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编 考点过关练 单元测试6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534920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编 考点过关练 单元测试6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编 考点过关练 单元测试6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编 考点过关练 单元测试6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生物第一轮总复习 第一编 考点过关练 单元测试6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xx湖南长沙二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此类变异的范畴 ()A无子西瓜B(豌豆)高茎(自交)高茎矮茎31C猫叫综合征D红眼果蝇种群中偶尔出现了一只白眼果蝇解析: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无子西瓜的形成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红眼果蝇中偶尔出现一只白眼果蝇,属于基因突变;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不属于此类变异,B项符合题意。答案:B2xx辽宁抚顺二模下图表示拟南芥体细胞中某个基因片段发生改变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该体细胞可取自根尖成熟区细胞C该细胞的子代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D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可能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相关知识。分析图示,基因片段中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DNA复制时,而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B错误;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子代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C错误;若该变异发生在基因中部,会引起碱基对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改变,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对应的序列,从而导致翻译提前终止,D正确。答案:D3xx山东聊城一模遗传学检测甲、乙的体细胞中基因组成时,发现甲为AaB,乙为AABb。对于甲缺少一个基因的原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甲可能是男性解析:本题考查对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的判断。依题意,由甲到乙,基因数量少一个,可能甲是男性,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D可能;也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发生部分缺失,少了一个基因b,C可能,也有可能染色体数目发生缺失,b所在染色体缺失,B可能;但基因突变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只会改变基因的种类,所以A不可能。答案:A4xx甘肃一诊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型C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发生。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造成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间重新组合,A错;基因重组不能形成新的基因但可形成新的基因型,B正确;C选项符合基因重组的定义,正确;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四分体时期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时期,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所以花药中可见根尖中不可见,D正确。答案:A5xx湖南模拟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B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畸变,它们与二倍体西瓜属同一物种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能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均有可能发生解析:杂合子A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基因重组至少要有两对等位基因,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A错误;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三倍体西瓜不可育,与二倍体不是同一个物种,B错误;基因突变的结果便是导致基因结构改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以实现基因重组,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倒位等类型也可引起DNA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没有基因重组,D错误。答案:C6 若某正常染色体为,则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个体某种性状的表现增强的是()解析:A为易位,B为缺失,C为重复,D为倒位。由于重复可以使染色体上多出与某一片段基因相同的片段,因而可能会导致个体某种性状的表现增强,故C正确。答案:C7xx安徽六校教研测试果蝇缺失1条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号染色体上的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翻翅果蝇和缺失1条号染色体正常翅果蝇杂交,则关于F1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正常的果蝇占1/3B翻翅果蝇占2/3C染色体数正常的翻翅果蝇占2/9D染色体数正常的翻翅果蝇占1/3解析: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翻翅果蝇可表示为AO,缺失1条号染色体的正常果蝇可表示为aO,二者交配后代基因型为1/3Aa、1/3AO、1/3aO,故只有C项错误。答案:C8xx顺义区一模在某二倍体作物育种时,将、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将再做如图所示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一定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在的育种过程中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植株不能产生后代的原因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D过程为单倍体育种,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解析:由到过程是诱变育种,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由于植株是多倍体,所以由和杂交得到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植株是三倍体,其不能产生后代的原因是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正确;过程为单倍体育种,植株为纯合体,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正确。