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14.蜜蜂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519859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14.蜜蜂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14.蜜蜂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14.蜜蜂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蜜蜂蜜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14课。我的说课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说教材内容,二是说课程标准,三说教法,四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我讲的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蜜蜂,课文作者是法国生物学家布尔。他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即证实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实验,再写“我”试验的过程。过程大体是在自家花园蜜蜂窝内捉 20只蜜蜂,在背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守在窝边,“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飞蜜蜂。然后写“我”途中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结果第二天有 17 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先后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理解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16个生字,掌握“论、试、验、袋、证、阻、概、确、超、括”等生字。2.阅读课文,知道法布尔是通过怎样的实验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3.在读课文的同时,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体会学习法布尔提出问题和用实验证明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扎实认真对待科学的态度。二、说课程标准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初步具有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课前,我让学生多渠道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这既为上课做好了准备,也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新课标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要求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因而,在本课的教学中,和积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那种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对待科学严肃、实事求是的作风。3.新课标尤其强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因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4.新课程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在多维互动的学习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小组讨论:A 实验的过程,考虑周全吗?能不能少掉一环节? B 你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三、说教法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所以我将采用以下三种教法:(1)谈话激趣法在学生交流所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我适时谈话激趣拨动学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课堂中,我会利用精炼的语言,或指导,或点拨,或解疑,或释惑,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2)体验教学法让学生走进课文,体验文中人物的情绪变化,与文本展开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3)读书指导法:在课堂教学中,我将通过“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上几个来回,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四、说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先出示介绍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学生可以补充)2.师问:你知道为什么法布尔能够成为昆虫学家?你知道他是怎样进行观察实验的吗?3.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抛弃”、“扔到”、“货轮”可让学生做动作理解;如:“避免”、“一拥而出”、“恶劣”、“阻力”、“包括”、“沿途”、“丰富”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自己理解;如:“证实”、“闷了”、“凭借”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另外学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如:“眺望”、“触到”、“逆向”等小组内理解。)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引导学生交流法布尔进行“蜜蜂”实验的目的、过程和实验得到的结论。3.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1)我明白了无论蜜蜂被抛弃到哪里,总是可以自己回到原处。A(让学生找出能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能力的有关语句。)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它们走了二里半路;(引导学生明白从距离上说明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内蜜蜂回到蜂巢没有问题。)B“我在屋檐下的蜂窝里捉了四十只蜜蜂”、“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损伤”、“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它们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从数量上说明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C“空中吹起了微风。”、“沿途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从环境上说明,情况很复杂,对蜜蜂认路增加了难度。)D“蜜蜂们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说明蜜蜂辨认方向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选择大的景物作为参考,并出示课后第二题,地一句话,学生理解着重号词语的意思)以上交流的重点是实验的过程,其它两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一下。(同时理解不明白的词语)4.讨论:读了课文,受到怎样的启发?引导学生说出:A:办事应该像法布尔那样仔细认真;B:从文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充满爱心与同情心的人。5.师:我们身边有多少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也曾产生过多少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像法布尔一样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们也能一步步走进科学的殿堂。6.整体回顾全文。(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教学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识记“劣、闷、证、阻、环、拥、括”;用比较形近字的方法识记“扔(仍)”“免(兔)”“弃(弄)”“沿(没)”。注意“扔”的右边“乃”不要写成“及”;“免”字不要多一点写成“兔”;“弃”字不要少写一点,上面写成“亡”。(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师:许多动物有着奇特的本领。“词句积累”中列举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课后列举词句的理解,也可以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动物趣闻。(六)总结: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七)课后作业1.完成相应习题。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板书设计14、蜜蜂验证内容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验证过程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验证结果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