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一节科学技术(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1337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一节科学技术(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一节科学技术(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一节科学技术(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一节科学技术(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出现的标志、条件、特点和影响。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影响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讲述,使学生明确认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2.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3.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讲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利用科技为人类服务时,要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教学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教学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如何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同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联系。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实物投影及相关课件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首先引导学生研读引言,同时在屏幕上打出以下问题:引言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有何关系?(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才使现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出现了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由此可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性。讲授新课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布置学生读书,并提示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和原因。然后用幻灯打出(1)时间: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2)标志: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3)原因:既是由于电子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是由于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学技术迫切需要的结果。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注意:综合概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840年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70年前后,完成于1950年。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注意“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提法。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建筑在雄厚的自然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即与科学革命紧密结合的,因此又被称为“科学技术革命”。通过比较概括三次工业革命中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成果:(1)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是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其代表性的发明成果有:电力的广泛运用:1866年西门子(德)制成发电机。格拉姆(比)发明电动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电力成为新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19世纪七八十年代制成煤气、汽油机,九十年代制成柴油机。1885年卡尔本茨(德)制成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也得到迅速发展。电讯事业的发展:19世纪40年代,有线电报开发成功。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3)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注意新科学技术革命中所包含的技术群:这次科技革命中所出现的新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在第一次、第二次技术革命中所出现的蒸汽机、发电机等,都是靠单一的技术发展起来的。在这次新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技术不是单一的,也不只是两三项,而是一个新技术群。它包括能源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注意抓住物质和技术基础、社会需要等关键词去掌握,结合教材小字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需要的结果”。阅读教材小字时注意如下内容: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转换关系式、“曼哈顿计划”、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苏联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等。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布置学生读书,并提示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和原因。然后用幻灯打出(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随着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科研探索领域也不断开阔。(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较,有许多特点,突出的有以下三点。一是科技发展的加速化。二次大战后,世界科技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60年代的科技新成果比以往两千年的总和还多。同时,新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大为缩短。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为84年,电动机为65年,电话为50年,飞机为20年;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以内就投入应用,如原子弹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3年,激光器仅为1年。此外,科技成果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加快了。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仅仅三十多年就已进入第五代,而微型计算机几乎每隔两年就换代一次。二是科技的发展呈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这两种趋势使科技在新的水平上日趋整体化。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就是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产物。由于物理学、化学、数学、信息论、系统论等学科从不同角度深入生物学,把生物学的研究从细胞水平推进到分子水平,诞生了分子生物学。同时,物理、化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新仪器在生物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对生命物质结构分析的精确和深度,以及对复杂生命系统(脑、细胞等)的综合认识能力。此外,同位素、电子显微镜、晶体衍射、多种谱仪、电子计算机、遥测、遥感,使生物学的研究水平产生了质变,生物工程技术诞生。不仅自然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而且出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趋势,如工程心理学、数理语言学、技术经济学、未来学等等。三是科学技术社会化。科技的社会化表现为科研规模的扩大、科研经费的激增,又表现为作为社会总管理者的国家对科技工作的干预。战后科学研究的规模已经跨入了社会集体规模、国家规模,甚至国际规模。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由副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拨款250亿美元,共有120所大学、2万多家企业、400万人参加。西欧的“尤里卡计划”到90年代初,已有近20个国家参加,总投资约800亿法郎。