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58435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65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和平教研室 乔 军,目前复习课教学的现状,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虽然目前课堂教学面貌发生改变,无论教学观念、教材观、教学方式、师生关系都产生了可喜的变化,复习课教学的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当前,对于我们中学政治课来讲,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复习课教学的无效和低效问题。 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目前初中政治学科在复习阶段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一、当前复习课堂教学现状,总体而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复习课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大教师重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思考,教学内容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2、课堂教学克服教师一言堂现象,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3、教师思路基本清楚,讲解细致,有意识设计复习课的教学环节; 4、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反馈,基本做到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5、复习课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解题方法的训练等。,6、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使课堂教学手段多元化,课堂教学效率逐步得到提高; 7、“师”与“生”的关系正在得到改善,课堂逐步呈现出融洽、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8、大部分教师课后注意反思,在反思中完善课堂教学,也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1、对课堂标准的解读不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缺乏有效性,或随意扩大复习范围和难度,或遗漏知识点,或重点不突出等。 2、教学环节不清晰、条理性差,存在教学随意现象。 3、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缺少师生互动和生成性发展,学生的学习收益差。 4、学生学习活动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教学资源、典型例题的选取缺乏有效性,或过多过滥、或不够典型,不能真正为教学内容服务。 6、复习课教学只是对已学过教材教学内容的简单再现,内容缺乏归纳和整合,教学效率低。 7、反馈不及时,学生学习效果低。,复习课中无效和低效的教学具体表现为:,从新课程的理念和有效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追求来看,课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得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有效性,顾名思义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效果是课堂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既包括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的提高,也包括积极的学习体验; 效率,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 效益,指投入和产出之比,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结果,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 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 它既是教学观念,也是教学策略。,二、什么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 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和教材、社会热点分析、资源整合、考研分析、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 正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的前提、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或复习模式)是有效课堂的关键、丰富而开放的课堂活动是有效课堂的主线、典型的作业练习是有效课堂的保证、课后的有效反思和反馈是有效课堂的助推剂。,正确、恰当的教学目标,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丰富开放的课堂活动,典型有效的作业练习,知识的有效整合与归纳,有效教学,科学有效的复习思路,有效的教学反思和反馈,一是时效性。课堂教学中的时间能否得到有效利用是课堂教学结果是否有效的前提。为此,我们要把时间要素视为课堂教学的生命,充分开发课堂教堂的时间资源,使有限的课堂时空生发无限的价值;要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的时间管理和利用,妥善处理教师教学行为所用时间和学生活动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在复习课教学中做到“讲”、“练”结合,重视学生学生的有效性。,有效课堂教学性的基本要求,二是科学性。科学性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吃透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与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并科学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设计的安排、练习反馈真正做到从学生出发。 教材内容要熟练掌握,理解其深刻内涵,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和要求。课程标准的把握要准确到位,不做无用功。老师问题的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针对性强。,三是整体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形成非常复杂,它是课堂教学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课堂教学内部各个要素。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形成必须以课堂教学各个要素优化为基础,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优化,使各个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其作用,形成有效的教学合力;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是一个整体概念,各要素只有综合地发挥作用,才能产生“1加1大于2”的效应,才能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简单地强调各要素的优化,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有效性效果。只有使各要素有机融合,相辅相成,那么即使是个别或局部的不足亦能为整体的优势所弥补,也可能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一)树立有效课堂教学观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杜绝复习教学的随意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以确立教师有效教学观念为导向。有效教学观念是指教师思考教学有效性问题所获得的理性结论。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形式的采纳。,四、如何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和备课组要制定具体的复习计划,力争细化到每周、每一课时,要认真确定每节课的复习目标。,树立目标意识,明确课程标准中不同层次知识点的要求(既不扩大复习范围,也不遗漏知识点),对重点知识进行理解、归纳和分类,形成专题。,目标很重要,不做无用功,(二)加强课程标准的研究,明确复习目标,做到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即牢固树立“三维目标”,同时教学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为每一节课制订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三)落实“旧知铺垫,归结新知,加强整合,指导方法;突出重点,注重过程”教学策略 ,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旧知是为了整合出新。知识系统的整理不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堆砌,而是注意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分析各个知识点在系统中的相互联系及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旧知铺垫中,要加强整合,重点在复习旧的学习方法,推出新的学习方法。,注意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系统,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它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按一定要求快速准确地搜寻、整理、概括有用的信息。,复习课的要求: 1.认真研究课标,明确本课的重点知识。 2.近三年中考曾考查的知识及题型;本课的社会热点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本课可能考查的知识点及学生易错点;典型例题及答题思路;精选习题。 3.重点要讲清;难点要讲透;方法要讲明;热点要讲活。