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15891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3.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用黑色签字笔答题。第卷 阅读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B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度外,唯利是图。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真是大言不惭。 D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八万余名青少年用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曾几何时,为了这一天,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刚刚过去的xx,除四川、湖南发生伏旱外,我国大部分地区_,与往年相比是难得的好年景。老王和老李二十多年前产生了误会,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他们_,消除了隔阂,大家也高兴。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用功,一到考试的时候就_,出分数的时候为时已晚,悔不当初。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果然_,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了“市劳动模范”的称号。A风调雨顺 白头如新 无可厚非 不孚众望B冬温夏清 萍水相逢 无所事事 不负众望C五风十雨 冰释前嫌 无可奈何 深孚众望D冬暖夏凉 破镜重圆 无所不为 深负众望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历史,不断地走向辉煌,它记录了百年以来民族命运的起伏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B第23届香山红叶文化节开幕,全园红叶变色率与往年同期相比,提前5天左右进入25以上,随着昼夜温差加大,红叶变色加速。 C全球已有6家航空公司投入运营了56架空客A380,运营基地都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通航点也大都是全球主要的大型城市和金融中心。 D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将被运送到南极,执行对太阳系外行星、超新星等天体的天文观测任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消除百姓消费的后顾之忧,关键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医疗、社保、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进程。B 实验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以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C越南儒学和韩国儒学一样,都是东亚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今天学术界却出现韩国儒学研究繁荣红火,而越南儒学研究几乎难觅踪迹。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于人类居住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A BC D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太阳刚下山了, , ,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A BC D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尹师鲁墓志铭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多:赞美。 B处穷达,临祸福 穷:困境。 C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 贷:宽恕。 D舁至南阳求医 舁:抬着。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B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C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这不单是因为他有才能,也由于他的“忠义之节”。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D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10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5分)(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歌,完成1112题。赠内人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唯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注】内人: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禁门:宫门。红焰:指灯芯。11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12细读第一句,说说诗人是怎样借景抒情的。(5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心非木石岂无感? 。(2)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3) ,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5)人人尽说江南好, 。(6)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2分)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孤傲”俞平伯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 俞平伯一生爱好昆曲,而这爱好又与他的爱情相关。1917年,俞先生与许宝驯结成秦晋之好。许家都是昆曲爱好者,许宝驯之父许引之是业余昆曲家,许宝驯的姐姐弟弟也喜爱昆曲。尤其是许宝驯,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 20世纪50年代中期,醉心于红楼梦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妇俩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俞平伯与许宝驯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这给幼小的外孙韦柰留下童话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摇的乌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一群游客围着听,都觉得很惊奇。” 1956年8月,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人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研习社最有影响的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全体社员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台,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试演了一场,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应酬。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与大家合影,却找不到俞平伯,后来发现他是上台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总理笑他书呆子。1959年10月,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北京昆曲研习社作为当年唯一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业余社团,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演出结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来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说话,只抽烟。高官问:“身体好吗?”答:“嗯。”高官说:“我们走了。”答:“嗯。”既不客套,也不送客。“文革”开始后,一些乌合之众冲击俞平伯的家,从老君堂抄走了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后来又将其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办学习班,把他的书挂在墙上批判。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每天给夫人写一封信。造反派给他戴上纸糊的高帽子,让他敲着锣走在游街队伍的第一个,他也淡然处之。从“牛棚”放出来后,俞平伯全家被赶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工资也被扣发,只给少许生活费。1971年1月,作为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不得不给俞平伯调整住房、补发工资。一天,几个人提着皮包来到俞平伯家。俞先生点完钱后不慌不忙地问:“这只是本钱,利息在哪里?”来人都很惊愕,说:“没有利息。”俞先生说:“工资是国家给我的,扣这么多年是错误的。今天你们来送钱就是很好的证明。还本付息是常识。”