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复习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单元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6477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复习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复习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复习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单元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复习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单元复习教案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而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则已经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和原因:(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3)电讯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4)化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例: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AA.电力的广泛应用 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C.化学工业的建立 D.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自然科学发明同生产力的紧密结合(2)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3)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又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二、垄断组织的形成1.垄断组织形成的原因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原因,垄断组织的形成也不例外,既有其根本原因,也有其直接的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形成。例:垄断组织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资本主义工业充分发展 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答案:A2.垄断组织的影响和作用例: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和垄断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xx年上海)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答案:C一方面,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又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的有计划生产,较之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私人生产的无计划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控制着垄断组织的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它加速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侵略步伐。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漫画)这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于1890年前后作的一幅漫画,原名参议院的老板们,它在当时的一份通俗幽默杂志顽童上发表。19世纪末,美国的垄断资本急剧发展,全国各地反托拉斯的呼声高涨,为此,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制订该法的目的是为了缓和人民对垄断的不满,抑制当时有农场主、工人和中小企业家参加的反垄断运动,以及调节垄断资本内部的矛盾。事实上,美国的垄断资本不但没有得到遏制,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着。这幅漫画描绘了美国参议院在辩论反托拉斯法时的场面,说明因为垄断资本已经控制了国家的政治生活,参议院不可能做出对垄断资本家真正不利的决议。图中的参议院大厅里,坐在议员席位上的是一些参议员,他们在开会时还不时向后张望。站在后排的是一群大腹便便的垄断资本家,他们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托拉斯”、“铜业托拉斯”、“食糖托拉斯”、“标准石油托拉斯”等。这些垄断资本家从右侧敞开的大门走进大厅,这个大门的门楣上写着“垄断者入口”几个字。而在二楼左侧,门楣标有“人民入口”字样的小门却被紧锁着。大厅后面的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教材104页的漫画,那些美国参议员的议员们向后侧着身子,不时地向后看,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他们在看垄断资本家的脸色行事,显然,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已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政治。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言人。垄断组织的影响和作用: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的结果。它产生以后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实力雄厚的垄断组织更有条件使科学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科研的新成就也能够很快地运用于生产。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种调整又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是垄断组织产生所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此外,垄断组织产生还有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并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财团为了赚取的利润,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代表者。(1)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2)垄断组织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干预国家政权并逐步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瓜分世界。(3)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总结: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迅速地运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仅19世纪的最后30年中世界工业生产增长了近两倍,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世界工业生产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不同的。美国、德国、日本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而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却相对缓慢,俄国资本主义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看下列两组图表,然后简要说明它告诉了我们怎样的情况。从19世纪晚期起美、德、英、法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次位发生了变化。美国和德国先后超过了英国和法国,美国成了世界上第一号工业强国,德国成了第二号工业强国。与之相反,英国退居为世界第三工业国家,法国退居为第四位。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下列国家工业生产发展的快慢次序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答案:B1、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例:19世纪末,美、德经济迅速发展,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二位,其原因不包括A.拥有广阔而统一的国内市场B.从国外获得了发展经济所必需的资本C.垄断组织发展的程度较高D.在世界上占有最多的殖民地答案:D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国内政治稳定:美国经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德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国内市场:美国西部领土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德国国家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3)资金:大量欧洲资本涌入战后的美国;普法战争后法国的赔款,为德国的经济发展补充了必要的资金。(4)技术:美国和德国都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受益。(5)资源: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德国获得来自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6)对外关系:美国无强邻;普法战争中胜利的德国在欧洲大陆暂时占据上风。2、英法经济的缓慢发展例:19世纪晚期,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相同原因是CA.资本投在信贷领域 B.国内市场狭小C.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D.劳动力不足3、俄日经济的发展例:19世纪末促进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因素是DA.国内市场广阔 B.大量的战争赔款C.政府干预经济 D.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列强对世界的瓜分:1、亚洲国家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2、帝国主义瓜分非洲。3、帝国主义加紧对拉丁美洲的侵略。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列强的不断扩张与侵略,亚洲绝大部分地区都已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成为殖民地;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已经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在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基础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这样,从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开始,又经历了几百年资本主义的开拓,使各地区、各国之间的联系一步一步地加强。