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33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巩固训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64883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33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巩固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33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巩固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33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巩固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历史总复习 第十六单元 33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巩固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2(xx年广东梅州高三期末)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对古代科技史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古代欧洲的科技成就比中国的科技成就更高C欧洲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近代科学D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3从以下两张图片中能够得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宋朝() 宋朝“桨轮船” 宋代装配的投石车的海军战船A科技水平全面领先于世界B在军事中普遍使用火药武器C在航海中开始使用机器动力D科技与军事、航海相结合4(xx年广东广州高三期末)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成就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A农政全书 B四书章句集注C清明上河图 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5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而不耢(平整土地),不如做暴”。这主要是强调农业生产()A必须讲究耕作方法 B应当抓紧农时C需要改革生产工具 D如何选种播种6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农耕文明转向了工业文明B总结性科技成就显著,西学东渐已经开始C内阁制度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7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对此最为合理的认识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A涉及多个领域B注重观察和实验C是劳动人民发明的D都是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的8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这发生在()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9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是()A齐民要术 B授时历C农书 D农政全书10(xx年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1116世纪后期,传教士利马窦来到中国,他说汉语、穿儒服,同时宣传西方科学知识,赢得一部分开明封建士大夫的好感。他得到士大夫好感的主要原因是()A带来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B符合了士大夫经世致用之学C天主教有利于新儒学发展D借天主教冲击儒学统治地位12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6分)(xx年广东东莞高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8%29%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英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材料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材料二中论及的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遭到了甲同学的反驳,请为他提供反驳词。(16分)(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10分)14(26分)(xx年广东潮州高三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材料二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说明“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与柏拉图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16分)(2)依据材料二,试以唐宋的史实为例,从文化价值、社会制度等角度概括古代中国软实力的表现。(10分)第34讲古代中国的文学、书画和戏曲艺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与书法相伴而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 B C D2淮南子本经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引文中的“书”为甲骨文材料反映了仓颉造字的传说材料属于神话传说,毫不可信引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字发明的影响A B C D3(xx年广东珠海一模)明清之际,中国画发展中出现的新特点是()A绘画进入自觉阶段 B风俗画的兴盛C西洋绘画的传入 D文人画的兴起4(xx年广东汕头高三期末)下图说明()A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B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C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D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5(xx年广东佛山调研)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这说明()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6(xx年广东中山高三期末)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7“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D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8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共有二十余处描写“杀牛宰马”的场面。与其时代相近的其他作品相比,水浒传中屠牛、吃牛肉的描写特点是很突出的。这种描写特点反映的是()A北宋的畜牧业落后 B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C人民反封建的精神 D宋元时期政治的黑暗9(xx年广东汕尾高三第一次摸底)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始材料 B反映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材料C说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的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的直接材料10“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11(xx年广东汕尾高三期末)元代是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杂剧、散曲、南戏等都取得巨大成就,后世将其与唐诗、宋词并称。后人则充分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称其“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种风格反映了元代()A城镇经济繁荣 B统治者政治清明C戏曲创作者文化水平不高 D中外文化交流频繁12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二郎神是金色,窦尔墩是蓝色。