师生探讨科技革命中技术与科学的作用: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体系,而技术则是人类改变或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工业革命的来临,也是技术革命来临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仍然是分离的,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但科学技术已开始在社会实践中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力量。作为工业革命最重大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人瓦特,就曾在格拉斯哥大学受过科学的熏陶。简单的技术发明开始被越来越复杂的技术发明所取代,自从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个伟大口号之后,这个观念在人们改造自然不断地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把纺织机、蒸汽机、火车、轮船的诞生称为第一次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工业革命的核心。而与此同时,自然科学也得到全面繁荣。19世纪在文化上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分子原子学说的建立、元素周期律的提出和有机化学理论的创建标志着近代化学的成熟。在地质演化思想基础上形成的近代地质学又为生物学研究开拓了眼界。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标志着生物科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物理学领域的进展更为惊人,由迈尔、焦耳、赫尔姆霍茨等科学家共同贡献的能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不仅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量的方面有一种确定不移的关系,这样力学、热学、电学、化学甚至生物学都可以贯通在一起,使牛顿力学成为各门科学的理论基础,这是科学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之后不久,安培、欧姆、法拉第、麦克斯韦等人的电磁理论建立,又把电学、磁学、光学合为一体,完成了自然科学第三次综合,把牛顿力学提高到一个更为完善的领域。正是在自然科学大踏步进展的推动下,到19世纪下半叶,建立在科学进展基础上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又扑面而来了。人们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发明了运用电力的电灯、电话、无声电影、无线电发报机,人们在从蒸汽机到内燃机技术的改进过程中又发明了运用这一技术的汽车与飞机。不仅如此,技术突破开始直接与科学发现、科学理论结合起来了,人们在化学与生物学突破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化学工业和现代农业,在电学和磁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现代通讯工业。然而科学依旧在旁若无人地继续前进。1905年是现代物理学革命主将爱因斯坦大放光彩的一年,这个年仅26岁的青年在科研机构之外独自完成了6篇划时代的论文,不仅进一步提出光量子概念,而且建立了相对论体系,初步建立了一个反映非经验领域的微观和宏观高速运动领域的新世界的新理论,完成了物理学史上第四次综合。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成果,为后来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微电子工业等崭新工业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以前科技革命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的分化和综合,分化是指科学技术的领域日益多样化、专门化,技术革命就是从解放和延长人的手脚等劳动器官,到解放和延长人的感觉知觉器官,再到解放和延长人的思维和智力的过程。综合则是指科学、技术、生产与社会日益整体化的趋势。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科学与技术还是相互脱离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及生产在部分领域内开始结合。而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始综合、交融,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开始出现了一些“科学”的技术,而且开始直接进入生产领域。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因为主要在英国,所以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场”,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当时法国因为各种原因,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与推广比较困难,工业革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美国则借助移民带来的技术和引进英国技术,不断产生新的发明,工业革命较快地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而英法等国,如英国拥有广大殖民地,资本家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更新设备,纺织工业等部门的设备陈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法国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和国内外市场狭窄。普法战争战败失去重要资源和资金,垄断资本家把资金投向信贷而不投向生产,投往国外,而不投向国内。这些导致其经济发展速度减慢,工业生产分别被美、德赶上和超过。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间,各国都注重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50年代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经济迅速恢复,其中联邦德国注重发展科技教育,经济发展较快。日本在战后经济发展中注重引进先进的科技,同时重视发展教育、培养人才,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美国在战后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稳定发展。科技革命对世界各国工业布局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时,由于蒸汽动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厂能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形成和发展起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体型”的工业布局方式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都分布在英国,主要有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和电力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煤铁资源开发规模迅速扩大,出现一些大规模的现代化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形成世界性的工业地带,工业向大型化、联合化方向发展,多数工业企业仍然属于“煤铁复合型”布局方式,原料缺乏的日本等国出现在沿海地区建立大型工业联合企业的“临海型”布局方式。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有: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原苏联以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彼得堡)为中心的欧洲工业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由于超高压输电技术和核电技术的出现,以及能耗少的电子工业的兴起,进一步使工业布局摆脱了能源和地域的限制;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自然资源被发现、被有效地开采和进行综合利用;许多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通讯)能源和物质资料的消耗都很少,决定这些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知识、技术、清洁的环境和高速交通运输条件,出现“临空型”的工业布局。第三次科技革命形成的工业中心有:美国西南部的斯坦福工业区(硅谷),日本的九州岛(硅岛),英国苏格兰电子工业基地,德国南部慕尼黑工业中心。教材史料解读科学成为科学技术生产系统中的主要环节,并不意味着这个系统中的其他两个环节被贬低到只是受科学推动这种被动的地位。社会生产是科学存在的最重要条件,生产的需要仍然是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和过去不同,科学已开始扮演最革命最积极的角色。这表现为,科学发现了新的物质和新的过程,特别表现为,在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了以前的生产实践不可能产生的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实践本身就要求科学跑在技术、生产的前面,而生产则越来越变成科学的工艺体现。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科学技术革命”条目据该段史料思考(1)科学存在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动力是什么?(2)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已开始扮演最革命最积极的角色主要有哪些表现?