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高分必备 第二十一文言文阅读4总复习.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30781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高分必备 第二十一文言文阅读4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高分必备 第二十一文言文阅读4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高分必备 第二十一文言文阅读4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高分必备 第二十一文言文阅读4总复习本类考题解答锦囊一、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1判断句 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其常见的句式有: (1)“者,也”式。 (2)“者,”或“,也”式。 (3)“者也”连用式。 (4)不用“者也”式。 (5)用“即”“乃”“为”“则”“皆”“非”等表判断。 (6)用“是”表判断。2被动句 被动句是在形式上具有结构特征的表示被动的句式。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1)“于”字式。 (2)“见”宇式(包括“受于”“见于”式)。 (3)“为”字式。 (4)“为所”式(包括“为所”式)。 (5)“被”字式。 (6)意动式。3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 这些通常被认为是古代汉语中的正常语序。4成分省略 句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在文言文中是很多的,常见的有; (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3)省略宾语或介词后的宾语。(4)省略介词“于”“以”等; (5)兼语省略。 其中以省略主语和省略宾语最为常见。 5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的活用。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带宾语,且这个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名词的意动用法。 (2)动词的活用。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二、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七大误区1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丈时,遇到丈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如: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全国卷) 译成: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珠宝,同越南接界,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2)其李将军之谓也。全国卷) 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在(1)、(2)句中就犯了固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1)中“交郡”是地点名词不用翻译;(2)中的“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也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且翻译的也不准确。2读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如: (3)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湖北卷) 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 (4)从令纵敌,非良将也。天津卷) 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3)(4)两句的译丈犯了翻译不彻底的毛病,(3)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来”;(4)中的后半句没有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速成译文文白掺杂,不伦不类。3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如: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译咸: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6)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乙雀东南飞 译成: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 (7)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印4年高考?天津卷) 译成: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 (5)(6)(7)三句的译文都犯了盲目的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5)句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6)句中的“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7)句中的“北”并非指“北方”而是指“败兵”。4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庄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如: (8)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成: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 (9)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译成:刘母向媒人道谢。 在(8)句中把“微”错译成了“稍微”,结合语境,当时是“侯赢在暗中观察信陵君”因此应译为“偷偷的,悄悄的”;(9)句中“谢”的翻译也没有结合语境,误译成了“道谢、感谢”,结合语境可知这是“刘母谢绝媒人”的话,因此“谢”应译为“推辞、谢绝”。5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摔。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哕嗦赘余。如: (10)婴之亡,岂不宜哉?京皖内蒙春招卷) 在本句中“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予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可译为“娶逃亡,难道不应镇吗?” (11)宋何罪之有?北京卷) 在本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删去。本句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6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 (12)范氏富,盘已乎?福建卷) 译成:范家畜贵,何不停止呢? (13)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浙江卷) 译成:陈述茶和盐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14)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2叩4年高考?福建卷) 译成:范献子抓住并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在(12)句中省略了“已”的宾语“婚姻之事”,翻译时添加上译句才完整;在(13)句的译句申明显缺少陈述的主语“他”,且陈述的也非“茶和盐的利弊”而应是“茶制和盐制的利弊”;(14)句中是个省略句,省略丁“执而纺”的宾语“董叔”翻译时应该补上。7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如: (15)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浙江卷) 这个句子是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孝谨于其族闻,其信义于其友著”在翻译时应加以调整。可译为“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插,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16)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湖南卷) 本句也是一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斯亭饮酒而乐之”,因此应翻译成”在这个亭子里喝酒,井把这当作乐趣”。 (17)欲而得之,又何请焉?福建卷) 本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欲而得之,又请何焉?”应翻译为“(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18)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本句语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古汉语中常把数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且省略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加以调整和补充。本句可译为“(朋友)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核舟”。 总之,文言文翻译应符合“信、达、雅”的原则,在翻译时应做到“该删的删,镇添的添,该调的调,改换的换”,一定要使译文既不改变原意,又符合现代语法的要求,在翻译时只要我们多注意、多总结,相信我们的翻译能力定会有很大提高。 高考最新热门题 1)全文见文言文实词部分全国高考热门题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命题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文言丈翻译题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 【解析】 翻译文言文应注意以下几点:直译为主,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要注意句式的特点。一般来说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式,翻译时要还原成正常语序。要注意句子整体的通顺完整。 【答案】 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城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枝,作鱼龙曼延、角角氏*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联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大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迁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净,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大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含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大宗纳其言,固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烽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注:款:至。