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50056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学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3一、导入:观看视频 师: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重温历史。(播放视频) 师(屏显):就在辛丑条约签订的十年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这场革命是由谁领导的? 生:孙中山。 师: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屏显)孙中山辛亥革命醒 师:毛泽东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使中国人民 生:站起来了。 (屏显)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站 师:邓小平领导了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 生:富起来了。 (屏显)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富 师:江泽民领导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人民 生:强起来了。 (屏显)江泽民现代化建设强 师:这些伟人根据时代的需要创立的思想理论成果分别是: 生: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屏显)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物对应) 师:这些就是第六单元我们将要学习的“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屏显)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屏显)背景图片:中间是孙中山,左右两边是他的题词,分别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和“天下为公”,图片下面是课题“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二、巩固落实自主预习环节 (屏显) 1简述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其具体内容。 2三民主义指导了哪些革命实践?影响如何? 3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有哪些?何时提出的? 4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有哪些? 师:下面我从上节课表现较差的组里面挑四个组:三组、四组、五组和七组,你们派代表上黑板分别默写第1、2、3和4题。其他同学把导学单在组内交换批改,查漏补缺,巩固落实“自学基础问题”部分。 生1:在黑板默写: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其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又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生2:指导了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统治;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具有进步意义。 生3:原因:客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主观:过去的斗争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旧办法行不通;孙中山与时俱进。 生4:(1)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师:三组、四组、五组和七组的同学给本组同学在黑板上默写的内容进行更正。 生1:把“达”改为“鞑”。 生5:给生2已经写的内容编号1、和2,增加“3、维护共和的斗争”。 生6:给生4增加“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三、疑难抢答环节 师: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三组同学所默写的“三民主义”的提出。 (师生)齐看黑板上学生默写的内容: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民报发刊词提出的,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内容要准确。胡适先生说过“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那么三民主义的提出反映了哪些社会需要呢?哪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屏显)一、三民主义的形成 1背景 生7:政治:民族危机加深;经济及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个人的努力包括1894年创立兴中会,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他积极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师:同组同学起来补充完整。 生8:经济基础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师:还有呢?政治方面,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孙中山之前的中国人都坐以待毙吗? 生: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屏显)民族危机加深,不同救国主张屡屡碰壁;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兴中会 广州起义失败;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 师:哪位同学起来结合史实说明“民族危机加深,不同救国主张屡屡碰壁”。 生9: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失败;维新变法失败。 师:思路再清晰些,注意“民族危机”、救国主张和屡屡碰壁,我们一起回顾。 (屏显)鸦片战争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遭到统治阶层的嘲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的程度加深,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和“中体西用”,开展洋务运动,最终破产; 甲午战后,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倡导“君主立宪”,发动维新变法,最终失败;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连连看”的游戏,用线将相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生10:(回答)教师(屏显)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创立民国民权主义; 材料二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材料三 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 师:这道题做得很好,可知这位同学将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含义理解掌握得很牢固。那么孙中山为什么要提出三民主义呢?请大家合作探究。 四、合作探究环节 (屏显)探究一:请结合课本第79页的“学思之窗” 题目:(见导学单) 1.1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1.2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 1.3这些主张对当时社会有什么进步作用? 2请结合大屏幕显示的材料,分析归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史论结合) 要求:自主思考1分钟,合作探究2分钟 师:前3道小题看课本第79页的“学思之窗”中的材料,最后一题请看下一种幻灯片上的材料。 (屏显)请结合大屏幕显示的材料,分析归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史论结合) 材料一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材料二 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 反映地主仍收租和帝国主义在中国仍有特权的图片 生(合作探究)师(流动指导) 师:哪个小组来发表看法? 生11:(回答) 师(屏显):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民族革命;不满君主专制政治革命;不愿富人专制社会革命。所以,关系是为完成三种革命而提出的三民主义。 师:其中民族革命是夺取政权,那么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就是建立政权和巩固政权,所以,民权主义是核心,民族主义是前提,而民生主义是补充。 (屏显)1.3这些主张对当时社会有什么进步作用? 生12:(回答)师(屏显)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推动民主革命的发展。 师:三民主义有何局限性呢? 生13:(回答)师(屏显)缺乏明确的反帝的要求,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师(屏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其提出的三民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但是其对当时的社会进步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我们看在三民主义指导下有哪些实践? (师生)同看黑板上学生默写的内容。 师:维护民主共和有哪些斗争呢?结果如何? (屏显)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指导了辛亥革命2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生:它们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师:(屏显)三民主义指导下的革命活动,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中国将向何处去? 一次次的失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将向何处去? 生:发展、与时俱进。 师:就需要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屏显)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1)客观(2)主观2提出3内容 (师生)同看黑板上学生默写的内容。 师:掌握得很准确,很好。那么新旧三民主义有何不同呢? (屏显)探究二:见导学单 题目:1比较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的不同 2解析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要求:自主思考2分钟,合作探究2分钟 生(合作探究)师(流动指导) 师:哪组先起来比较一下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 生14:(回答)师(屏显)1不同:明确“反帝”,民族平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节制资本,扶助农工,实行“耕者有其田”; 师:这些不同就是新三民主义的发展,请问最大发展是什么? 生15:明确反帝。 师:很好。这些新的发展同是又是新的奋斗目标,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下如何实现这些新目标?比如反帝。 生:团结人民。 师:对内团结一切力量,国内重要的力量有什么?国际上能否得到力量支持我们反帝?我们来看孙中山的思考。 (屏显)材料一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 材料二 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农民、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P80第三段,指出孙中山为挽救革命制定了什么政策? 生:(回答)师(屏显)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屏显)2解析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毛泽东 请把“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革命纲领”、 “方法与手段”分别填入下列空格,以理解掌握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三民主义蕴含三大政策 。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方法与手段 。 生16(回答)师(屏显)。 师:新三民主义是哪个政党的纲领? 生:中国国民党 师:新三民主义要联共,“共”指哪个党派?他们有相同的目标吗?能实现联合吗? 生:共产党,有相同的目标,能联合。 (屏显)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何相同之处?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国。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生17:(回答)师(屏显)相同: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师:君子和而不同,既然是两个党派肯定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看一下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不同之处。 (屏显)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不同之处: 1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中共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有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目标 师:导致这些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下面我们来综合评价一下新三民主义。 (屏显)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原因 2提出 3内容 4评价 生18:(回答)师(屏显): 仍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 师:新授的内容我们就学习完了,下面请大家为本课构思一个课堂小结。谁起来试试? 生19:民族危机严重,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进行了革命实践,结果失败,他与时俱进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生20:在民族危机严重下,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政治纲领,后发展为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指导下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他专制独裁,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终于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相同的目标,国共合作领导国民大革命。 师(屏显):时代呼唤理论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的实践失败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 (屏显)他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鲁迅 师:鲁迅这样看孙中山,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什么? 生21:为了救国屡屡碰壁,仍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大公无私 师(屏显)请大家齐声朗读,读出自己的心声: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忍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胡锦涛 五、课堂检测环节 师:下面我们要检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屏显)课堂检测 题目:训练单中1-5题;要求:自我完成后,小组讨论得出一致意见,派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注意标明小组、题号。 (除二组和四组外,其他各组都派代表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各组答案有否分歧。 (师生)同看黑板,结果各组答案一致,都是1C 2C 3A 4A 5C 师:有两组没有派代表写答案,应该是有疑难问题,你们可以向其他组请教。 二组组员:第2题: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 C是比较完整的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我们觉着每个选项都对。 七组组员:A项错在“各阶层”它只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B旧三民主义是没有“反帝”思想的;C对;D旧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师:七组讲解得很透彻,二组同学明白了吧。那么四组同学有什么疑难问题呢? 四组:第5题我们不知道选哪一个,觉着A和B也可以。 生:A和B都不如C完整。 师:大家都还有什么未解决的和疑难问题吗? 生:没有。 师:回去做完导学单的题目和第17课的导学单。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