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 二《小数乘法》2.2.1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538433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上册 二《小数乘法》2.2.1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 二《小数乘法》2.2.1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 二《小数乘法》2.2.1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解答问题以及学习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乘法计算。3、在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培养反思质疑的习惯,体会学习乘法计算方法的价值。 教学准备:超市商品示意图。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创设情境1、师生谈话,交流超市购物和其他商店购物的不同。讨论:用什么办法避免带的钱不够的事情发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说明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超市购物问题的交流讨论,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师:同学们,平时大家经常去超市购物,谁给大家说一说,在超市购物和在其他商店购物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说:在超市购物是自己看价钱,自己选好所有的物品后,一起在收款台付钱。在其他商店购物,可以问价钱,取东西时要先付钱。 师:说的对!因为超市购物是自己选好商品后,最后付钱,所以呀,也经常发现付钱时,才发现钱不够了的事情。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就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呢?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办法。如:生:多带一点钱。生:去之前,了解要买商品的价钱,做好计划。生:取东西的时候,边取边算。师:这些办法都不错。我觉得边取东西,边计算的方法最实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中的计算问题。2、呈现教材上五种商品的信息图,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事物和价格信息。了解数学信息,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为解决问题做准备。出示情境中的商品及价格。师:同学们仔细看这是超市中的五种商品,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回答:有自动铅笔、圆珠笔、挂面、早餐饼和芝麻酱。自动铅笔,每枝1.8元;圆珠笔,每枝2.62元;挂面,每包0.94元;早餐饼,每盒6.9元;芝麻酱,每瓶4.28元。二、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1)“买3枝自动笔要花多少钱?”,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给学生提供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选择计算方法的空间。师:我们书中的同伴亮亮要买3枝自动铅笔,你能用自己的方法帮他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吗?试一试!学生自己计算。教师进行巡视,个别了解情况。2、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学生个性化算法的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重点关注把1.8元看成18角进行计算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同时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分享彼此的成果。同时,为学习用竖式计算积累经验。师:谁能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方法:先按每枝2元算,3枝就是6元;每枝多算2角钱,3枝多算6角钱。6元减去6角得5元4角钱。算式是:(1)2元36元 2角36角 6元6角5元4角 5元4角5.4元我把1.8元看成18角,18角乘3是54角,54角是5元4角。算式是:(2)1.8元18角 18角354角 54角5.4元我把三个1.8元连加,算式是:(3)1.831.81.81.85.4元先算元,再算角。每枝1元,3枝3元,每枝8角,3枝24角,24角是2元4角,一共是5元4角。算式是:(4)1元33元 8角324角 24角2元4角3元2元4角5元4角5元4角5.4元第(2)种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出现,教师参与交流。3、师生列出竖式,教师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即:先把1.8乘10(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8,算出18354,再把54除以10变成5.4(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师生共同完成竖式计算,使全体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师:同学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应付的钱数,这道题目还可以列出乘法算式用竖式进行计算。谁来说一说怎样列乘法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1.83师:怎样用竖式计算1.8乘3呢?首先列出竖式,两个因数的末位数要对齐。教师边说边板书:师: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像刚才计算时那样,把1.8元变成18角,也就是先把1.8乘10,也就是把1.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变成18乘3进行计算,算出结果54。边说边板书:师:同学们想一想,18乘3算出的54 ,是什么?生:是54角。生:是1.8乘10以后再乘3的积。师:对,54是1.8乘10后乘3的积,要得到1.8乘3的结果,就要把54再除以10。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教师边说边继续板书:师:刚才我们计算1.83时,是把1.8乘10,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算出积,然后再把积除以10,得出了最后结果。以后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右半边的计算过程就不用写了,直接在原来的竖式上计算就可以了。教师边说边把右半边的计算过程用虚线框起来。4、让学生利用手中的计算器验证竖式计算的结果,得到确定的结果后,指名口述竖式计算的过程。用计算器进行检验,使学生确信竖式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增强掌握计算方法的愿望。师:用你手中的计算器算一下,看看和竖式计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呢?生:一样。师:看来这种竖式计算的方法是正确的。那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指名口述计算过程。5、教师结合1.83简单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板书。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师:用竖式计算1.83时,可以直接在竖式上把1.8看成18,用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18乘3的积,再把积除以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也就是在积中从右边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教师边说边板书:二、解决问题(2)1、提出问题(2):“妈妈要买25包挂面要花多少钱?”,师生共同列出算式,让学生进行估算。然后交流学生估算的方法和结果。估计积是多少,让学生养成估算的好习惯。同时为确定竖式计算的结果做铺垫。师: 刚才我们学会了一位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那么两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你会吗? 师:从图上,我们知道每包挂面0.94元,问题是:妈妈买25包挂面需要多少元钱?谁能列出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板书:0. 9425师: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买25包挂面大约要花多少钱呢? 