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中彩那天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533652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中彩那天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中彩那天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5 中彩那天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 中彩那天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 20 个生字,学会其中的 14 个生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初步渗透“拥有诚信就等于拥有一大笔财富”的思想。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从开始时的犹豫,到最后把汽车还给同事的经过;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激趣:“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因为有着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信念,一个贫困的家庭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时,他们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彩那天这篇文章,用心去感受诚信的魅力。理清脉络1、读一读“拮据、器重、梦寐以求、馈赠、捎带。”2、 抄写词语“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_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扩展课题来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彩那天( )。4、比一比,再组词梢( )驶( )财( )技( ) 捎( )使( )材( )拔( ) 5、读一读,选一选 这位好心人的馈(gu ku)赠令灾区人民感动万分。 贫困山区的人民生活十分拮据(j j)。 我梦寐(mi wi)以求的是2008年和父母一起去北京看奥运会 6、读过课文之后,对哪句话印象最深?_深入感知7、小组成员分工读读课文三至九自然段。8、中了大奖,心情当然应该很高兴,他为什么神情如此严肃? 家里很穷,终于有了一辆汽车,更应该高兴啊! 说说你的理解:_9、父亲心里有过激烈的挣扎吗?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_10、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虽然库伯不知道这件事,但是我( );虽然我拥有了汽车,但是( );虽然( ),但是( )填后读一读,再结合课文中的几句话读一读,想一想,你能理解父亲了吗? (1)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2)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去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3)可以看出,那 K 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4)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5)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拓展开发11、我能把下面的词组补充完整 技术(精湛) 工作( ) 色彩( ) 体会( ) 神情( ) 山路( ) 12、读一读,写一写 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星期五那天_的时候,是我最_的时刻。 _那天_的时候,是全中国人最_的时刻。 附加题A在这篇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_B诚信就像是美丽、纯洁的花,在喜欢它的人的精心呵护下,灿烂地开放着。这里老师采撷了几朵,我们一起来好好欣赏: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中彩那天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课文,主要记叙了“我”的父亲经受了道德考验,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辆奔驰牌汽车还给了库伯先生,来反映父亲诚实、正直的品质,从而体会“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蕴涵的哲理。在本课的第二课时中,除了要求学生理解“梦寐以求”“道德难题”等词语,还需要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按“先果后因”的句式把句子补充完整。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父亲有骨气的表现。要让学生体会这种精神,感受这种品质,必须讲清两点:第一、他生活“拮据”,非常贫困;第二,他“梦寐以求”,需要汽车。他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表现出这种思想境界的,就更显其难能可贵,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此外,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思想品质”,14课中彩那天是本单元的打头篇,因此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体会人物思想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还须组织学生讨论体会“父亲”面临道德难题时激烈的矛盾思想斗争:到底是留车还是还车?而要深入体会父亲的这些行为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以及理解由此所引出的母亲所说的那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教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把主要精力放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能力上。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启发式讲读法,抓住几句重点句,引导学生读读、圈圈、想想、议议,体会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出现,从而为体会父亲的思想品质埋下伏笔,采取这样的教法,为落实单元训练重点“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设下了坡度,便于学生把握全局,化难为易。 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注意运用以读代讲法。本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颇多:或企求、或疑惑、或生气、或激动、或高兴、或明白。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朗读,以读促思,读中体会,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入情入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学法: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别人在任何情况下无法替代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是靠学生自己“习得”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与教法相适应,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实践法来学习,即引导学生通过“读、划、想、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眼口手耳并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注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模式,培养自学能力,努力达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自能读书的理想境界。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并运用以下学习方法:、读练法(自己解答问题、质疑问难)、讨论法(学生互相启发、明确答案)本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愉快的享受。在上课伊始,我首先用复习的方法导入新课,通过练习:“我们家生活拮据,是因为。”句式引入新课;接着顺势阐述虽然生活拮据,但是父亲有个梦寐以求的愿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然后直奔重点父亲中彩了,果真得到了一辆“属于他”的奔驰牌汽车!这样的引入,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新的内容,既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 质疑问难、把握重点课文第二段是学习的重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父亲中彩后的表现如何?他为什么会有这一系列反常的表现)自由读课文,接着运用“质疑法”理解课文内容。我想:语文教学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质疑,把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体现教材重、难点的问题,加以梳理,最后形成几个重点问题,并引导学生读、思、议,逐一加以解决,同时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鼓励提出问题的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然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三) 课堂辩论,明辨是非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辩论引进课堂。因为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学生完全有能力将课文中关于留车还是还车的种种理由陈述出来,那么,较之(让学生单调枯燥地寻找理由)还不如让学生自由选择观点,进行一场激烈的现场辩论。因此,在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之后,让学生运用书本中的语句进行辩论,在辩论中明辨是非,领悟母亲说的话的含义,体会父亲的思想感情。辩论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强烈参与感,老师通过恰当地引导,课堂气氛热烈,学生辩论言言有据,句句有力,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综合能力。(四) 总结全文、深华情感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整篇课文讲完后,为给学生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老师与同学再一起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对全篇内容进行梳理、提纲挈领,在理解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再感情朗读,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情感得到深华。板书:板书是一堂课的缩影,是一个微型教案,本课的板书力求简洁精炼:、中彩那天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还车?正直道德难题还车!诚实留车?有骨气这样的设计,抓住了课文主线,理清了课文的思路脉络,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符合板书设计的目标性、有序性、直观性,是执教者施教的蓝图,也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