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35757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4xx高考导航考纲展示考情分析核心提示xx年xxxx命题特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海南23江苏34(2)新课标全国39(1)四川11浙江40(3)安徽11安徽9广东33江苏32天津12(3)新课标全国20浙江27重庆141.从考查内容看,本课考查的重点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2从考查形式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且分值较高。 3从能力考查看,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1.一个概念矛盾2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三个重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江苏32海南24(2)新课标全国19山东31(2)安徽38(1)四川7海南25(2)广东34江苏29四川14(1)新课标全国22新课标全国2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山东31(2)江苏30重庆10天津14(3)福建36四川14(1)海南19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江苏35(1)广东33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纲全国32海南24(2)新课标全国19山东31(2)海南25(2)北京40(3)四川14(1)6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核心考点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236一、矛盾的基本属性1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2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二、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看到矛盾两个方面的对立,又要看到矛盾两个方面的统一。一、准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2“事物内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这体现了矛盾的客观性。3哲学上的矛盾不等于日常生活中的矛盾、逻辑学上的矛盾。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的一种具体形式,而逻辑学上的矛盾是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二、全面理解矛盾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区别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作用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为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提供条件。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吸取有利因素来发展自己,推动事物的发展。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趋势斗争性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发生变化,推动事物发展。矛盾的斗争突破某一事物的界限,使旧的统一体瓦解,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联系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易混提醒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与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哲学上讲的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和“对立”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每一矛盾都有构成该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0)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ABC 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拿破仑的中国狮子论”“习近平主席的新中国狮子论”之间的对比、变化。拿破仑的中国狮子论体现的是片面的、静止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而习近平主席的新中国狮子论的观点要求人们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克服片面和静止地看问题,同时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符合题意,选B项;材料未涉及辩证否定的观点,不符合题意;“事必躬亲”说法错误,排除。答案B2014年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演讲时表示,中国人讲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真诚希望印度繁荣富强,期待同印度携手前行。这是因为()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联系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的A BC D解析:选A。中国与印度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真诚希望印度繁荣富强,期待同印度携手前行,符合题意。干肢不符,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均应舍去。核心考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237一、矛盾的普遍性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二、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表现及其作用(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3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方法论意义: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四、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1从存在上看,矛盾的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从性质上看,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矛盾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指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所具有的,在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二者相互联结(1)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寓于”即“存在于”“包含于”的意思。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意指任何“个别”都包含着“一般”,任何“共性”都存在于“个性”之中。不能认为一般包含个别、共性包含个性,因为共性撇开了事物的具体特点,只是概括、抽象了共同点、共同本质。导致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对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含义理解不够,混同于“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或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总是与它同类的事物有某种共同点,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从空间上看,在一定场合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2)从时间上看,在一定阶段上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阶段上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由客观世界范围的极其广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表现上的对应关系如下:三、全面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作用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要求前提: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论基础和前提。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重要条件: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误区警示矛盾具有普遍性,意味着矛盾永远不可能解决点拨矛盾具有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但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不可能解决。矛盾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只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就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果否认矛盾的普遍存在和客观存在,不敢正视矛盾和揭露矛盾,而是回避和掩盖矛盾,割裂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矛盾就永远不可能解决。题组一矛盾的普遍性(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3)自xx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ABC D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选出答案,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客观的,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是客观的,故错误,排除。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材料中北方某研究所通过试验创造盐碱地改造的奇迹,体现了这一点。故选C项。答案C1.狄德罗曾说过:“生命,就是一连串的作用和反作用。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这句话揭示了()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C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D矛盾的普遍性和运动的绝对性解析:选D。“我活着,就以块体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我死了,就以分子的方式作用与反作用”,说明时时有矛盾,同时也说明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意不符。