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寡人之于国也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14843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寡人之于国也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寡人之于国也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寡人之于国也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9寡人之于国也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尽心(jn)鸡豚(tn) 饿莩(f)弃甲曳兵(y) B.鱼鳖(bi) 孝悌(t) 牲畜() 庠序之教(xin) C.寡人(u) 狗彘(zh) 数罟(sh) 数口之家(sh) D.米粟(s) 衣帛(b) 洿池(w) 养生丧死(sn) 解析:A项中“莩”应读“pio”;B项中“牲畜”的“畜”应读“”;C项中“数罟”的“数”应读“c”。 答案:D2.请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将例句译成现代汉语。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异于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固定句式及翻译。“或或”一般翻译成“有的人有的人”;“直耳,是也”一般翻译成“只是罢了,这”;“是何异于”一般翻译成“这与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参考答案:(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翻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翻译:不可以(用跑了五十步来耻笑跑了一百步的人),(他)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不过这也是在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翻译:这和(用兵器)刺人并且杀死他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3.你了解孟子和孟子吗?请试着填空。孟子,名_,字_,_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_之后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常以_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_。他认为人性本善,主张行王道,施仁政,提出_的思想。孟子是记载_的书,由编成,全书共_篇,与_、_、_并称为“四书”。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作家作品的识记。 答案:轲子舆战国孔子孔孟亚圣民贵君轻孟子言行孟子及其弟子七论语大学中庸4.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_通_:_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_通_:_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_通_:_ 解析:掌握并积累课文中的通假字。 参考答案:(1)无毋不要。 (2)颁斑花白。 (3)涂途道路。5.本文以什么为行文线索?是紧紧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 解析:此题要求我们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思路。 参考答案:本文以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为行文线索,紧紧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河内凶() (2)寡人之民不加多() (3)弃甲曳兵() (4)谷不可胜食也() (5)树之以桑() (6)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掌握并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实词的含义。 参考答案:(1)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更。 (3)拖着。 (4)尽。 (5)种植。 (6)敬爱兄长。2.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那么文中的“仁政”主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孟子的“仁政”主张主要体现在课文的第五、六两节。 参考答案:(1)“不违农时”合理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实施仁政的开始; (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发展畜牧业,使“黎民不饥不寒”; (3)加强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行仁政的根本措施。3.熟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2)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明确各节内容的主要意思,理清课文思路,以达到熟练背诵全文的目的。 参考答案:(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4.善用比喻是孟子的一大特点,本文用了哪些比喻?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解析:善喻是孟子的一大特点。比喻既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直观性,又含义丰富,具有提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突出论题。 参考答案:(1)“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2)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比喻“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讽刺力。5.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王好战,请以战喻。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我们文言知识的综合能力。着重是虚词、实词与句式。注意(1)句中“请”,(2)“直”“耳”“是”“走”,(3)句中动词“树”“衣”,介词结构后置句“树之以桑”,(4)句中“然而”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王”()。 参考答案:(1)大王您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作比喻。 (2)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五亩大的住宅场地,把桑树种上,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 (4)然而还不能统一天下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67两题。 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6.请写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野有饿莩_ (2)且人恶之_ (3)恶在其为民父母也_ 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文言文中实、虚词的理解能力。 参考答案:(1)饿死的尸首。 (2)厌恶。 (3)怎么。7.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注意句(1)中的“饿莩”;句(2)中“恶”“为”。 参考答案:(1)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首,这就像率领野兽吃人一样。 (2)这样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秦二世继位之后,想用油漆装饰咸阳的城墙,优旃说:“妙极啦,皇上即使没说,我也坚决请求干这件大好事!油漆之城墙光亮照人,滑溜溜的,敌人来了是爬不上去的。要做这件大事,也还容易吧,只是找不到那么大的房子,把城墙搬进去阴干。”秦二世听了,不禁开怀大笑,可是想一想,又觉得是对自己的批评,因此打消了这一念头。 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时:季节。 B.非我也,兵也 兵:兵器。 C.填然鼓之 鼓:击鼓。 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犯罪。 解析:D项“罪”意为“归罪”。 答案:D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A.尽,胜利。B.读“wn”,大王,读“wn”,称王;D.兵器,军队。 答案:C3.请找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句子。 (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A.数罟不入洿池 B.每一字皆有数印 C.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 D.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A.木直中绳 B.系向牛头充炭直 C.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D.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直好世俗之乐耳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A.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D.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解析:A.读“c”,密;C.屡次;D.数目。 答案:B (2)解析:A.不弯曲;B.通“值”;C.竟然。 答案:D (3)解析:A.发射;B.长出;D.头发。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弃甲曳兵而走 C.或百步而后止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解析:A.河,黄河。今泛指河流。B.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C.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作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答案:D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58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5.“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中“黎民”的含义是什么?你能举出与这意义相同的另外一些说法吗?6.下列不属于孟子发展生产措施的一项是()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7.填空(加引号的部分用课文原句回答)。孟子所主张的“仁政”的内容,概括地说包括两个方面,即_与_。前者,即“_”;后者,即“_”。8.对本语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是孟子直接对梁惠王的批评。 C.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D.孟子不仅主张教民,还主张养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E.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参考答案:5.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我们对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 参考答案:“黎民”的含义是百姓,常见的还有布衣、黔首、生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6.解析:本题考查我们的筛选能力,注意审题关键词“发展生产”。D项是教民,属于精神文明范畴。 答案:D 7.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我们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参考答案:养民教民五亩之宅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道路矣 8.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我们对作品的整体感知能力。B项是孟子对整个统治者的批评,而非只指梁惠王,D项前后顺序颠倒。 答案:BD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民,则无恒产(那么) B.然后从而刑之(处罚) 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规定)D.然后驱而之善(往,走向)10.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俯不足以畜妻子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1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12.对本段内容层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开头至“罔民而可为也”为第一层,论无恒产导致民乱,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奚暇治礼仪哉”为第二层,古今对比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 C.“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第三层,正面阐述怎样“制民之产”。 D.这一段从治理百姓、巩固统治进而统一天下的角度来论证,因此,对作为统治者的齐王来说,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文末描述的一幅王道乐土图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百姓。参考答案9.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实、虚词的解释。A项中的“则”与“若”不是构成假设复句,“若”应翻译成“像”,“则”翻译成“如果”。 答案:A 10.解析:本题考查古今词义的辨析。A项中“恒心”古义指“永久的善心”,今义指“长久不变的意志”;C项中“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丈夫的配偶”;D项中“无伤”古义指“没有关系、不要紧”,今义指“没有伤口”。 答案:B 11.解析:本题考查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C项中“衣”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穿。A项“道”意思分别是“说”和“仁道”;B项“治”意思分别是“太平,与乱相对”和“讲求”;D项“易”意思分别是“换”和“容易”。 答案:C 12.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节选文段中心内容论述了君王如何保王而王的政治主张。阐述了“制民之产”和“加强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C项说法不全面,缺少“加强教育”这一内容。 答案:C三、深层探究13.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备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解析: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梁惠王对“民不加多”备感忧虑的问题,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今天的人口状况。 参考答案: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四、高考回顾14.(xx年全国)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_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_”。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_”。 解析:本题考查汉文化中谦、敬辞的积累和运用。使用时要注意场合、对象及能正确区分是谦辞还是敬辞。 参考答案:(1)拜托(2)包涵(3)高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