答案:A9xx湛江一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从分子水平研究人类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B人类基因组计划只需测定人的1个染色体组的基因序列C人类的基因组文库只包含一个城市中全部人的全部基因D人类的基因库仅含有男性的全部基因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A正确;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24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B错误;人类基因组文库是指贮存人类所有基因的细菌菌群,C错误;人类的基因库是指地球上所有人类所含的全部基因的总和,D错误。答案:A10xx陕西咸阳二模关于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若某生物精原细胞含有n对等位基因,则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种类为2nC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D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种类或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基因也可以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错误;若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2n种,否则少于2n种,B错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错误;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后,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可能发生改变,D正确。答案:D11xx盐城三模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解析: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是捕食关系,相互影响,共同进化,A正确;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争夺空间资源等,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突变是不定向的,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实质是对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进行选择,C正确;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时间不同,D错误。答案:D12xx唐山二模某植株上一枝条发生多项性状改变,这些改变全部都是由显性变隐性,原因可能是()A染色体片段缺失或染色体非整倍性变异B单个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或染色体整倍变异D染色体倒位或易位解析:题意表明,该枝条发生了多项性状改变,且均为显性变为隐性,由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以单个基因为单位,所以排除B、C两项;染色体倒位或易位,原来的基因还在,不会由显性性状变为隐性性状。杂合个体中染色体片段缺失或某一条缺失,导致该染色体(或片段)上显性基因缺失,从而表现出其同源染色体的隐性性状,A正确,D错误。答案:A13xx浙江金华十校联考下图是某转基因抗虫水稻培育流程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毒蛋白基因的获得需要DNA连接酶B过程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之一是DNA分子结构的相似性C该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毒蛋白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的表达D过程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原理解析:目的基因的获取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不需要DNA连接酶,A错误;表示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理论基础就是DNA分子结构的相似性,B正确;该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毒蛋白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的表达,C正确;表示植物组织培养,原理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答案:A14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和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易染病(e)水稻快速培育优良品种纯合矮秆抗病水稻(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过程获得植株为单倍体,单倍体就是指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D获得无子番茄所用原理与过程相同解析:过程表示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从而使子一代具有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A正确;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B项错误;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在未受精的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而过程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致使染色体不能分到两个子细胞,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二者原理不相同,D项错误。答案:A15xx山东淄博月考植物基因D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研究发现,在基因D中插入某小段DNA序列后,植物出现了性状的改变。该变异()A使控制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B破坏了基因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C导致染色体中基因数目与次序的变化D导致种群基因库和生物进化方向的改变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相关知识。依题意,基因D内部插入某小段DNA序列,导致性状改变,说明基因D发生了突变,从而使基因D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基因D突变后引起性状的改变,但并未影响基因D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B错误;基因突变不会引起染色体中基因数目和次序的改变,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库和生物进化方向改变,D错误。