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水循环.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24738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水循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水循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水循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水循环一、单项选择题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产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 000 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据此回答12题。1“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纬度高,全年气温低有高大山脉分布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ABCD2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A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B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降低C补给依靠江河、湖泊D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解析:1.C2.D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这个地带多高大山脉,形成冰川较多,冰川融化提供较多的优质水源。第2题,由材料中信息“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可判断答案D项正确。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ABCD4四条河流依次位于()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B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南部、欧洲东部C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欧洲东部、欧洲西部D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区解析:3.B4.C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因此河流径流量变化小且稳定,图河流符合要求。欧洲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雨型,本区域河流冬季径流量丰富,应为图。欧洲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相对较小,但冬季气温低,积雪量丰富,春季积雪融化,河流以春汛为主,图符合要求。阿尔卑斯山体海拔高,冰川丰富,河流补给形式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汛期在夏季,图符合要求。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故3题选B,4题选C。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后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回答56题。5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下渗D地表径流6该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解析:5.D6.B第5题,该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使雨水被收集和利用后难以在地表汇集成径流。故选D。第6题,该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故B选项正确。(xx淮安测试)如图为某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在海绵城市概念中,绿地多设计成下凹式,其目的主要是( )A快速排除积水B汇集地面雨水C降低土层厚度D防止路面被淹8不断增多的城市建筑,对建设海绵城市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水污染加重B水处理趋难C下渗面减少D蒸发面增多解析:7.B8.C第7题,绿地多设计成下凹式,可以汇集更多地面雨水。第8题,不断增多的城市建筑,占用地表面积使径流下渗面积减少。二、双项选择题(xx苏常锡镇四市二调)运用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下题。9如果该图表示我国东北地区的水循环( )A的水量与的水量相等B导致地表高低起伏C是地下径流的来源之一D促进了区域的水资源更新解析:选CD按照水循环水量平衡原理,环节的水量大于环节。对塑造地表形态的直接作用不大。通过下渗,可以补给地下水。组成海陆间循环,促进水资源更新。(xx徐州月考)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位于南天山西部,保护区东西长105 km,南北宽28 km,总面积约34.4万平方千米,保护区内有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 435.3 m。据此回答下题。10保护区内河流众多,其水源主要补给方式为( )A大气降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解析:选AB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保护区内有天山最高峰托木尔峰,冰雪融水多,该地受西风影响,冬季多降水,故河流补给主要方式为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xx镇江一模)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1。图2是镇江海绵城市建设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B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C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D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12镇江海绵城市建设起到的作用有( )A地表径流增加B下渗增加C水汽输送量减少D调节雨洪和利用雨水解析:11.AD12.BD第11题,据图1分析可知,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小;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正相关;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第12题,据图2分析可知,镇江海绵城市建设如绿色屋顶、透水路面、森林、湿地等都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调节雨洪和利用雨水。三、综合题13如图是我国某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甲汛期丙汛期相同点不同点(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自然原因:_;人为原因:_。(3)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是_。(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该地全年降水量均匀,但图中显示径流量变化较大,图中甲、丙分别位于3月和8月,且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则影响因素为气温。第(2)题,河流径流量减少与补给水源减少和人类用水多有关。第(3)题,该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则必然位于内陆地区,水文特征注意归纳图中信息,从水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等角度分析即可。第(4)题 ,以冰川为补给水源的河流,若流量减少,必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减少有关,也与人类过量用水有关。答案:(1)甲汛期丙汛期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大(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变暖,冰川退缩。14读图,回答问题。(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用以表示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5 000 m,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图示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应为海陆间水循环,箭头应呈逆时针方向。第(2)题,图示河流湖泊沿岸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说明当地为温带。温带夏季最热月均温在30 以下,据此可计算出山顶夏季气温T3056,即T0 ,故可知山顶存在终年积雪。图中河流的补给除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外,还有高山冰雪融水。第(3)题,根据该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可知,该地为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最冷月均温0 以上,结合图中河流流经平原地区,故水文特征主要有:水量平稳,水位季节变化小,无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等。第(4)题,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下渗等多个环节,植被破坏会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多方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蒸发、下渗、径流及地表形态等方面。答案:(1)画图略(箭头呈逆时针方向)。(2)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3)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4)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答案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