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编 考点过关练 考点34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34988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编 考点过关练 考点34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编 考点过关练 考点34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编 考点过关练 考点34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编 考点过关练 考点34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1xx课标全国卷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解析: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项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项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C、D项错误。答案:A2xx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一个种群,A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故B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仍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故C错。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答案:C3xx海南高考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据题意,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食物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其所处的营养级也可能变化,B正确;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C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同一物种不同发育阶段,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分布,D错误。答案:D4xx福建高考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等知识。退化林地还保留原有土壤条件等,所以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次生演替;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物种数少、植物丰富度低;森林恢复使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答案:D5xx课标全国卷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有土壤条件,保留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演替速度快,而初生演替植物生活条件贫瘠不利于繁殖,演替速度较慢。故人的作用会加速演替的速度。(3)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由于人类过度开垦,破坏了土壤表土层及耕作层的结构,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自然环境本身变得干燥,会向荒漠化方向演替,所以演替的方向未发生改变。答案:(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祼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变快未发生改变 6xx四川高考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_,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_关系。(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_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_型增长。(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_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_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将降低。解析:(1)根据图表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福寿螺的密度,因变量是几种生物的日均增长率,水花生属于植物,其种群密度的调查所用的样方法常用的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福寿螺能以水生植物为食,因此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图中可知,福寿螺的种群密度越大,鸭舌草的日均增长率越小,因此推测它们之间构成捕食关系。(3)中密度的福寿螺日均增长率为正值,处于增长状态,因此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高密度的水花生存在天敌,其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4)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此时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数据可知狐尾草的增长率最大,最可能成为优势种。(5)除去福寿螺和杂草,群落里的物种丰富度下降,此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将降低。答案:(1)福寿螺的密度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消费者捕食(3)大于S(4)次生狐尾草(5)抵抗力1xx济南一模比较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属于群落层次的是()年龄结构生态位空间结构次生演替基因频率食物链信息传递ABCD解析:本题考查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年龄结构是种群的特征;生态位是群落中不同种群在空间上的位置,属于群落的层次;群落包括空间结构,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次生演替属于群落的特征;基因频率属于种群层次;食物链和信息传递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以B项符合。答案:B2xx湖南师大附中模拟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B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C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D小鸟与小虫属于竞争关系解析:由“敌害来临时,鳄鱼逃走”可判断敌害可能是鳄鱼的天敌,二者具有捕食关系;小虫生长在鳄鱼的口腔内,二者可能属于寄生关系;小鸟吃寄生在鳄鱼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通知鳄鱼敌害来临,属于种间互助;小鸟与小虫属于捕食关系,所以只有D项错误。答案:D3xx奉新一中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及生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竞争C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水分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解析:群落的空间特征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A、B项说法正确;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C说法错误;人类活动会干扰群落演替的方向,使其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说法正确。答案:C4xx滨州模拟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ABCD解析: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弃耕甘蔗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但是否演替成森林群落,还要看是否有充足的雨水条件,正确;杂草地中的生物种类远多于甘蔗田,其物种丰富度高,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正确。答案:B5xx德州模拟下列在统计时结果误差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B标志重捕法:被调查动物第二次被捕获的难度加大C丰富度调查: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D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下层取样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和群落丰富度调查方法的结果分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随机取样,在个体密集区调查会使调查结果偏大;标志重捕法第二次捕获的难度加大,导致重捕时标志个体偏少,根据公式N/Mn/m,m偏小,M和n数量不变,则调查值N偏大;调查丰富度时不统计不认识的物种导致统计的物种数偏小;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的下层酵母菌数量多,抽样检测的值比正常值偏大。答案:C6xx广州六中模拟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林窗)。