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大题精做08兰亭集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14385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大题精做08兰亭集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大题精做08兰亭集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大题精做08兰亭集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大题精做08兰亭集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xx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赠医者汤伯高序【元】揭傒斯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侯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呜呼,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终其天年,不其幸欤!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微融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证,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余行数千里莫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长而已,无兼善之者。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夭阏而莫救,而爱高之学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伯高名尧,自号常静处士。若虚名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选择自揭傒斯全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屏:摒弃B又必假邪魅之侯以为容容:容纳C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恚:怨恨D其治以脉,不以证证:症状【答案】B【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属于常规题型。所选词语皆是高中学习阶段应掌握的常见常用实词,难度适中,指向明确。选项设置合理,所考查四个实词的含义皆是词语的常用基本意项,考生易于解答。而且A项考查的“屏”可联系“屏除”和史记魏公子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屏人间语”来理解;C项“恚”可联系(陈涉世家)中“忿恚尉”来理解;D项“证”通“症”,症状。清代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中有“然后先生之言,为思陵对证之药也”,本选项考生可直接将义项代回到文本中,通过检查会发现这个义项符合上下文语境,语意通顺,是正确的。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B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功矣。【答案】C【解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本题所选句子上文说的是徐若虚医术高明,以脉象来给人治病,下文说没有遇到像徐若虚一样医术高超全面的医生,可推断出画线部分是具体讲述徐若虚给人治病的情况,“无富贵无贫贱”联系课文中“无贵无贱”可断句,排除BD两个选项,“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意思上相对,故A选项中“不责其报信”不正确。由此可确定正确答案。【名师点睛】这类题目可以通过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等方法作为断句的依据来正确解答。与往年一样,今年重庆卷断句题仍是选取文言文阅读文本中的句子,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考向明确,难度适中。所选句子中“无富贵贫贱”与师说中“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结构相同,意思相近,可首先断开;而“不效”“不治”“自是”“吾里”“专其功”都是文言文阅读中常见词语,结合文本上下文正确断句不难。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地的风俗是信巫不信医。长久以来,巫祸横行,巫师把人治死也很少受到谴责,医生要取信于民不得不装神弄鬼,学者不愿行医,所以求一良医而不可得。B徐若虚先生举进士后,不愿做官,回乡行医。他虚心好学,努力钻研,写成了学术价值很高的专著;他医术高明,治病效果显著,其影响逐渐改变了当地信巫的风俗。C旴江的汤伯高先生和徐若虚先生非常相像,他的医术全面而精湛,但他为人谦逊,从不自我夸耀,其医风受到作者的赞赏。D作者写这篇序是因为担忧巫祸不除,医道不明,无人挽救百姓的生命。希望世上的医生都像若虚、伯高,民众都像“吾里之人”信医不信巫。【答案】A【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常规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本题四个选项设置合理,前三个选项侧重于考查对文本每一段内容要点的概括,D项,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评价,考点比较全面。利用“错解词语”和“扩大范围”来设置错误选项肢,也是这类题目常用的设错手段。考生只要审准题干,在原文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信息,逐一排查就可得到正确答案。4把第三大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且巫之晚也。(2)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答案】(1)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2)(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名师点睛】本题属“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这类题目的解答方法是,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最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与往年相比,题型没有变化,仍是从所给文本中选取两个句子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考向明确,难度适中。