,提高复习课效率,(四)注意对知识进行梳理、比较和归纳,形成专题复习。,对于重点知识或以重点课、重点知识为核心;或以社会热点为核心,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梳理,把握解题思路。对于“专题”复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此专题的复习要求及考点是什么? 2、此专题的知识要点(或知识结构)是什么? 3、此专题的热点问题及答题的思路是什么? 4、教材关于此专题的表述在哪里? 5、典型例题及基础知识过关训练。,专题复习,(五)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 设计有效问题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设计问题应具有一定的价值 、有目的。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使课堂交流呈现多向性,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的设计要适度、适时、适量。 适度,是把问题提得准、提得富有启发性。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时,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及时提问和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要尽可能恰当地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而知不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适量,指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问题的设置应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问题很重要,(六)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组织有效学习。 组织有效学习要确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突出如何使学生“会学”。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探索总结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角度、途径、规律和方法,突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每节课都应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角度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注意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研究和指导。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对话、活动等师生的交往、互动,把知识、技能有效地教给学生,使学生自然地、愉快地掌握知识,学会方法,体验情感。如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评析题、案例分析题等);专题知识的答题思路。,(七)重视反馈落实,精讲精练;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和掌握你这节课的知识点,内容和方法。你讲得再好、再细,但学生没有听进去,没有掌握,没有会还是没有用。要研究学生,研究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好,如何让学生上课听你讲,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怎样才能把知识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因此精讲、精练,加强反馈落实工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八)要强化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要形成集体研究教材、学生、学法指导、训练内容和方式、课堂设计的风气,发挥集体优势。,主要包括:1、备课标和教材,利用所有课程资料,了解社会热点和时事热点,把握难点、重点、疑点;2、备学生,了解学生现有的掌握知识情况,寻找切合学生实际和接受能力的背景材料; 3、备过程,教学环节要体现新课程理念,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4、备教师,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要发挥教师主导、引导作用;5、备作业,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布置作业,学生做的题一定要事先准备好,做到精练精讲。,(九)注重学生用好教材;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问题的答题思路,掌握必要的答题策略。,1、开卷考试要求学生对教材要熟悉,教师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帮助学生使用好教材,体会运用教材的重要性(如在重点知识前标注问题、在答题提纲上对应相应教材的位置、做练习时熟练地使用教材等); 2、同时教师也可以对重点知识的答题思路提前进行准备,并在练习中指导学生运用好答题思路。,一定要重视 教材!,(十)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复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避免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纯知识的复习、流水帐式的复习、随意式的复习、报答案式的复习、只做不评讲的复习等。这样做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也是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专题:学法用法,一、“了解”层次知识点: 1.法律的特征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3.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4.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及原因;5.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5.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二、“理解”层次知识点: 1.我国法律的本质;2.结合法律的作用,阐明生活离不开法律。,三、“体验、养成”层次知识点: 1结合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及危害,理解青少年要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整合知识,构建结构,感受法律,法律的特征、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性、法律名称及其有关规定,法律护我成长,当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求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青少年要善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青少年要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依法律已,防微杜渐。,1法律的特征、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 2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名称。 3结合材料认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4结合案例,区分违法行为的类别、认识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谈认识和启示。 5结合情境,青少年要善于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考点再现,形成复习专题,一、依据课程标准,复习巩固知识。,复习课思路,二、以“体验、养成”层次知识点为依据,确定本专题的复习重点内容,归纳知识,明确解题思路。,三、精选典型例题,学会不同题型的答题方法。,四、结合热点问题,重视反馈落实。,例题: 年仅17岁的中学生李某结识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并多次参与赌博,欠下赌债五百多元。为了偿还赌债,他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抢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四百多元。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最后人民法院认定李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 (1)李某的最后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还有哪些种类? (2)请你谈谈对上述案例的认识。,典型例题,例题2: 某校向全校学生发出了一份倡议书,其主题是:“中小学生应该见义智为”。这份倡议书在肯定了见义勇为这一高尚道德的同时,也提出了“勇为”的前提是要自护自救,并且传授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在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为什么要“智为”? (2)该校传授的“见义智为”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例题3:材料一:张某是某中学八年级一名学生,开始时只是学习不认真,但是自从在网吧涉足网络游戏并结识社会上一些闲散“朋友”后,开始逃学,并通过勒索低年级学生钱财筹措去网吧的费用。最后在持刀抢劫出租车司机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刑法的制裁。 材料二:某市全面推行“阳光网吧”工程,署假期间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该类网吧为非营利场所,上网内容健康有益,服务对象主要是未成年人,政府将支付所有费用。 (1)材料一中张某的经历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未成年人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请多批评指教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