这时,世界真正形成了一个牵一发则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史到此才真正具有了世界性。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活动舞台,如果它不掠夺世界其他国家,就无法发展。资本主义向海外殖民,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各地的廉价原料,这势必导致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在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后,它不但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市场及原料供应地,而且还要求把过剩资本输往海外,因而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它们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亚、非、拉美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变成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于是,世界连结成为一个整体。关于世界殖民体系的评价:首先,这个“整体”的形成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世界贸易总额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以农为本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其本身固有的封闭性,是世界各地区横向联系的障碍。只有资本主义的商业才能打破这种封闭性,而把世界各地区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世界之所以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宰割、奴役、统治紧密相联的。这种联系的加强,意味着西方列强对亚、非和拉美广大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控制,显然,这是一种很不公正的现象。五、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帝国主义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列强各国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对亚、非、拉美进行经济渗透和军事侵略,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帝国主义的侵略、奴役给亚、非、拉美广大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在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的情况下,亚、非、拉美各国人民奋起抗争,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殖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亚、非、拉美广大地区民族民主运动发生的原因:世界殖民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这些地区的人民进行宰割和奴役所引起的必然结果。1、亚洲的觉醒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有哪些新的发展?为什么列宁称之为“亚洲的觉醒”?在亚洲人民的斗争中,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主要特点有:第一,它的主要内容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尤其是资产阶级革命;第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建立了本阶级的革命团体甚至政党,提出了自己的斗争纲领,以此来领导和联合社会各阶层,进行更自觉、更明确和更有组织的斗争;第三,各被压迫民族在争取独立斗争中互相声援和支持。由于亚洲各国的封建统治阶级在不同程度上都依附于帝国主义,所以亚洲人民的革命斗争既要反帝,又要反封建,其性质是民族民主运动。所以,列宁把此时的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高潮称之为“亚洲的觉醒”。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051908年)19051908年印度的反英斗争,是国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是亚洲觉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印度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孟买工人的大罢工把19051908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推向了最高潮,同时它标志着印度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例:19051908年的印度人民反英斗争同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1)领导力量不同: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后者是封建王公;(2)参加者不同: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工人和社会其他阶层,后者是封建王公、土兵和农民;(3)斗争方式不同:前者是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后者是以武装起义为主。2、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中,非洲人民开展了广泛的反帝斗争。这一时期,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其中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和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是最突出的事件。3、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独立后拉美国家的状况独立战争胜利后的拉美,各国经济发展的缓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经济上封建大地产制盛行;二是在政治上实行军事独裁专制;三是在思想文化上天主教会的传统影响。政治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英、美殖民势力的渗透和武装干涉。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内有大地产制的发展“考迪罗”的独裁;外有英国、美国的大量渗透。这使得整个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迟滞、片面和畸形。因此,反帝反封建仍是拉美人民面临的艰巨任务。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拉丁美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中,19011907年发生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年)例:20世纪初,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成果有推翻迪亚士独裁统治 挫败美国的武装干涉 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 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AA. B. C. D.总结: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民族危机愈加深重。于是亚、非、拉美的人民,掀起了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标志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这些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尽管大部分斗争失败了,但在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道路上,迈出了重大的一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想一想,当时中国的情况如何?答:以政治斗争或武装斗争的形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斗争中出现了新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亚、非、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六、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第二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第二国际建立的四个方面的历史条件:阶级条件、组织条件、思想条件和马、恩对工人运动的指导。1.欧美工人运动的重新高涨例: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到1905年俄国革命,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欧美工人运动的新特点不包括.欧美工人政党普遍建立 .以合法斗争推动工人运动发展.斗争的组织性大大加强 .武装斗争是工人运动的主要形式答案:D。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的特点:.欧美工人政党普遍建立;.以合法斗争推动工人运动发展;.斗争的组织性大大加强;.主要是经济斗争;E.罢工次数增多,规模扩大。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高潮的重新掀起为第二国际的建立奠定了阶级条件。2.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七八十年代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广泛传播有力地指导了各国的工人运动,为第二国际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3.德、法、美等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的相继建立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欧美各国建立独立的社会主义政党奠定了基础。各国工人政党的相继建立有力地领导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同时也为第二国际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4.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指导和马克思逝世在欧美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各国工人政党相继建立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同各国工人运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给予指导;另一方面还继续进行艰苦的理论研究工作。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承担起了领导国际无产阶级的重任,继续给予各国工人运动极大的关怀和支持。