所选句子涉及到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皆是高中学段应掌握的重点字词句式,考生做好课内知识积累和迁移即可得分。【参考译文】楚地的风俗相信巫师而不相信医生,从夏商周以来就是这样,现在尤其突出。只要是有病,不管病的时间长短,病势轻重,吃了一次药不见效,立刻摒弃医生。到了巫师那里,反复十几次不见效,也不后悔,并且深深引咎自责,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始终不说一句责备巫师的话。所以病好了功劳总是归于巫师,而病没有治好却总是归罪于医生。见效不见效,巫师总是受到最高的奖赏,医生往往要放在后面。所以医生想急于获得利益,取信于人,就必须借助鬼神的名义,做出装神弄鬼的样子,即使是上等智慧的人也很少有不被迷惑的。更有甚者,沅湘之间出现了用人来祭祀不应当祭祀的鬼,谋取利益的事,他们遭受了重重的处罚却不怨恨,巫师带来的祸患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能消解。医生的医术长时间不能胜过巫师的巫术,即使有好医生尚且不能施展其医术,来成就他的名声,学习医学的人也就一天天懈怠了,所以有时找遍几个郡也找不到一个好医生。唉!难道是古代帝王的礼制、法度已经被废弃了吗?为什么巫师造成的祸患到了这个地步呢!人能够过完应有的寿数,不是一种幸运吗!我的同乡有一位徐若虚先生,徐姓是郡里的大姓。十五岁时考中了进士,就辞官回乡做了医生。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经过几十年,他的在医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著有易简归一几十卷。辨别疑难杂症,补足缺漏,广泛搜集资料,明辨考察,通晓、洞察细微敏锐的事物,人们都认为他是古人再生。他凭借脉象治病,不按照症状,无论富贵贫贱,不要求他们回报,相信他来治疗的,没有不见效的。那些不来治疗的,也一定提前知道了病情。病人让巫师看过一次,就离开不再去找巫师了,从此,我们乡里的巫师,渐渐不能独占功劳了。我行走几千里也没有见过能比得上他的医生。偶然遇到一个医生,又都是只研究一种病情,擅长一种病的治疗罢了,没有各种病症治疗都擅长的。来到旴江,认识了汤伯高,通晓医术,沉静深邃,不自我夸耀,不傲气,非常像徐若虚先生。我正忧虑巫师造成的祸患,医学之道不能被认可,坐视百姓生命夭亡而不能救治,而敬佩汤伯高的学问类似于徐若虚,并且试探让他治病马上就见效,因此一并写下巫师和医生行为的利害关系,以及有关徐若虚先生的经历来赠送给他。唉,假使世上的医生都像徐若虚和汤伯高,相信他们的人都像我家乡的人一样,巫师难道能长时间占据优势吗!汤伯高名叫尧,自号常静处士。徐若虚名叫棪。听说庐山有一位郭氏,号叫南寄的,也很有名气。(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兰亭记何延之至贞观中,太宗以德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之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诏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注】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上,并弄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翼即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选自法书要录,有删改)【注】响拓:古代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1对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募:招募B负才艺,多权谋负:有C弟子又幼来耽玩耽:潜心D更不复安于梁槛上安:放,藏【答案】A【解析】募:征集。2下列“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太宗以德政之暇B知在辩才之所C梁元帝之曾孙D辩才熟详之曰【答案】D【解析】D项,“之”为代词,代指二王法帖。其他三项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3下列对文中个别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仆射,官名。秦始置。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元废。B微服,通常指帝王、官吏等外出时为不暴露身份而换穿便服。C旬朔,十日为一旬;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朔。旬朔指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时日。D御史,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掌文书及记事。秦置御史大夫,有弹劾纠察之权。汉以后,御史专司纠弹。【答案】C【解析】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为晦。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非常喜欢临摹王羲之的真书、草书的法帖,一心想得到兰亭帖,所以接受了房玄龄的推荐,让萧翼前去办理此事。B唐太宗答应了萧翼提出的条件,并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接近辩才禅师并逐步取得他的信任。C辩才十分喜爱书法艺术,所以一眼就看出萧翼的二王法帖虽是真迹,却不是上品,远比不上兰亭帖。D萧翼借辩才禅师外出的机会取走兰亭帖,后来禅师得知萧翼是朝廷御史并已拿走了兰亭帖,一下子惊倒在地,很久才苏醒。【答案】B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2)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答案】(1)如果公开前去讨要,从道理上讲是不能够获得的。我请求私下到他那里,但必须要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各种法帖几件。(2)萧翼于是拿出圣旨,把情况详细告诉了驿站工作人员。驿站工作人员差人叫辩才来。辩才仍在严迁家,没有回到寺庙,突然就被人追赶呼喊,不知其中缘故。【解析】(1)关键词:若、义、诣、通 (2)关键词:具、召、遽、所以6萧翼是怎样得到兰亭帖的?请简要概括。