题组二矛盾的特殊性(xx高考广东卷,34)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雾与霾常常相伴而生,但是二者在相对湿度、边界特征、日变化等方面有区别。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雾与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B对雾与霾的分析抓住了矛盾的特殊性C哲学不关注作为自然现象的雾与霾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解析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根本原因。雾之所以不是霾是因为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B项是正确的;A项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错误的;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自然界是世界的一部分,C项说法错误;D项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答案B2.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在各个时期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元青花绘画精美生动,其纹样特点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带有浓厚的我国民间图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风格华丽,与当时织金锦的图案和效果极为相似。元青花的特点表明()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决定着认识活动的无限性A BC D解析:选C。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在各个时期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符合题意。“其纹样特点既带有一些西亚美术的装饰形式,又带有浓厚的我国民间图案的面貌”,说明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决定着认识活动的无限性,观点错误。题组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xx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2)“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先试点后推广”,即把试点地方的个别经验推广成为共性的东西,体现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共性离不开个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故正确。表述错误,个性与共性无优劣之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答案A3.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研究管党治党实践,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正确把握掩盖在纷繁表面现象后面的事物本质,深化对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受主观能动性制约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来源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A BC D解析:选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深入研究管党治党实践,才能深化对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正确。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因此,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才能正确把握掩盖在纷繁表面现象后面的事物本质,正确。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客观性制约,错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错误。题组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xx高考北京卷,40(3)“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问题。建设长江经济带,川渝地区应如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解析本题是一个“小切口”的题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要求。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矛盾也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矛盾也有不同的方面,因此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认真地分析事物的不同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即矛盾的特殊性,从实际出发分析矛盾的特点。答案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川渝地区应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自己的特殊性,发现与长江经济带其他地区的不同特点,把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具有川渝地区特色的发展道路。4.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决定。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央要求各地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各地情况的土地流转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结合材料,分析党在稳定和完善农业政策时是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内涵,明确其具体方法论要求,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各自对应的有效信息,再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分析说明即可。答案:(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2)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决温饱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为适应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体现了对农业生产不同发展阶段矛盾特殊性的把握。(3)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中央要求各地先试点,然后寻找适合各地实际的模式稳妥推进,这是对不同地区矛盾特殊性的把握。核心考点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239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含义: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三、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3注意的问题: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一、正确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系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区别外延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内涵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主要矛盾都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又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方法论意义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做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一般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实践方面做题时判断主要矛盾要注意以下字眼,如“重点”“中心”“关键”“多数”“主导”等做题时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注意以下字眼,如“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优劣”等联系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情形。主要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次方面,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矛盾分析法及其世界观依据易混提醒正确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次矛盾解决的是改造世界的问题,强调的是“做事情”,矛盾的主次方面解决的是认识世界的问题,强调的是“想问题”。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工作要抓重点、抓关键,但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要认识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误区警示首先解决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点拨首先解决的矛盾,并非一定是主要矛盾,对此要具体分析。区分主次矛盾,只能从性质、地位和作用来判断,而不能根据解决的先后顺序来判断,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往往要首先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最终解决好主要矛盾。题组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xx高考福建卷,36)漫画闻过则改告诉我们应()A创新思维,突破陈规与陋习B抓住时机,促使问题的解决C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D统筹兼顾,抓住事物的关键解析在漫画中,主人公将篱笆上面的缺口挪到了下面,其行为并没有改变问题的实质,其“过”并没有真正改变。其行为让人感觉可笑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把握问题的重点在什么地方:是要堵上“缺口”,而不是解决“缺口”在上面还是在下面的问题。这其中所含的哲理是:做事情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缺口)。答案D1.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当前影响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要害是作风问题,必须突出改进作风这个主题。