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8449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必修11、 选择题.1.(多选)据媒体报道:天宫一号2011年9月29日16分升空后,经过9月30日1 时58 分和9月30日16时09分两次对天宫一号进行姿态调整并开启动力系统成功变轨,第二次天宫一号变轨后进入离地球表面约350km、运行周期约1.55h的近圆自主飞行轨道,为后续与神八飞船交会对接奠定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天宫一号轨道高度时它可以看作质点B测量天宫一号绕地运行的周期和速率时它可以看作质点C实施天宫一号在后续与神八飞船交会对接时它们都可以看作质点D实施天宫一号变轨时它可以看作质点2.(多选)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知,某一物体的质量跟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由/知,某一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物体运动方向一定跟其合外力方向相同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跟其合外力方向相同3.(单选)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平均速度一定相等C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所用时间一定相等4.(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动,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大小为() A.2mg B.1Mg C.1(m+M)g D.2mg+1Mg 5.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6000m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000mC火箭经过120s落回地面D火箭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6.(多选) 如图所示,用绳跨过定滑轮牵引小船,设水的阻力不变,则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A. 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B. 绳子的拉力不变C. 船所受浮力增大 D. 船所受浮力变小7.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A, B ,C, D,2 实验题.8.(1)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正确的排列顺序写在横线上 。 A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在白纸上记录测力计拉力的方向OC,取下弹簧秤.B在白纸上以O为作用点,按同一标度作F1、F2和F/的力的图示。 C同时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在白纸上记录两测力计拉力的方向OA、OB.取下弹簧秤.D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P点,将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E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F1、F2的合力F.F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在白纸上记录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的位置O.G. 观察F和F/是否相等,并作出结论.H. 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I.整理实验仪器。(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若小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测得s1=5.00 cm,s2=1.36 cm,s3=1.48 cm。那么:AD之间的平均速度V= m/s,C点的瞬时速度VC=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 (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弹簧竖直悬挂,并在下端逐个增加钩码,同时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出加挂不同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测出的弹簧的弹力F(F的大小等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长度L的各组数据,逐点标注在图乙中的坐标纸上,设弹簧原长为Lo,则弹簧劲度系数K的表达式为 ,由此可以得到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取三位有效数字)。三、解答题.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物体A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上滑,求:(1)物体A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2)物体B的质量(sin37=0.6,cos37=0.8)10.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今用大小为F=10N,沿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上方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2s物体从静止开始前进了3m(sin53=0.8,cos53=0.6,g取10m/s2)(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2s末撤去拉力,物体还能前进的距离11.如图所示,有一长为x=16m的水平传送带以v=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将物体被传送到右端所需时间为多少?(取g10 m/s2)山东省xx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参考答案1.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测量天宫一号轨道高度时,其大小可以忽略,故它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B、测量天宫一号绕地运行的周期和速率时,其大小远小于轨道半径,故它可以看作质点,故B正确;C、实施天宫一号在后续与神八飞船交会对接时,要考虑大小,故它们都不可以看作质点,故C错误;D、实施天宫一号变轨时,要考虑飞船的姿态,故不能简化为质点,故D错误;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2.BD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版权所有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题中加速和减速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相同作出速度图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位移公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作出vt图,如图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所围“面积”不一定相等,位移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由图象,匀加速运动的平均,匀减速运动的平均,即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C、由于加速和减速运动时间不一定相同,图线斜率大小不一定相等,加速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D、题给条件说明,运动时间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运动学问题常常运用速度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抓住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4.考点: 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先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长木板的支持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再对长木板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小滑块的对长木板向下的压力、小滑块对其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 解答: 解: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mg、长木板的支持力FN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1,有 f1=2FN FN=mg 故f1=2mg 再对长木板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小滑块的对长木板向下的压力FN、小滑块对其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FN和向左的静摩擦力f2,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N=FN+Mg f1=f2 故 f2=2mg 故选:A 点评: 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故静摩擦力通常可以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或者结合运动状态,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5.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版权所有分析: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答:解:A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即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位移,由图可知当速度等于零时,位移最大,x=m=48000m,故A错误; 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即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位移,由图可知当速度等于零时,位移最大,x=m=48000m,故B正确; C要落回地面,位移等于0,而120s时速度为0,位移最大,达到最高达,故C错误; D根据图象可知,前40s火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80s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变化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属于基础题6.AD7.C8.(1)HDFCABEGI (2) 0.56 0.71 3 (3)K=F/(Lo-L),约为 113 (9.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版权所有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所处平衡状态结合力的分解列出平衡等式,求解动摩擦因素;(2)再对A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物体B的质量解答:解:(1)当物体A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受力图如图甲: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mgsin N=mgcos其中:f=N联立解得:=tan37=0.75(2)当物体A沿斜面匀速上滑时,受力图如图乙:A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沿斜面向下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为0,故:TA=f+mgsin对物体B:TB=mB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TA=TB由以上各式可求出:mB=1.2m 答:(1)物体A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75;(2)物体B的质量为1.2m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10.见解析解:(1)根据得,物体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0.25(2)撤去拉力后的加速度为:,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a1t=1.52m/s=3m/s,则物体还能前进的距离为:答:(1)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2)物体还能前进的距离为1.8m11.2.3s物体放到左端水平方向只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所以 F合= 解得a=5m/s2当物体速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所经历时间 2s内位移为 2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间为 总运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