答案:A16xx马鞍山检测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细胞和4N细胞,称为“嵌合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B“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C“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条染色体解析:秋水仙素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并不是同步的,这样,就形成了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和没有加倍的细胞,A正确;嵌合体植株有4N细胞,染色体数为76条,故可产生有38条染色体的配子,B正确;嵌合体含有2N和4N细胞,故不同花传粉可形成三倍体的子代,C正确;嵌合体含有2N和4N细胞,前者染色体数目是38,后者染色体数目是76,由于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产生含19条染色体的配子,D错误。答案:D17xx南通第一次调研下图中m、n、l表示哺乳动物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三个基因,a、b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细胞中,m、n、l要么同时表达,要么同时关闭B若m中缺失一个碱基对,则n、l控制合成的肽链结构会发生变化Ca、b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D不同人a、b段包含的信息可能不同,可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之一解析:一个细胞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m、n、l可能同时表达,可能同时关闭,可能一个或两个表达,A错误;若m中缺失一个碱基对,会导致m基因结构的改变,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m中缺失一个碱基对,对n、l基因没影响,所以肽链结构不变,B错误;a、b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实质是DNA,所以a、b段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不同人的DNA序列不同,可作为身份识别的依据之一,D正确。答案:D18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B过程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C过程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解析:以育种方法为背景,综合考查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过程的自交代数越多,杂合高蔓抗病的比例越少,纯合高蔓抗病的比例越高。过程可以任取F1植株的适宜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过程由高度分化的叶肉细胞培养成为转基因植株,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图中人为保留抗病植株,筛选掉感病植株,会提高抗病基因频率。答案:D19xx湛江模拟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一般都是有利的B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C杂交育种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无籽西瓜和青霉素高产菌株培育原理相同解析: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但它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A正确;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错误;杂交育种只能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而不能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的界限,C错误;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而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是基因突变,D错误。答案:A20xx南京师大附中模拟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B自然选择导致有利变异不断定向积累,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可遗传变异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解析: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新物种形成必需产生生殖隔离,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A错误;自然选择导致有利变异不断定向积累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进化的根本原因是可遗传变异,B正确;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的方向,因变异是不定向的,D正确。答案:A21xx湖南永州检测在摩洛哥有一种被称为“奶树”的古老树种,成年树分泌的“乳液”有利于由其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成长。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A古代“奶树”在形成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B成年树与其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的基因型不同C分泌“乳液”的植株是雌性植株D成年树分泌“乳液”是表现型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等知识。古代奶树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不合理;成年树根部细胞发育而来的幼树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故二者的基因型相同,B不合理;题干中不能看出该古老树种是否有雌雄性之分,故C不合理;成年树分泌乳液是该树种的一种性状特征,属于表现型,D合理。答案:D22 用DNA连接酶把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切割过的质粒和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切割过的目的基因连接起来后,该重组DNA分子(如图所示)能够再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开的概率是 ()A1B7/16C1/4D1/2解析:重组的DNA分子,具有两个GATC位点,能够再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I切割开的概率是1。答案:A23xx陕西西工大附中训练假设某一年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组成及比例为:SS(黑色)10%,Ss(黑色)10%,ss(浅色)80%。由于寄居的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个体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则第二年桦尺蠖的有关基因型频率或基因频率正确的是 ()ASs 25.5%Bss 76.6%CSS 18%DS 25%;s 75%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第二年桦尺蠖经自然选择后,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比例为:SSSsss111172,由此计算出基因的频率:S基因频率为(2211)/(111172)233/18817.6%,ss基因频率为82.4%。自然选择后的三种个体的比例为SSSsss111172,所以其中SS的比例为11/9411.7%,Ss的比例为11/9411.7%,ss的比例为72/9476.6%,所以B正确。答案:B24xx山东实验中学月考科学家在研究狼驯化为狗的过程中,将狗与狼的DNA进行了对比,发现狗体内消化淀粉的基因比狼体内的相同基因活跃28倍。