你认为“金色脸”表示()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C桀骜不驯 D威武庄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6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一脉相承的汉字,以汉字“车”的字体演变为例材料二赏析下边的两幅图片 请回答:(1)请你从汉字“车”字的变化中总结文字演变的基本规律,并简要分析文字演变的原因。(8分)(2)图一和图二各属于哪种绘画艺术形式?它们形成的各自原因是什么?(12分)(3)图二绘画艺术形式的出现说明了古代绘画艺术怎样的发展趋势?(6分)14(26分)(xx年广东珠海高三历史检测)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材料二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材料三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是其中的精品。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的新思想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6分)(2)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三,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8分)(3)材料四反映了明朝妇女在婚姻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倾向。(4分)(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8分)第十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33讲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1C解析:马丁路德的话是说印刷术对宗教改革的作用。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B解析:从材料“中国人的头”以及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事实,可知选择B项。3D解析:航海中使用桨轮船,投石车与海军战舰相结合,表明科技与军事、航海有机结合起来,故选D项。4A解析:根据所学史实农政全书是明朝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书籍。5A解析:根据题干“耕而不耢(平整土地)”强调的是农业生产要注重耕作方法,故选A项。6B解析:根据所学史实A项是在鸦片战争以后;C项表述错误;D项对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表述也错误。7A解析:由题干材料“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可知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故A项正确。8B解析:注意材料时间1279年和人物郭守敬,即可得出答案是元朝。9D解析:玉米产自美洲,在明朝中后期传到中国。齐民要术成书于北朝时期,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的科技成果,农书是元朝王祯的著作,农政全书是明朝末年科学家徐光启的著作。10A解析:关键信息“经验工艺的水平上、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突出,但轻视理化构建,A项正确。11B解析:利马窦说汉语、穿儒服,可以得到士大夫的好感,同时宣传西方科学知识,符合了士大夫经世致用之学的需要。12B解析:材料中“可任人之诬捏”即可判断具有模糊性,而不是专制束缚、崇拜权威;从材料“以无所证对也”可知为无法印证真伪,选择B项。13(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或由领先世界转为日渐落伍)。(4分)反驳词:中国科技在明清以前一直领先西方,期间儒士大夫和儒学一直居于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明代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而明代则是儒士大夫和儒学在传统社会文化中开始失落的年代。(12分)(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4分)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6分)14(1)九章算术提出了田亩、粮食、贸易、土方、赋税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认为数学是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工具。(8分)柏拉图认为学好几何学是进入深奥的哲学殿堂的基础。(8分)(2)文化价值: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理学;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中华文化圈形成;四大发明的传播推动着世界文明的发展。(6分)社会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完善中央集权制。(4分)第34讲古代中国的文学、书画和戏曲艺术1B解析:由图片中汉字发展可知正确。图片反映了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故正确;表述不正确;图片无法体现汉字的古老,故不正确。2B解析:“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仓颉创造文字的时候,天上落下粟米,鬼在夜里啼哭。错误,题干不能表明材料中的“书”为甲骨文;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故错误。3C解析:关键信息“明清之际”,结合所学知识,绘画进入自觉阶段是在南北朝,风俗画兴盛于宋代,文人画兴起在汉代。故选C项。4D解析:此画以释迦降生为中心,画中诸神、鬼皆着唐装,反映了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5B解析:材料信息的意思是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这反映了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答案为B项。6A解析:宋词以后的文体倾向于平民,主要是因为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兴起,再加上技术的先进和交流。A项“去纲常化”不正确。此时宋朝出现理学,推崇纲常思想。7D解析:柳永的词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事情。故选D项。8C解析:从春秋战国开始,我国用牛耕作,牛也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故古代法律规定不能随意宰杀牛,牛肉更不能随意食用。由此可知水浒传中屠牛、吃牛肉的描写实质上反映了反封建的斗争精神,故C项正确。9D解析:文学作品能反映一定的历史,但经过了文学加工不属于原始资料;盛泽镇在南方;材料的描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是否瓦解,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10C解析:抓住关键信息“三五步走遍天下”据此判断,这是夸张的虚拟化场景,符合题意的是C项。11A解析:题干的“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反映了元杂剧通俗化的特点,其因是经济上的城镇经济繁荣,A项正确;B、C、D三项都是元杂剧发展的原因,但不符合题意。12D解析:中国古代的色彩有一定的等级,金色象征高贵、光荣,且是德高望重的神仙方可用,如东海龙王、如来。故选D项。13(1)规律:由复杂到简单,由具体到抽象,由不规则到规则。(4分)原因:社会发展的需要,便于人们之间的交流。(4分)(2)图一属于文人画,图二属于年画。图一艺术形式形成的原因:进入宋朝之后,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画兴起。图二艺术形式形成的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实用性。(12分)(3)绘画艺术逐渐由贵族文人独有的享受转向大众化、通俗化和实用化。(6分)14(1)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6分)(2)新特点:通俗化,平民化。特征: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8分)(3)反映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的倾向。(4分)(4)时代背景: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关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性质与发展方向;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引擎。(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