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6-7课时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阶段测试.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19858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6-7课时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阶段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6-7课时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阶段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6-7课时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阶段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第6-7课时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阶段测试【限时训练】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了中国上海和北京,期间他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双边会谈,这也是奥巴马上任后首次访华。据此回答1-2题。1.奥巴马访华期间,地球的公转位置最接近于图中的 ( ) A.a B.b C.c D.d2.奥巴马访华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后减慢 B.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C.我国的昼长逐渐变长 D.我国长城科考站的人员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变小图3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题。3.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4-5题。4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5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D12小时6若在我国某地(40N,90E)建设一座太阳能电站,要获得最大的发电量,6月22日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应调至( )A1634 B6634C7326D50某地有一幢楼 , 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 , 据此回答7-8题。7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 )A23026 B66024 C900 D 4508该地的纬度是( )A23026S B21034N C25026S D68026N9从采光要求考虑,下列城市中,高度相同的楼房间距最小的是( )A.塔兰托B.新加坡城C.墨西哥城D.广州【主干知识】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 轨道、方向、周期、速度2、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2、 正午太阳高度角及其应用3、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随堂巩固】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读图完成13题: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2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最短距离的飞行方向是:( )A向东北飞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飞 C向西北飞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飞3这天,北极圈上的白昼时间为: ( ) A0小时 B6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下表是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于xx年3月l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5米高的电线杆的影子进行测量的结果。读表回答第4题。北京时间14:3014:3514:4014:4514:5014:55影长(米)5.35.155.15.35.5A东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5如图,甲楼房位于北纬2134,欲在乙处建一新楼,如保证乙楼房全年采光充分,甲乙楼距X最少应是( )A10m B15m C20m D25m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40,树影遮挡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6-7题。6该地位于 ( ) A45N,110E B2134N,110EC45N,130E D2134N,130E7这一天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条件显著改善。请读下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第8-9题。(tan3507) 8为避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阳光直接照射。那么在两幢楼房间距保持40米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 20米B 30米 C 40米D 50米9若其中某房主欲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不合理的是(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0-11题: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10、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1、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12(xx江苏)右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13-14题。13、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02326N之间 D02326S之间14、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xx山东)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15-16题。15.下列四幅图中,与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A B C D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处该船逆水航行 B. 处风平浪静C. 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 地森林密布(xx江苏)图2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7-18题。17.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18.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1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2)画出黄赤交角并注明度数。(3)这一天A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北极圈上昼长时间为 小时。南极圈上昼长时间为 小时,赤道上昼长时间为 小时。20右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1)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大到小的排列是。(2)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3)7月上旬四个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此后10天中白昼时间逐渐增长的地点是。21读下图分析回答。(1)此时若北京时间为10时,标出图中各经线的度数。(2)此日为月日前后,北极圈内出现现象,C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3)A点的地理坐标是,C点的日出时间是,E点的昼长是小时。(4)图中地方时相同的两点是和。22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时北半球节气是 ,南极圈内昼夜长短情况是 。(4分)(2)此时太阳直射在 上,并开始向 移动。(3)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B点昼长是 小时, 时日落。(2分)(4)此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 值,过三个月后昼夜长短情况为 。(4分)(5)此时 ( ) (2分)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动 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C北太平洋的水温接近一年中的最低值 D不适合去南极考察(6)此时 ( ) (2分) A太阳入射光线与地轴垂直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晨昏线与地轴重合D太阳直射点上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地心且与赤道平面有2326的夹角23图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 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A.XOF B.TOF CFON D.TON(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 为带。(3)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上自NM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在S,T,及其以 南范围内,有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 。(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多项选择)。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五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5)假设黄赤交角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纬度)纬线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与现在相比,范围将扩大的是。【限时训练】15 A B B C A 6-9 A D B B 【随堂巩固】15 D B B D C 610 B C B D D 1115 B C D A C 1618 C B D 19、(1)略 (2)略 2326(3)90 0 4652 24 0 1220(1)CDAB(2)CDAB(3)BDACAC21(1)从左至右依次为30W、0、30E、60E、90E、120E、150E(2)6月22日极昼0(3)2326N150E6时24小时(4)BE22.(1)冬至 极昼 (2) 2326 北(3) 6634 8 16 (4)小 昼夜平分(5)C (6)BD23(1)C (2)温 (3)先扩大后缩小 (4)ABD (5)35N 热带和寒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