答案:(1)社会生产是科学存在的最重要条件,生产的需要仍然是发展的主要动力。(2)科学发现了新的物质和新的过程,在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了以前的生产实践不可能产生的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而生产则越来越变成科学的工艺体现。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布置学生读书,并提示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时间、标志和原因。然后用幻灯打出(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劳动手段的不断改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它造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联系的日益紧密,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教师讲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深远、巨大,而且波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首先,它使生产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生产率显著提高。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三要素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发生了根本变革,使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自动化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提高,同时也促使劳动者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加扩大,质量更加提高。当科技与生产力三要素结合形成乘积效应时,整个生产力的提高要仰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在当代,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正因为如此,在当代,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据统计,美国从1929到1969年,在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诸因素中,科技的因素从37.8上升至171.9。苏联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诸因素中,新技术的因素在60年代约占40,70年代占到66.7。农业生产率也由于使用新科技成果而迅速提高。在美国,1950年一个农民只养活15人,1980年上升为60人。其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了经济结构和阶级状况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首先表现为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和第二产业(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特别是第一产业下降,而第三产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各行业,如商业、通讯业、金融等)所占比重迅速增长。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7。1987年英、法、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2、2和3,第二产业为38、38和40,第三产业为60、60和57。其次,工业结构中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比重上升,劳动密集型企业比重下降,故在国外人们把技术密集型企业称为“朝阳工业”,把传统的工业称为“夕阳工业”。再次,经济布局发生变化,出现了新兴的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例如,在美国旧金山以南斯坦福大学附近,长48公里、宽16公里的谷地内,建起了电子工业基础“硅谷”,集中了1700多家电脑、半导体生产厂家。苏联在新西伯利亚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公园,集中各类技术人员1.8万名。日本在东京附近60公里处建立筑波科学城,有46所科研、教育机构集中在这里。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阶级状况的变化。“白领工人”阶层不断扩大,“蓝领工人”的比重下降。1956年,美国的白领工人开始超过蓝领工人,1980年,美国白领工人与蓝领工人的比例为5032。第三,科技革命引起了世界经济的变化。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而且使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电脑、软件等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矿物、天然橡胶等初级产品及钢铁、铜等产品比重下降。因此,发达国家的投资重点从采矿、机械、铁路转向尖端技术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也有很大增长,因为高科技产业所需要的先进设备、素质较高的劳动力、高消费水平的市场,只有发达国家才具备。在1980年的国际资本流动总量中,34以上是在发达国家间进行。发达国家之间还开展了广泛的国际经济合作,从而促使经济进一步国际化。科技的发展还使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新的格局。发达国家着眼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将一些耗能大、费原料、污染严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过一段发展之后,转向重点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工业,而把劳动密集型工业向最不发达国家转移。这样,国际经济格局便形成一个阶梯形,即发达国家主要发展高精尖的技术密集型工业,新兴工业国家发展一般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工业,一般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科技水平的差距,加大了发达国家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竞争方式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不像过去那样,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靠抢占殖民地来发展经济,进行竞争,而主要靠发展高科技。因此,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各国都把发展高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决策。教材史料解读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江泽民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起来注意理解史料的中心思想: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历史启示科技革命的哲学启示: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现都是实践的需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三次科技革命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特点,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政治、社会思想、社会生活也产生重大影响,这既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也说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技革命,不仅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命:从国家来讲,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技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从学生个人来讲,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高科技知识,努力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从经济学上讲,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经济的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认识到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哲学上讲,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技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为重要的。从政治学上讲,要充分认识到国际竞争重点的变化,认识到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地位高低的关键因素。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教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板书设计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1.时间2.标志3.原因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3.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