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教科版选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64526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教科版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教科版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教科版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教案 教科版选修2一、基本说明1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五章第一节5学时数: 45分钟(机房授课)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中采集和处理声音的常用设备;(2)、掌握用“录音机”程序录制声音及用“录音机”对声音的简单处理。(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探讨的能力。2、内容分析: 声音的采集与加工软件较多,采取由易到难原则,先掌握简单的录音机软件,了解录采集、加工的过程,抓住基本点,便可深入复杂的处理,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3、学情分析:本节是本章的第一节课,因为我校地处农村,大部份学生都还是从高中开始接触信息技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内容不统一,加上硬件也不齐备,所以对于多媒体这一块的知识较溥弱,所以内容难度上要控制好。4、设计思路:根据普通高中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通过自主的认知探究活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及在教师设计的任务帮助下,达到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书本上是先讲声音的存储格式,然后是声音的采集,再后是声音格式转换,最后是声音的加工,我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先利用声卡及“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接着便对声音进行处理,然后再讲声音的格式,这样处理后学生容易接受,便于更好理解。5、教学重点难点 录录机的录音过程;混音和调整音效6、教学准备A、每人有一副耳麦(注意检查麦克风)B、一人一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坏境 (能广播教学及控制学生机器)C、投影仪D、老师准备好windows附件中“录音机”软件的学习资料三、教学过程教 学 步 骤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课件展示内容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播放幻灯片 奇志与大兵曾经演出的一段双簧-海燕。学生欣赏1、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 引出本节要完成的任务。奇志大兵的双簧表演配乐诗朗诵-海燕2讲授新课老师投影展示教师展示硬件连接图。耳麦红色的这根线和声卡的(MIC口)相接,草绿色的这根线与声卡的(SPK口)相接。声卡蓝色的接口(LINE)与录音卡座相接。学生思考、理解让学生简单了解声音采集和处理需要的硬件设备播放声卡的视频录相,介绍声卡的接口3任务驱动自学探究(一)利用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程序来录制声音。提出任务:学生试用”录音机”程序录制一段诗-“登鹳鹊楼”或录制一段自己喜欢的歌曲。教师展示任务一:大家首先通过老师提供的“录音机”电子学习文档或从网上查询“录音机”资料着重掌握录制的方法,然后小组讨论、协作,或与老师交流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分五个小组来合作学习,看哪一小组完成得最快就有展示你作品的机会。注意:以“aaaa”为文件名保存在e:练习文件夹下面 。提出任务一:试用“录音机”程序录制一首诗-“登鹳鹊楼”或录制一段自己喜欢的歌曲。教师在下面指导解决并发现问题。1、学生看书(资料)自主探究学习,然后分组讨论合作学习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录制步骤及思路,掌握技能。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适时主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协作能力。任务一:声音的录制试用”录音机”程序录制一首诗-“登鹳鹊楼”或录制一段自己喜欢的歌曲。注意:以“aaa”为文件名保存在e:练习文件夹下面 4课堂小结体验成果(分钟后)1、教师发现问题并演示(学生)。2、 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展示录音步骤幻灯片3、 欣赏学生的录音作品4、教师从学生的录音中提出下一步的任务。讨论问题提出问题总结学生自学探究情况,解决相关问题。并引导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录音的步骤:1、选择录音源2、打开“录音机”3、调整音量4、单击“录音”铵钮5、保存5任务驱动自学探究(二)展示幻灯片任务二 添加背景音乐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录音机”电子学习文档或从网上查询“录音机”资料继续探究解决问题,发挥集体的力量。背景音乐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大家上网下载教师辅导提出问题:“插入声音”与“混合声音”的区别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探究完成任务任务二:声音的编辑给“e:练习sss.wav”添加背景音乐(注:背景音乐存放路径背景音乐: e:scback1)讨论:“插入声音”与“混合声音”的区别 6课堂小结学生体验成果(分钟后)教师提问:、“插入声音”与“混合声音”的区别,找一学生回答。、如果某一段声音不需要怎么做?并作演示(学生)依情况而定。、请一学生演示背景音乐的添加。学生回答并看演示教师发现问题并解决。学生继续完成任务。如何删除声音?7任务驱动自学探究(三)综合应用通过学习,“录音机”程序的使用基本掌握,下面我们开始代替大兵与奇志演双簧。发给大家一段海燕的诗词,并且大家的机器上有一段无声版的视频双簧。可以先运行视频,然后启动“录音机”程序,对照来录音。大家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新的作品。背景音乐给大家提供了个,供大家选择。素材的位置一、视频材料: e:schy2.mpg 二、音频材料: e:scback1学生开始综合应用“录音机”来创作作品。通过前面两个任务的学习,掌握了录音机的录制声音及对声音的简单处理,现在开始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任务三:我和奇志演双簧(配音及处理 )提供无声版的“大兵奇志双簧表演诗朗诵海燕”8欣 赏 作 品学生互评欣赏同学们的作品(二到三个作品),并互评出优秀的作品。大家认为哪位同学的作品最优秀,掌声以示鼓励。并让学生上台给大家作示范演示并讲解。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对评出的最佳作品让学生作方法介绍,与同学一同分享。学生欣赏,并作出评比让已经完成任务学生有成就感,激发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完成学习的动力。9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利用“录音机”程序学习了声音的采集和简单的处理。其实声音的采集和处理还有很多比这个功能更强的软件,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时间作一步的探究。展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整理思路,设问,为下一堂课做准备小结:1、声音采集和处理的硬件设备2、利用“录音机”录制声音3、声音的编辑处理10练 习拓展应用展示思考题在课内或课外进一步拓展知识练习:如果磁带上有一首歌要作为背景音乐,如何利用“录音机”采集下来?四、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我是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协作能力而展开的。首先从新课的导入就费了一翻工夫,找了很多素材,最后认为大兵奇志的双簧更具有冲击力,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任务;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是我以后教学努力的方向。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交流合作学习时刻贯穿于本堂教学中,学生技能与能力的培养是我一贯的教学思路。总体而言,本堂课重点难点明了,达到预期目的。时间的安排上还有待更进一步明细,学生欣赏作品,学生互评的时间少了点,学生觉得不过瘾,还有好的作品没有展示,评价体系设计有等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