这表明中央善于()A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以部分的发展代替整体发展D对问题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解析:选B。“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必须突出改进作风这个主题”,都是强调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项符合题意。题组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xx高考广东卷,33)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有机结合”“不能偏废”。材料既强调了一国原则,又强调了尊重两制差异;既强调了维护中央的权力,又强调了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既强调了内地的坚强后盾作用,又强调了港澳自身竞争力,这集中体现了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C项正确;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A项表述不准确;B项强调了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与题意无关;哲学揭示了世界上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D项错误。答案C2.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在中日两国2 000多年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主流。保持中日长期和平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上述观点体现了()看问题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ABC D解析:选A。“在中日两国2 000多年的交往中,和平友好是历史主流”,体现了看问题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符合题意。“保持中日长期和平友好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需要”,体现了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符合题意。干肢不符。 1.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说明现实问题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应明确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然后据此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基本观点具体包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承认矛盾,分析、解决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巧用标志性词语解答唯物辩证法试题巧用试题中的标志性词语,有助于在考试中迅速提炼关键词,特别是对于那些阅读理解能力不太好的考生,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迅速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解答哲学试题的正确率。下表中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标志性词语(同学们还可以不断补充完善此表)。标志性词语哲学观点协调,统一,同有关,处理关系,统一整体,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联系的观点全局、大局、局部,地方保护,结构调整,系统工程,地方与中央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正确的价值观创新、更新、刷新、发展、提高,新产品,新局面,新形势,长远利益,战略,前瞻性,从到的发展过程(上升,前进)等发展的观点,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创新意识既又,尽管但是,利与弊,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优点和缺点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两点论与重点论双方依存,既又,双方转化,化为,变为矛盾的同一性因地(时)制宜,因人而异,特色,根据的特点,针对,量身定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等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搞试点,推广经验,借鉴的经验,典型示范,在理论、思想、政策、精神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不照抄照搬、生搬硬套,解剖麻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集中精力,关键、重点、中心、重心,突破口,突出问题,根本,重中之重,骨干力量,核心,首要地位抓主要矛盾评价得失、成绩、不足(困难和问题),主流、支流,利大于弊,判断性质、辨清方向、识大局矛盾主次方面循序渐进,防微杜渐,急功近利,适度、火候、分寸、尺度等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等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学生用书P241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为“三农”工作布局谋篇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材料一xx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材料二xx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多种多样,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只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符合改革方向,农民群众欢迎,不管什么形式,都要鼓励和支持。命题视角(打开思维之窗!)命题角度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提示:(1)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分析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必须既要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农业经济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观察分析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尽管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是农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它为我们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命题角度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说明应如何做好“三农”工作。提示:(1)要善于抓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中央必须加大对“三农”工作支持的力度,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2)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因地制宜,方式要多种多样。(3)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允许“探索、探索、再探索”。只要符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符合改革方向,农民群众欢迎,不管什么形式,都要鼓励和支持。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1会议强调,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这表明()世界上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世界上的矛盾是永远无法解决的AB C D解析:选A。“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符合题意。“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符合题意。干肢不符。只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解决矛盾,说法错误。2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下列诗文与之蕴含哲理一致的是()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B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解析:选D。材料体现了善于抓重点,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D项蕴含哲理与之相同。A项体现发展的普遍性,B项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项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均干肢不符。3会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上述要求的哲学依据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A B C D解析:选B。“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体现重视量的积累,是其哲学依据。“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体现坚持两点论、全面的看问题,是其哲学依据。,学生用书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 右图认为,“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总得选一样”。这突出强调了()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B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依存的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和排斥的属性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解析:选C。“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总得选一样”,这就把汗水与泪水对立起来了,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意不符。2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国企需要改革,民企也需要改革,“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都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希望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国企跟民企能够共赢、双赢。国企跟民企共赢、双赢,体现了()事物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矛盾双方是绝对统一的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ABC D解析:选C。