,还有少数病例,在消融时损伤了心脏传导束,产生传导阻滞,这两种情况严重者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而消融射频消融术后辅助药物的应用。,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射频消融术后辅助药物的应用 射频消融术后辅助药物的应用,主要是胺碘酮,要遵照医生的医嘱服用,才能达到期望的疗效。还有抗凝治疗,一般需要1-3个月的抗凝,具体要视患者的心律、年龄和全身情况而定。 后心律失常则较常见,如房颤复发,消融未成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室上速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射频消融术后观察出血 射频消融术后观察出血,如为外科手术消融,无论有无其它同期手术,都存在着术后出血的可能,故手术当天需要观察引流管出血量,偏多者需要加用止血药物或手术止血;内科经皮穿刺导管消融,存在穿刺部位出血和局部血肿发生的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则需要调整压迫部位,局部血肿减压,或手术止血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