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狗与狼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狗的消化淀粉的基因发生了不定向变异C狗体内消化淀粉的基因与狼体内的相同基因属于等位基因D该现象说明了狗与狼的饮食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解析:狼为肉食性动物,其食物中几乎不含淀粉;经人类长期驯化得到的狗为杂食性动物,由于人类食物以淀粉类为主,导致人喂给狗的食物也以淀粉类食物为主。经长期的选择过程,不适应这种饮食结构的被淘汰,逐渐适应的被保留下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狗。可见,在驯化过程中,发生的是定向的选择而不是定向的变异,故A、B、D三项正确,等位基因指的是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而相对性状又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故C不正确。答案:C25xx湖南十三校联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自然状态下,不同物种之间,不能通过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D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解析:自然选择通过对个体性状的选择作用影响基因型频率,进而影响基因频率,A正确;种间关系密切的生物,在长时间的进化过程中,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形成了相互适应的特征,B正确;自然状态下,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通过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C正确;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之前不同个体之间存在抗药性的差异,经过青霉素的选择作用,抗药性强的个体保留下来,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并不是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xx涪陵五中质检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因高酚而抗虫的,也有低酚不抗虫的,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彩色棉作为一种具有天然颜色的特殊棉花,它不需要染色就可制成各种原色棉布,低酚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棉花品种,具有棉纤维酚含量低、对人体皮肤无负影响的优点,但低酚棉由于酚含量低,使得低酚棉的抗虫能力普遍下降。 现有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欲培育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某育种机构设计的育种方案如图所示,请回答该方案中的相关问题:(1)从理论上讲,F2群体中的纯种概率为_。截止F2的这一阶段在育种工作上经常采用,因为它的优点是_,它依据的遗传原理是_。(2)要制备出所需要的转基因细胞,作为其中的受体细胞应从表现型为_的棉株上获得,而作为所用的目的基因,一般应先在细胞外形成_再导入受体细胞,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一般是通过_是否表达予以初步筛选。(3)由转基因细胞培育紫色低酚抗虫棉的过程,所采用的生物工程技术为_。(4)最终得到的紫色低酚抗虫棉转入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使其基因型发生了改变,它和亲本植株_(是或不是)同一物种。解析:(1)由“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因高酚而抗虫的,也有低酚不抗虫的,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和白色低酚不抗虫棉及紫色高酚抗虫棉的两种纯合品种”可知F1为双杂合,F1自交理论上F2中纯合子占1/4。杂交育种可使不同亲本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上,理论基础是基因重组。(2)目的是培育出紫色低酚抗虫棉品种,由此可知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来自紫色低酚不抗虫棉。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先使目的基因与载体形成重组DNA。标记基因的存在便于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3)转基因细胞培育紫色低酚抗虫棉要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4)抗虫棉和非抗虫棉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抗虫棉仍然是同一物种。答案:(1)1/4使不同亲本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上(或集优)基因重组(2)紫色低酚不抗虫棉(必需要有不抗虫三字)重组DNA(或重组质粒或基因表达载体)标记基因(3)植物组织培养(4)是27(12分)xx广东佛山质检下图表示细胞中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而发生降解的过程。该过程被称为NMD作用,能阻止有害异常蛋白的表达。NMD作用常见于人类遗传病中,如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地中海贫血症。(AUG、UAG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1)图中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推测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中的_。由此说明,基因通过_而控制性状。(2)异常mRNA来自于突变基因的_,其降解产物为_。如果异常mRNA不发生降解,细胞内就会产生肽链较_的异常蛋白。(3)常染色体上的正常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两者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症。据下表分析:基因型aaAAAa表现型重度贫血中度贫血轻度贫血原因分析 能否发生NMD作用 能 _ 能珠蛋白合成情况_ 合成少量 合成少量除表中所列外,贫血患者的基因型还有_。解析:(1)基因突变是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若是由碱基对增添、缺失引起的基因突变,转录形成的mRNA与正常mRNA的长度不同,图中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推测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中的碱基对替换;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突变后的异常基因通过转录过程形成异常mRNA,m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mRNA降解产物是核糖核苷酸;分析题图可知,异常mRNA中间出现了终止密码子,因此如果异常mRNA不发生降解,细胞内翻译过程会产生肽链较短的异常蛋白质。(3)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基因型为AA和Aa分别患重度贫血和轻度贫血,合成的珠蛋白少,基因型为aa的个体,重度贫血,因此不能合成珠蛋白;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能发生NMD作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含有a基因,因此不能发生NMD作用;由题意可知,显性突变(A)和隐性突变(a),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症,因此除表中所列外,贫血患者的基因型还有AA、Aa。