这时往往最先进入该区的是杨树、白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A杨树、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后动物类群也会有所改变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保持不变 解析:受破坏的空地上原来的土壤环境还存在,所以应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红松林取代杨树和白桦后,主要栖息在红松林的生物类群增多,B正确;群落演替初期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群落演替中生物影响环境,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D错误。答案:B7xx北川中学模拟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灭绝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逐渐提高解析: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改善了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甲、乙、丙为三种植物在演替过程中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根据数量的消长关系,判断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中各生物数量保持着动态平衡,说明达到成熟状态,此种情况下群落中生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数量下降,但是不会灭绝;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生态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完善,系统的稳定性会逐渐提高。答案:C8xx安徽蚌埠二中月考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装置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来采集D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解析:由图可知,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来采集,其中的花盆壁a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乙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乙装置采集的土壤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答案:C9xx甘肃天水一中一诊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垂直带海拔(m)植被类型蝶类种数3500高寒灌丛草甸100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解析: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气候变化的结果,群落演替强调在同一地域发生替代;群落的空间结构都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并非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所反映;因此A、B都错误。蝶类种数在不同垂直带的差异与植被类型(尤其是栖息环境与食物)和各垂直带的气候特征均密切相关。D项正确。答案:D10xx重庆诊断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群落类型_中的动物分层现象最复杂,丰富度最高。(2)群落中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3)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对于个体较大、种群个体数量有限的群落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采用的是_。解析:(1)常绿阔叶林过度砍伐但是繁殖的种子和幼树苗部分还在,所以该演替是次生演替,由表格可知常绿阔叶林中草本、灌木、乔木的种类都最多,则其分层最明显。(2)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数的比率,20除以100得20%。(3)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时,对于个体较大、种群个体数量有限的群落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采用的是记名计算法。答案:(1)次生常绿阔叶林(2)20%(3)记名计算法11xx辽宁沈阳质量监测下图为某湖泊生态系统部分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苔草带到沉水植物带,地表分布不同类型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结构。对3、4带植物影响差异较大的生态因素主要是CO2浓度和_。(2)图中从52植物带类型的演变过程,属于_(初生次生)演替。如果气候条件适宜,从苔草带阶段最终将演变为_阶段。(3)小瓜虫寄生在鱼皮肤中,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其属于_。若图中的生物组成食物网,则不应包括的图中生物是_。(4)某兴趣小组对该湖泊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相关信息,请分析并回答: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属于_。池塘内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限制鱼类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该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池塘内的青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_。该兴趣小组要调查该区域群落的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它们的_。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池塘周围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种植比率(甲/乙)0.250.671.504.00收获种子比率(甲/乙)0.371.452.068.08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_。A甲占优势B乙占优势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D不能确定为了满足粮食需求,人们将荒地开垦为农田,这样的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进行。解析:(1)水平方向上在不同的地段分布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3、4植物在群落垂直方向的分层,引起分层的主要原因是光照。(2)从裸岩地带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条件适宜情况下,最终演替的终点是森林群落。(3)寄生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网中不包括分解者,如腐生菌。(4)池塘包括池塘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层次。限制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标志物容易脱落,则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标志个体少,导致统计数据偏大。调查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不认识的小动物要记录它的形态特征。由于甲的收获种子比率总是大于种植比率,所以其种群数量不断增加,连续种植甲会占优势。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1)水平光照强度或波长(答出“光照”即可)(2)初生森林(3)消费者腐生菌(4)生态系统食物(食物分布)偏高(大)(形态)特征A速度和方向1某研究小组研究不同程度下放牧和割草两种利用方式的地上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牧草地有利于1、2年生植物的生长,割草草地中,有利于豆科植物的生长B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都呈下降趋势C放牧牲畜不会导致各种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D放牧和割草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据图分析发现,在放牧草地中,有利于1、2年生植物的生长;在割草草地中,有利于禾本科植物的生长,A错;随着割草强度的增加,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图中物种丰富度呈增加趋势,B错;比较低等、中等强度的放牧草地和割草草地,可以发现,牲畜喜食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导致各种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发生改变,C错;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答案:D2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1层第2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人工广场绿地14831827422某植物园13741909218农用地11849211321注:第1层为距地表05 cm;第2层为距地表510 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 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解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从表中数据可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B正确。人类活动导致农用地的表层土壤中动物个体数较人工广场绿地和某植物园少,C错误。根据表中数据无法判断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D错误。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