马、恩对各国工人运动的指导为第二国际的建立起了重要的领导作用。以上所述,就是第二国际建立四个历史条件,即阶级条件、思想条件、组织条件和领导条件。第二国际的组织形式第二国际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它不像第一国际那样,是各国工人组织和团体的领导和权力中心,而是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和团体在尊重独立自主原则上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成立时,既没有建立类似第一国际总委员会那样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常设机构,也没有类似第一国际成立宣言共同纲领那样的纲领性文件。在活动方式上,第二国际的基本制度是每过几年召开一次国际性的代表大会,讨论国际工人运动共同关心的重大原则和战略问题。代表大会的决议对各国党员有道义上的尊重性,而没有组织上的强制性。由于当时各国的国情和各国党所面临的革命性有较大的差别。松散的组织形式,对于各国社会民主党独立自主地领导本国的革命运动是有利的。第二国际的成立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及其作用第二国际作为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其活动是给各国党指出行动的方向,推动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上。第一,关于工资工时和劳动保护的决议。第二,关于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决议。第三,关于反对战争和反对军国主义的斗争。第四,关于反对殖民主义和实行民族自决的决议。上述决议都基本正确地回答了当时工人运动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因而起到了指导各国工人政党去推动工人运动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思潮的泛滥及其影响第二国际从建立起,内部就存在着各种派别。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修正主义思想泛滥。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美化资本主义;二是反对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三是幻想从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国际内部修正主义出现后,以列宁为首的左派起来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由于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的领导人倒向了修正主义一边。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些政党纷纷倒向了本国资产阶级政府,参加了世界大战。最后导致了第二国际政治上的分裂而陷入破产。关于修正主义:从理论上修改马克思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机会主义。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诞生,既是俄国工人运动的产物,也是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斗争的产物。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第一,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第二,80年代,普列汉诺夫开始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20世纪初列宁完成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准备工作。例: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是CA.俄国出现第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 B.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C.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 D.第二国际陷入瓦解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布尔什维主义。它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所以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总结: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欧美各国的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在工人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各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和团体相继建立,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国际工人运动高涨的形势下,第二国际随之建立。第二国际建立后,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组织建设、领导工人罢工斗争、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保卫和平反对战争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推动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0世纪初,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列宁主义诞生。七、第一次世界大战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第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第二,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第一,法德矛盾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第二,俄奥矛盾巴尔干地区不断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最敏感的地区。第三,英德矛盾20世纪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2、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大战爆发的具体原因) 三国同盟的建立:1879年,1882年。三国协约的建立:1892年,1904和1907年。1892年法俄同盟的形成,标志着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1234)一个性质;两大集团参战和两个战场;三条战线和三个阶段;四年和四个主要战役。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交战的一方以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为主,另一方以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为主。到1918年大战结束时,共有31国参战,其中参加协约国作战的有27国,参加同盟国作战的有4国。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亚洲、非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奥匈等帝国,即使是战胜的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了。封建的奥斯曼帝国也告解体。二是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十月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世界历史从此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竞争的时代,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工业已居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生产力迅速发展,垄断组织应运而生,并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 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资本主义政治定型。 列强资本输出将世界领土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在帝国主义宰割奴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世界形成整体。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关于这方面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美国发展最快 B英、法其次 C德国发展再其次 D日、俄发展最慢 【精析】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这一规律的作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对后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精析】本题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关键要从当时各帝国主义国家扩张的目的和结果方面去分析。 【答案】 C恩格斯1845年和1885年后的英国一文中指出“英国享有了将近一百年的工业垄断,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 【精析】本题涉及英国从资本主义革命后到19世纪末,经济发展的重大史实,旨在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和分析历史现象产生原因的能力。 本题分两个答项: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 第问要从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去分析。第问要从19世纪70代后,英国社会特点、国家政策等方面去分析。 【答案】 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地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发展。先后打败竞争对手荷兰和法国。18世纪后期成为海上霸主和世界最大的的资本主义殖民帝国。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法、 德、美三国的总和,处于“世界工场”的工业垄断地位。 垄断地位的丧失: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英国经济的发展缓慢下来。原因是: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资产阶级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榨取超额利润,而不愿用来更改设备。采用先进技术。英国拥有众多殖民地,有广大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劳动力,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巨额利润,这样,被后起的美国和德国相继赶上和超过,英国“无可挽回地”失去了工业垄断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