【答案】萧翼假扮商人,借入寺观看壁画的机会结识辩才禅师;然后拿出二王法帖引诱辩才,诱使辩才拿出兰亭帖;接着往来多次,获得信任;最后,萧翼趁辩才外出取走兰亭帖。【参考译文】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实行仁德之政的闲暇,一心一意赏玩书法,临摹王羲之真书、草书的法帖,购置征集得十分完备,唯独没有得到兰亭帖。寻找打听这本法帖,得知在辩才的住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上奏说:“我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有才艺,多计谋,可以去办这件事,一定能成功。”太宗于是下诏召见萧翼。萧翼回答道:“如果公开前去讨要,从道理上讲是不能够获得的。我请求私下到他那里,但必须要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各种法帖几件。”太宗依他说的给了他。萧翼就改换帽子穿上平民的服装,傍晚时走进寺庙,在巡廊里观看壁画,路过辩才的院子,停在门前。辩才在远处看见萧翼,就问道:“施主是哪里来的?”萧翼就上前行礼叩拜,道:“弟子是北方人,带有一些蚕种来卖,游历寺中恣意观看,有幸遇到禅师。”寒暄过后,言谈议论能说到一起。于是没过多长的时间,萧翼拿出自己效仿梁元帝画的职贡图给辩才禅师看,辩才禅师赞赏不已,于是论及书画。萧翼说:“弟子的先人,都继承二王的楷书法帖,弟子自幼潜心研究,现在也有几帖随身带着。”辩才高兴地说:“明日来,可以带到这里欣赏。”萧翼如期前往,拿出二王法帖给辩才看。辩才仔细观看法帖,说:“这倒是真迹,但不是最好的。我有一真迹,很是不同寻常。”萧翼说:“什么帖?”辩才说:“兰亭帖。”萧翼假装笑笑说:“几经混乱,真迹怎能还存在呢?肯定是响拓伪造的。”辩才说:“我师父在世时保护爱惜,临终之际,才亲手交给我。”辩才自己从屋梁上的暗槛内取出兰亭帖。自给萧翼看后,辩才禅师就不再把兰亭帖藏于暗槛,而是和萧翼拿的二王法帖放在一起,并且借来留下放在桌上。辩才当时八十多岁,每天在窗下临摹学习数遍,可见他老了还如此爱好书法。从此,萧翼往来多次以后,童子和徒弟们不再猜疑他。后来有一天,辩才出去到灵汜桥南严迁家做法事,萧翼就私自来到房前,对辩才的徒弟说:“我把手绢丢在床上了。”童子就马上为他开门。萧翼从案上取过兰亭帖以及御府中的二王法帖,急忙赶到永安驿。萧翼于是拿出圣旨,把情况详细告诉了驿站工作人员。驿站工作人员差人叫辩才来。辩才仍在严迁家,没有回到寺庙,突然就被人追赶呼喊,不知其中缘故。等到他来,见到御史竟是萧翼。萧翼告诉他说:“奉圣旨来取兰亭帖,现在已经拿到了,所以叫你来告别。”辩才听到这句话,一下子便惊倒在地上,过了好久才醒过来。萧翼于是乘坐驿车出发,到京都上奏皇帝,太宗大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庐陵欧阳修序。(选自四部丛刊)【注】梅圣俞: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辟书:招聘为佐吏的文书。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 兴:兴味B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 抑:压制C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说:取悦D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 次:编次【答案】A【解析】兴:起,指有感而发。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少以荫补为吏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D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答案】B3下列用“/”给文中加粗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B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C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D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答案】D【解析】疏通文意后,抓住“宛陵”“诗”“童子”“长老”等关键词来断句。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为已故挚友梅尧臣的诗集写此序言,重点不在评梅诗,而在对梅一生怀才不遇,深表同情和不平。B诗“穷而后工”论点的提出,既有对梅尧臣“抑于有司”的现实思考,也有关于古代士子困顿和诗歌创作关系的总结。C第二段写“长老”“世人”都惊异于梅尧臣的诗才,这些并非闲笔,从正面肯定了梅尧臣诗文创作所取得的成就。D作者惜才,将梅尧臣设计为“歌咏功德”的庙堂诗人,固然有举荐挚友的意思,但多少显露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局限。【答案】C【解析】应是从侧面反映了梅尧臣诗文所取得的成就;另外,世人没有惊异于梅的诗才。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2)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3)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答案】(1)然而当时人无论贤能的愚笨的,谈论诗歌必定向梅圣俞请教。(2)虽然对梅圣俞了解很深,终究也没有举荐他。(3)我已经痛哭着为他写好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遗稿)。【参考译文】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怨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凭借长辈的功勋被补为官吏,屡次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接受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的诗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能的愚笨的,谈论诗歌必定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终究也没有举荐他。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起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遗稿),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说什么了。庐陵欧阳修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