鱼龙曼延、角觚:均为古代杂戏名。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答案:(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指导:此类题目既能要求准确理解,又要译文顺畅。翻译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从此人手,准确顺畅地译出全句。第句抓住3个关键词:“遂”(竟、竟然)、“廷折”(当廷驳斥,廷作状语)、“面”(当面,作状语),则全句可顺利译出。第句抓住4个关键词:“恶”(读wo,厌恶)、“过”(过错)、“则” (那么)、“佞”(奸伪),则全句也可顺利译出。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盂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曾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大守,大守不为理。尝袁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竞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大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主事。固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中,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QJ,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郡不。 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阻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敲,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薹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担帝时,尚书同郡扬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注:澍雨:及时降雨。禽息:春秋时泰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译文: 。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译文: 。答案:(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趾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百姓仰慕他的高尚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指导:(1)句介绍了盂尝任合浦太守时,因地制宜,采取的富民措施。“谷实”在这里具有借代意义,泛指粮食。“而”表示转折关系,使“海出珠宝”与前一句形成对照。“比”在句中是“并”的意思。“比境”即疆界并行相接。“通”与“籴”相对应,由于商贩经常来往,所以方便了粮食的贸易。(2)共两组句子。第一组陈述的对象是孟尝,简要介绍了他隐居的一些情况;后一句介绍了他的隐居使邻县士民居所有所改变,从侧面描写了孟尝的品德。“隐处”之后省略了“于”。“穷泽”指偏远贫穷的湖泽地区。“身自”做“耕佣”的状语。“就”是动词,相当于“到去”。“就居者”即到他那里定居的人。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吴隐之宇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大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著,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菜及干鱼而已,惟帐器服皆付外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卢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样族家人绩纺以代工朝夕。时有围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赐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堂不逮隐之。而耋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译文: (2)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译文: 答案:(1)每月初得到俸禄,仅仅留下自身口粮,其余全都分开周济亲族,家人绩麻纺线来供给早晚饮食。本句中“裁”为通假字,第四册促织中有“手裁(才)举”的用法。 (2)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逮”“孝悌”“替”的解释为得分点。 题点经典类型题 1拟)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柳庆宇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责戚敛手。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卿钥恒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 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其乎厂 (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 (1)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 (2)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命题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文言文翻译题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 【解析】 翻译文言文应注意以下几点:直译为主,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要注意句式的特点。一般来说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式,翻译时要还原成正常语序。要注意句子整体的通顺完整。 【答案】 (1)如果给我带上镣铐,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2)现在想要自状伏罪,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就愿意来告发。2中模拟)把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孙卿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曰:“不然。臣之所闻,古之道,凡战,用兵之术,在于一民,弓矢不调,羿不能以中征,六马不和,造父不能以御远;士民不亲附:汤武不能以胜。故善兵者,务在于善附民而已。”翻译: 答案:人民不亲近依附君主,商汤王和周武王不能取得胜利。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必须善于团结人民。3拟)将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予。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州盗起,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1)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禽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已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之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 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2)亦时为人作茎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陆游姚平仲小传)(1)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禽虏帅以献。 (2)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答案:(1)于是姚严仲请求皇帝让他带领敢死队员杀进敌人的营垒活捉敌人的首领来献给皇帝。 (2)(姚平仲)又常常替别人书写草书;(样子)非常奇特伟岸,然而为保守秘密(从来)不说通悟道法的原因。 新高考命题1翻译文中划线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得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1)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 译文: (2)不如樵夫之一足 译文: 答案:(1)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真相,实际做了才晓得困难,哪有不实践就知道的呢?(2)比不上砍柴的人迈出去一步了解的多。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画横线的句子。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贵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举之举,岂以为利已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1)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 译文: (2)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 译文: 答案:(1)若讷把他的信给皇上看,欧阳修因为犯错误(或“因为这件事”)被贬为夷陵令。 (2)范仲淹出使陕西,征召欧阳修做掌书记。3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公殴民而归之家,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1)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译文: (2)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译文: (3)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译文: 答案:(1)(物质的)储备,是天下根本的命脉。(判断句;“大命”) (2)(有雄厚的物质储备)可以用怀柔的政策对付敌对者,可以使远方的人归附过来,招谁谁能不来呢?(“怀”、“附”、“何”) (3)就可以储备充裕而人民各得其乐(“则”、“所”)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翻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注)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淫慢,过度享乐与怠慢。将画线的三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年与时驰,意志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答案:(1)如果不能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有明确的志向,如果没有一种宁静的心态,就不能达到一种高远的目标。 (2)追求享乐或安于怠惰,就不能奋发向上,性情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3)年华随着时间而流逝,意志被时间所消磨,于是成了枯枝落叶,这样大多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