国企跟民企共赢、双赢,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正确。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错误。与题意不符。3“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蕴涵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总是不断地相互转化B矛盾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C矛盾就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解析:选D。“弱”与“强”、“废”与“兴”、“夺”与“与”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说明任何事物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2014年10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演讲时表示,30多年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农业大发展,成功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要更大规模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小规模经营就显示出其局限性。这说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A BC D解析:选A。“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农业大发展”,说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符合题意。材料既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又指出发展到今天存在的问题,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5漫画不知道转弯的人走不远告诉我们()要承认矛盾,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变要正确区分主次矛盾,着重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 BC D解析:选D。“不知道转弯的人走不远”,说明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6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志”。这说明()事物与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A BC D解析:选D。由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正确。“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志”,说明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正确。否定了联系的条件性,没有看到不同意识作用不同,观点均错误。7石家庄市是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之一。“智慧城市”的创建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将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合到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创建说明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科技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A BC D 解析:选B。通过试点从中概括出共同的一般的东西,以指导“智慧城市”创建,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符合题意。“智慧城市”创建的目的、任务,说明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错误。82014年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演讲时指出,中华民族主张的“天下大同”和印度人民追求的“世界一家”、中华民族推崇的“兼爱”和印度人民倡导的“不害”是相通的,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这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事物无论怎样特殊总有同类事物的共同之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规律A BC D解析:选A。“中华民族主张的天下大同和印度人民追求的世界一家、中华民族推崇的兼爱和印度人民倡导的不害是相通的”,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即事物无论怎样特殊总有同类事物的共同之处,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9“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左冲右撞的羊群中,一旦有引领注意力的头羊出现,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模仿并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是否有陷阱或者另一边会有更好的草。谁能走在最前面,谁就能更早更快掌握主动权。“羊群效应”体现了()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C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D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不起作用解析:选A。“羊群效应”反映了头羊对羊群的重要导向作用,即说明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故答案选A。C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观点错误,均应排除。10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D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解析:选D。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把握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材料中微博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但又能给参政议政提供一个便捷的通道,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故选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11生活中,人们所称的雾霾天气,其实并不是一种天气现象。雾由水汽组成,水汽遇冷结成雾,雾的颗粒一般比较大;霾则是干性东西,由细小的颗粒物组成,基本在微米量级。这表明()A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B雾霾的差异主要是由颗粒大小的不同决定C任何一个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D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解析:选A。雾、霾由不同的物质构成,二者性质不同,具体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才能正确认识上述客观事物,表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A项符合题意。12文化建设要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这一思路体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 BC D解析:选D。“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体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正确。“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干肢不符,应排除。二、非选择题132014年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时指出,亚欧大陆是世界上发展机遇最多、潜力最大的大陆。亚欧会议创立18年来,成员国间政治对话不断加深,务实合作蓬勃发展,社会文化交流日趋广泛,利益交汇点不断扩大,客观上已形成休戚与共的责任和命运共同体。中方愿与亚欧各国一道,培育和凝聚亚欧共同体意识,倡导和促进亚欧团结协作,开放兼容,同舟共济,积极构建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积极构建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的重要性。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知识限定,然后据此审读材料,从有关亚欧国家的紧密联系和新型全面伙伴关系的内涵中获取有效信息,说明积极构建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的意义。答案:(1)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积极构建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有利于促进亚欧团结协作,开放兼容,同舟共济,共同发展。(2)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积极构建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有利于不断扩大亚欧利益交汇点,培育和凝聚亚欧共同体意识。(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积极构建面向和平与发展的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有利于亚欧国家取长补短、同舟共济,共同维护亚欧及世界的和平共处与稳定发展。14“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G省A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养和环保意识,也让游客体味到了农村的古朴风情。这座经历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结合材料,谈谈G省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矛盾特殊性的表现,然后据此审读材料,找出各自对应的有效信息,再观点统率材料,进行分析说明即可。答案:(1)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把握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依据山水秀丽、古建筑、耕读文化的优势,着力挖掘休闲旅游的文化特色。(3)把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矛盾。针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抓住了产业提升的契机,使这座千年古村庄走进了新时代。(4)把握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特殊性。A村依据当地优势和文化特色,着力发展休闲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