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计时双基练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62813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计时双基练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计时双基练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计时双基练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计时双基练24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很多优良的传统,一半在我们的典籍里,还有一半活生生地承载于我们的风俗中。月饼就是中国人一个非常美好的创造。它既象征明月,又象征人间的团圆,里边放一点甜的东西,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甜美。这表明()通过传统习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并享受着文化传统习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ABC 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习俗的知识。中秋吃月饼属于传统习俗,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正确;月饼是中国人的创造,通过月饼人们可以感受生活的甜美,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活生生地承载于我们的风俗中,体现了;错误,传统习俗不都是优秀文化,其中也有文化糟粕。答案D2习近平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亚洲安全观。“亚洲新安全观”的内核是中国的“和”文化。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思想始终是先进文化传统思想深刻影响我国外交实践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传统文化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思想的继承性、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亚洲新安全观”的内核是中国传统的“和”文化,体现了传统思想对中国外交实践的深刻影响;“和”文化演变为今天的新亚洲安全观,体现了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故正确;错在“始终”上;观点不科学,只有优秀的、能够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才能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答案B3(xx广东湛江高三调研)某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删掉古诗引不少质疑声,有网友感叹,“长大了,我才后悔小时候没多背几篇古文”。“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经典诗词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是因为()A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B弘扬中华传统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C繁荣我国当代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D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解析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故选项D正确。选项A与题意无关;选项B说法错误,社会中核心价值体系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应该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故答案选D。答案D4xx岁年是中国农历羊年。与羊相关的民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国结。这表明()A传统习俗具有时代性、在创新中发展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的稳定性C中华文化既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既兼收并蓄,又求同存异解析民俗活动、烙在华夏儿女身上、中国印等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C、D项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答案B5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社会,尽管它也吸收了工业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优势,但它总体是适应农业社会的。所以,面对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要把传统文化完全不加改变地保留下来是不可能的。上述观点认为()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会阻碍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内涵稳定,基本特征则因时而变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而不断革新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等知识。材料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农业社会的联系,认为在现代信息社会传统文化需要发展和变化,体现了;不科学;如果传统文化不能顺应时代发展,会阻碍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反之则能促进其发展;错误,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保持稳定,具体内涵则因时而变。答案C6(xx浙江温州十校联考)广西玉林“狗肉节”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今年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不出所料地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不能取消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应继承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容A BC D解析民族精神是优秀的民族文化的结晶,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错误;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应该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才能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正确。该题选D。答案D7(xx河南八市重点中学联考)下边漫画从人到猿(作者:英韬)告诉我们()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应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要以个人品德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A BC D解析从人到猿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道德滑坡的现象。“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道德是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丧失了道德就不能称其为人说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故入选;漫画也启示我们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故入选;材料并未体现人们的交往行为,不选;思想道德建设应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错误。答案A8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为了减少雾霾天气,蛇年春节,有些人选择了不燃放烟花爆竹,有些人选择了仿真电子鞭炮。这表明()文化发展应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为减少雾霾天气,有些人改变了庆祝春节的文化习俗,这体现了。强调传统文化的地位,不符合题意。答案C9语言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一大批新词语。近100年来,中国就形成了三个新词语大规模涌现的高峰,第一次发生在“五四”运动时期,继“五四”运动之后,新中国建国时期是新词语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第三个高峰就是改革开放之后的这30多年。这说明()A每次社会变革都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社会制度更替时,文化会经历一个新文化形态取代旧文化形态的过程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解析A项错误。C项和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变革的作用,D强调的是文化发展的作用,排除D。答案B10(xx安徽寿县一中月考)“正能量”一词本为物理学术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但经过一些博主通过微博将其赋予新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具有了积极意义。这一现象表明()A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C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解析“正能量”一词通过微博将其赋予新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强调的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作用,故选D项。选项B说法夸大了微博的作用,故排除;选项C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故答案选D。答案D112014年7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一周年。“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写入法律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养老问题的关注。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许多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这表明()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仍具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人们的养老观念应因时而变A BC D解析错误,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错误,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答案B12下面三幅图各有主题,但它们共同反映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方式不同,传承文化的方式也不同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三幅图显示了不同时期的教育活动,共同说明了教育在文化传播与继承、人的培育中的作用,符合题意;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强调的是“不同”,不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13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对此,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应该全面传承下去。”(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同学的看法。(2)一些地方以推进城镇化为名,拆除有价值的传统建筑。有专家警示,这样做是没有文化的,也是不负责任的。运用文化继承的有关知识,说明专家警示的合理性。解析第(1)问是辨析类试题,要求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即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要继承,但不是全面的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2)问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答案(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乡村文化,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态度。我们要辩证分析乡村文化,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加以保护,而不能任其消亡;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而不应该不加分析地全部传承。(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只有保护好本地本民族建筑中的传统文化特色,才能激发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建筑保护,继承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又要体现时代精神。城镇化过程中既要继承、保持和发扬传统建筑中的精华,又要改造或剔除其糟粕,还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14在“xx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上,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西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材料一有人认为,西藏应该像封存在博物馆的展品那样,原封不动地保持原始状态,否则就是“毁灭文化”。对此,爱尔兰议会外交贸易联合委员会主席帕特布林说,人不能总生活在过去,生态环境、语言文化的保护固然重要。但西藏人民也需要更好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不能剥夺西藏人民追求更好生活的权利。来自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的汉学家李夏德则指出,西藏的机遇在于保护和发展的完美互补,这样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性。材料二来自希腊的乔治左霍普洛斯先生说:“我在西方国家寻找一些关于西藏的资料时,大多是一些负面信息,很难为我的论文提供帮助。这次来到拉萨,看到西藏人民生活得很幸福,随处可见寺庙僧侣,可见中国政府对西藏的宗教和传统文化保护得很好。”法国纪录片导演卡雷则表示,他计划拍一部关于西藏的纪录片,告诉法国的民众西藏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他们那里媒体关于西藏的报道往往是“文化灭绝”和“压迫”。(1)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一批驳西藏不保持原始状态,就是“毁灭文化”的观点。(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对外文化交流等知识。 第(1)问,首先明确材料一中的错误观点是把继承保护当作一成不变,把文化发展当作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毁灭;然后结合友好国际人士的观点在说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文化毁灭论的实质,阐述发展对文化保护和继承的意义。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要明确在西方国家只能听到关于西藏的负面信息的原因是政治因素,目的是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回答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中的做法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让世界了解西藏真实情况的措施。答案(1)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把西藏传统文化发展等同于“毁灭文化”割裂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把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继承、保护对立起来。保护西藏文化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实现西藏文化的繁荣发展。没有发展的文化会失去活力和生命力,最终必将消亡。(2)反映的现象: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对中国敌视,使得西方媒体对西藏情况片面报道,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建议:加大对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和西藏经济政治文化要展成果的宣传力度,揭穿达赖集团和西方反华势力的谎言积极利用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发出在西藏问题上的中国声音。加强与国际社会在西藏问题上的交流对话,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西藏真实情况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