来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选自名人传记xx年1期)(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开拓者之一。B“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于1956年8月,这是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C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这体现了他憎恶贪腐、憎恶黑暗一面。D20世纪50年代中期,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是由于研究红楼梦的事情。此后,他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了。E“文革”开始后,俞平伯的家也受到一些乌合之众冲击,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被从老君堂抄走了。后来又被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学习班。(2)俞平伯先生一生爱好昆曲,这种爱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3)文章第三自然段写了俞平伯先生的几件小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4)有人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也有人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你的看法呢?联系全文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第卷 表达题六语言文字运用。(16分)15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每空1分,共10分)(1)与江山相发挥 ( ) (2)信造化之尤物也 (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 (4)善刀而藏之 ( )(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 (6)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 )(7)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 ) (8)金块珠砾 ( )(9)洎牧以谗诛 ( ) (10)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材料:华中师大教授晓苏炮轰人再囧途之泰囧是典型的“低俗、庸俗、媚俗”电影,如此电影却能赢得高票房反映了国民欣赏水平偏低,对于国民素质提高毫无意义。此言一出,立即遭到网友普遍吐槽:老百姓劳累一天,看个电影就是娱乐放松自己的,又不是找教育的,凭什么要被羞辱?现在国内的电影市场里又有多少好电影可看?网友的吐槽其实想说明:电影不是教科书,不是百家讲坛,不是新闻联播,它。阳春白雪固然高雅,但它和寡;。不能单方面要求观众去提高欣赏水平,业界也不该只停留在对它票房的嫉妒上,而。七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同一地方出生并奔跑在条件恶劣的同一原野上的狼和驯鹿,它们在同一个地方活动,虽然大多数时候“相安无事”,但有时狼会突然向驯鹿群发起攻击。驯鹿惊愕而迅速聚集以确保安全。一只狼突然窜出,以闪电般的速度抓破一只驯鹿的腿。结果,没有牺牲一只驯鹿。 这之后,上面的“游戏”依然上演:一只狼依然突然窜出,依然抓伤那只受伤的驯鹿。那只旧伤又添新伤的驯鹿不仅血气渐失,而且渐丧反抗意识。当它虚弱到对狼不会构成威胁时,它已成了狼的口中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桦南培黎学校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 A2、 C (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冬温夏清:意思是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深孚众望:意思是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指深得众人信服。不孚众望:孚:信服、使信任。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3、D 4、A 5、A 6、C答案:7C(借出、借给)8D 9D(“可惜未能全部施行”这一说法错,原文表述的是都未能施行) 10(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采分点:第一个“是”(动词,肯定),第一个“非”(动词,否定),“务”(务必、一定),“妄”(胡乱地),一处1分,共4分,句意1分。 (2)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采分点:“见于”(表被动),“所以”(两个均为“原因”), “卒穷”(最终因处境艰难)一处1分,共4分,句意1分。译文: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做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的官职、做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又调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师鲁上书,说范仲淹臣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父亲去世了,守孝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复师鲁担任经略判官。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泾州任知州,渭州任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的官职。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二篇文章流行于世。他主张的军事备战的主张,叙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全是当时利害所在。又想训练土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未能施行。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除戒备,师鲁离开现职,他的言论主张也得罪了一些权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 开始的时候,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予部将,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有病,缺少医药,抬到南阳求医。病好了,依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最终不涉及他的私情。享年四十六去世11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2分)“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1分)身在禁宫,与世隔绝。“唯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伴她。(2分)“斜拔”“剔开”“救”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1分)12借景抒情:借守备森严的宫门,种植在宫中的树木,烘托出了宫禁森严、重门深闭的环境气氛。(2分)借“月”,点明时间,烘托了暗淡朦胧之感。(1分)抒发了在月下伫立凝望之人的百无聊赖,寂寞凄冷。又从“月痕过”暗示了光阴的流逝,青春的虚度。(2分)14、(1)BE(2)与自身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有关(或自身文化素养)与许家人的影响有关(只写“与他的爱情相关”给1分)与遭受非学术政治批判有关(每点2分)(3)第三段描写了他在朋友家人前唱昆曲的事情,体现了他对昆曲的喜爱;通过这些事情突出他对朋友、对家人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引出下文,与下文俞平伯耿介孤傲的性格形成对比。(每点2分)(4) (4)观点一:我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从学术上看,即使受到不公平批判,依然进行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体现了知识精英本色的特点;从和高官打交道上看,牡丹亭的成功演出能说明俞平伯不主动表功,不献媚的性格特征;从受到批斗上看,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游街时淡然处之,能看出他遇困难从容的特点。观点二:我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理由要点:在牡丹亭演出结束时俞平伯不能够主动和领导打招呼;对于高官的问话不能有礼貌的回答;对于送工资的人,不说感谢,反而刁难。观点三:既有有风骨的一面,也有木讷的一面。(言之成理即可)采分点: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共6分16、【答案示例】(1)并无责任承担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2)下里巴人虽然浅显,却是大众最爱(3)该研究它受捧的原因并拍出让观众满意的电影。(每点2分)17、提示:(1)狼很聪明。它每次都抓伤同一只驯鹿,让那只驯鹿倍受打击而让它慢慢失去信心,当它最后完全崩溃时,食物自然而然得到了。我们做任何事情,也应像狼那样,做到从点滴做起,各个击破。(2)驯鹿身材高大,可以用蹄子把身材矮小的狼踢伤或踢死,狼是无法对驯鹿构成威胁的,但驯鹿为何成了狼的口中餐呢?阅读材料后我们知道,真正打败驯鹿的是驯鹿自己,驯鹿的真正敌人是自己那脆弱的心灵。由此我们认识到,我们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要战胜自卑与脆弱,树立勇气,坚强意志,绝不能让脆弱把自己推入失败的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