答案: (1)碱基替换控制蛋白质的结构(2)转录(核糖)核苷酸短(3)无合成不能AA、Aa 28(12分)xx浙江余姚模拟遗传学上,将同源染色体中有一个是易位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称为易位杂合体,将同源染色体都含有相同易位片段的生物个体称为“易位纯合体”。下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个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请回答:(1)从染色体组成看,两植株中,正常的植株是_植株,从变异来源看,另一植株发生了何种变异?_。(2)若该种植物的配子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死亡。(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植株乙自交后代中易位纯合体占_。为了区分某高茎卷叶红花植株是甲类型还是乙类型,工作人员选择若干未发生染色体易位的矮茎直叶白花植株对其进行测交。预期结果与结论: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则该高茎卷叶红花植株是甲类型;若_,则该高茎卷叶红花植株是乙类型。写出被测植株为乙类型时的遗传图解。(3)拟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抗虫植株。通常将抗虫基因和农杆菌的Ti 质粒连接,形成_,再转移到该植株的培养细胞中,然后常根据质粒上的_进行筛选,再通过植物_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解析:(1)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因此甲植株为正常植株。从图乙可知,细胞中B和a互换了,是非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从变异来源看,另一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易位)。(2)乙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产生的配子有AbC、Aac、BbC、aBc,其中Aac、BbC配子致死,因此乙植株只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C、aBc,植株乙自交后代中易位纯合体aaBBcc占1/21/21/4。为了区分某高茎卷叶红花植株是甲类型还是乙类型,工作人员选择若干未发生染色体易位的矮茎直叶白花植株对其进行测交。若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则该高茎卷叶红花植株是甲类型;若测交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则该高茎卷叶红花植株是乙类型。被测植株为乙类型时的遗传图解具体情况如下图:(3)抗虫基因和农杆菌的Ti质粒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或重组质粒。由于质粒上的标记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以筛选出含有重组DNA分子细胞,再通过植物组织离体培养后,可获得转基因抗虫植株。答案:(1)甲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易位)(2)1/4测交后代只有2种表现型遗传图解(3)重组DNA分子标记基因(抗生素抗性基因)组织培养29(8分)xx湖北孝感统练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见下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会发生胚胎早亡。(1)甲地所有的果蝇可被称为_。(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阶段出现了基因结构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的特点。(3)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差异的最高级别属于_(物种、个体、基因)之间的差异。判断的理由是_。(4)北美大陆在阶段时,一些地区的果蝇类型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_(多选)。A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B环境导致果蝇基因定向突变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D某些果蝇类型的天敌大规模增加(5)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000只。那么,两地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状态是:_。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变异与进化相关知识。(1)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称为种群,所以甲地的所有果蝇是一个种群。(2)图中显示,阶段出现多种基因结构的差异,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2)由于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个体会发生胚胎早亡,甲地与乙地的果蝇杂交后代同时含有A和B基因,说明二者后代会发生胚胎早亡,所以二者具有生殖隔离,是两个不同的物种。(4)阶段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不适者被淘汰,导致某些类型消失,某些果蝇发生不利突变导致天敌大量增加等,A、C、D可能,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B错误。(5)甲地种群基因库是1500050000,戊地种群基因库为1502538000,所以甲地种群基因库大于戊地种群基因库。答案:(1)一个果蝇种群(2)不定向(3)物种甲、乙两地果蝇交配后代不能存活(胚胎早亡)导致基因不能交流(或生殖隔离)(4)ACD(5)甲地大(甲地大于戊地)30(8分)xx上海三区模拟螺旋蛆蝇是一种寄生在家畜上的动物。在实验室里,把螺旋蛆蝇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从图1看,使用杀虫剂处理后,螺旋蛆蝇个体数量逐渐上升。若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解释,其原因是螺旋蛆蝇中存在_,在杀虫剂作用下,_。(2)在电离辐射后,螺旋蛆蝇会产生如图2所示的情况,对图2进行分析,可知基因A的突变是_。(3)采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消灭螺旋蛆蝇,虽然最终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但所需时间较长,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4)通过比较各种不同蝇的DNA序列,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现有甲、乙、丙三种蝇,其编码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单链及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如下图。如果让c链和b链分别与a链混合,可知:与甲的亲缘关系最近的蝇是_,上述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_(方面)的证据。解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螺旋蛆蝇中存在抗药性突变基因,在杀虫剂的作用下,抗药基因频率增大。(2)图2显示基因A的突变是不定向的。(3)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是基因突变,所需时间较长是因为基因突变的频率低。(4)DNA分子水平的证据表明,两生物的DNA序列越相似,其亲缘关系越近。分析DNA碱基序列可知与甲的亲缘关系最近的蝇是丙。答案:(1)抗药性突变基因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2)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低(4)丙分子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