学生自己进行估算。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师:谁能把你的估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可能会说:每包挂面0.94元,差不多就是1元钱。买25包挂面大约就是25元。每包挂面不到1元,买25包挂面不到25元。2、师生列出0.94 25的竖式,然后讨论:0.94有两位小数,要把它变成整数怎么办?按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出94 25的积以后怎么办?“问题讨论”是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回顾和整合的过程,是自主尝试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师:买25包挂面不到25元到底要多少元呢?我们用竖式算一算。谁来说说怎样写竖式呢?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写出0.94乘25的竖式,2和0.94中的9对齐,5和0.94中的5对齐。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师:0.94 有两位小数,要把它变成整数怎么办?生:把0.94乘100 。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师:0.94乘100,就是把0.94元变成94分。师:按整数相乘的方法计算出94分和25的积以后怎么办?生:把积除以100 。生:把积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生:在积中从左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3、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计算。并启发学生可以同桌商量或问老师。给学生创造开放的自主尝试计算的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师:说的好!就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用竖式算一算。有困难可以同桌商量或问老师。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个别 指导。4、交流学生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把2350 除以100 是怎样做的。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确定积中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说,教师板书:师:谁来说一说,把2350除以100变成23.50你是怎样做的?生1:235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生2:从2350的右边开始,数出两位在前面点上小数点。如果第2个学生的做法没有,教师介绍。如:把235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也就是从2350的右边开始,数出两位在前面点上小数点。师:但是要注意,竖式中的积23.50末尾有0,根据我们学过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0直接在竖式中要划掉,在横式(结果)中要去掉。5、让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用竖式计算的结果。确定竖式计算的答案。 用计算器检验,使学生确信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验一下,用竖式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学生用计算器算,得到肯定答案。四、归纳总结1、提出: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联系和不同?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两种计算的联系和区别,经历知识的发展、建构过程。师:通过用计算器检验,我们进一步确定竖式计算的方法是正确的,科学的。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联系和不同?先同桌讨论一下。学生可能会说:小数乘整数也要把小数变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整数的方法去算。所不同的是,算出结果后,还要根据计算时小数乘几多少,把积再除以多少 。学生的表述可能不同,只要意思对就给予肯定,教师可参与交流进行归纳。2、引导学生观察因数小数位数和积中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确定积中小数点位置的方法。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掌握确定积中小数位数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师: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算出积,再根据计算时小数乘多少,把积再除以多少 。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算式,看一看因数中小数的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了什么?生:因数中有两位小数,积也有两位小数。生:积中小数的位数和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是一样的。师: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有几位小数,所以,用竖式计算时,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后,我们只要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竖式中的积23.50末尾有0,根据我们学过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在竖式中要划去,在横式(结果)中要去掉。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小数乘整数,两位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生: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五、课堂练习1、“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时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改正的。注意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进行小数乘整数计算的空间。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大家打开书,看课本第17页“练一练”的第1题 。用竖式计算,并用计算器检验一下你计算的结果。学生自己解答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交流时要注意提示: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2、“练一练”的第2题,先引导学生了解发票中的信息,弄明白题目的要求,再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既是学生 自主学习成果的检查,更是互相学习、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过程。师:看“练一练”的第2题:从发票中你了解到哪些情况?生1:买墨水32瓶。每瓶4.38元。生2:买笔记本64个,每本3.25元。生3:买圆珠笔108支,每支1.8元。师:“请你做小小售货员”,题目是什么意思?生:“当小小售货员”,就是根据发票中物品的单价及数量,计算出总价,并填写发票。师:好!就请你当售货员,将发票填写完整。学生自己独立计算。交流时,关注学生总计金额填写得是否正确。3、“练一练”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考查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竖式计算的掌握情况。师:请大家自己完成第3题。教师巡视,关注有困难的学生。4、“练一练”的第4题提示学生注意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交流时,重点关注两种45本书的计算方法。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练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计算的兴趣。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如有学生用到如下方法,教师给予表扬。(3.856.15)451045450(元)4.2030126(元)450126576(元)如果学生没有用这种方法,教师注意参与交流出这种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