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 奥运圣火教案 湘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546362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 奥运圣火教案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 奥运圣火教案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0 奥运圣火教案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 奥运圣火【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肥沃、浩渺、奥林匹克、举世闻名、饥寒交迫、祭祀、城邦、神殿、雅典、沧桑”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从文中筛选出主要信息。3.理解“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4.学习课文围绕“奥运圣火”这一中心组材和行文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围绕奥运圣火讲了哪些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奥林匹克精神。【教具学具】现代奥运会的火炬接力的光盘录像。【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7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从文中筛选出主要信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知道北京奥运会吗?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世界级的体育盛会。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李宁举着火炬绕场一周, 最后点燃了奥运圣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奥运圣火 。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正确拼读下列生字并组词: x l (希腊) fi w(肥沃)o yn (奥运)chn bn(城邦) hu j (火炬)shn din(神殿) shn hu (圣火) y din (雅典)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暴虐:凶恶残酷。 举世闻名:形容非常有名,全世界都知道。饥寒交迫:无衣无食,又饿又冷。形容生活贫困。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高耸到空中。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1.小组内迅速浏览课文,讨论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引导明确:第1自然段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是奥林匹亚。第2自然段写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来历; 圣火被重新点燃;传递的时间等;第3自然段写顾拜旦在1896年创办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第4自然段写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严格规定和程序; 第5自然段具体介绍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的传递情况。第6自然段写奥运圣火在奥运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划分全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大意。引导归纳:第一部分(1):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是奥林匹亚。第二部分(23):写奥运会的起源。第三部分(45):介绍雅典奥运会火炬的传递方式。第四部分(6) :奥运 圣火的意义。四、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奥运火炬的有关知识内容方面去谈。【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组材和行文的表达方法。2.理解“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指名说说本课都写了哪些内容。2.这么多的内容看起来似乎很杂乱,作者是靠什么把它们组织到一起的?二、学习课文组材和行文的技法1.浏览课文,重温课文内容,想想课文的这些内容都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来写的。2.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3.板书归纳内容要点:4.集体归纳、订正。很明显,课文的这些内容都是围绕“奥运圣火”这一中心来写的。5.教师就势点明,课文就是以“奥运圣火”为线索来组材的行文的,因此课文内容虽多,材料虽多,但读后丝毫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这种组材和行文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三、理解“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1.全班交流所收集到的有关奥运会的知识。2.播放奥运会历史上的一些精彩片段。3.你怎样理解“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四、巩固运用,深化拓展1.你能补充一两点有关奥运圣火的知识或讲述一个有关奥运圣火的故事吗?2.你喜欢体育吗?喜欢哪些奥运明星呢?3.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4.你知道2008年奥运会最后一棒火炬的传递者是谁吗?五、课堂小结课文以“奥运圣火”为线索,一线串珠,将文中内容串为一体,使文章形散神聚,这种组材的方法,在我们今后的习作中值得借鉴。让我们一起来祝愿奥林匹克精神的火炬熊熊燃烧,照亮全世界!【板书设计】20 奥运圣火奥运圣火的来历 奥运圣火的重新点燃 奥运火炬接力的规定和程序 2004雅典奥运火炬的传递 奥运圣火的意义【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设计这篇节课,力图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实现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依托信息技术,设置教学情境。 这篇课文极富感染力,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奥运会的魅力,激发对奥运会的向往之情,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然而这一切,单靠咀嚼文字是很难实现的。只有当平面的文字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而信息技术功能之强大比如在这节课的开始,当学生看到7月13日申奥成功那一激动人心的场面时,无不热血沸腾,那种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不言而喻,这时候再来读文章的重点句: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学生个个读得都是慷慨激昂,有声有色。 二、依托信息技术,拓宽语文课堂。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课本内容已经不能承载知识的发展,传统的阅读方式已不能有效的获取信息,而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成为丰富知识的载体。当中国北京取得了奥运会的申办权后,因特网上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铺天盖地,这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这些知识是肖复兴一篇散文远远不能比拟的。这节课,我在课前向学生推荐了几个官方网站,让学生去浏览网页,收集信息。实践证明,这些课外资料的补充,一方面深化了教学内容,一方面弥补了课文的局限,拓宽了的语文课堂。 三、依托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因素,而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体验,缺乏必要的奥运知识,另外,课文中涉及的一些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再加上成人化的语言,这一切就给学生理解课文设置了障碍。而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进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化难为易。比如,在课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他们让我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谊,感到了和平。这句话中包含着“青春、力量、友谊、和平”四个抽象的名词,如果只是让学生去泛泛的理解,往往会流于表面,很难真正激起学生内心的强烈感受。在教学时,我一方面让学生结合课前查到的资料谈,一方面又为学生放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比赛集锦,在慷慨激昂的乐曲声中,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身姿,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青春和力量;在悠扬抒情的乐曲声中,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运动员互相拥抱,泪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的感人场面,让学生感受到了友谊与和平。 实践证明,依托信息技术实施语文教学,会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