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前分析及准备教科书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预设教学生成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1、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1) 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2) 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3) 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4) 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2、探索: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几个大杯? (1)提出问题后,要求让学生看图思考。 (2)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3)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3、列式解答: 引导:根据上面替换的结果,你能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尝试列式解答,交流计算结果。4、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学生通过计算进行检验,并完成答句。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学生交流、汇报。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1、指导完成“练一练”。(1)出示问题,让学生逢主阅读,并要求尝试画出表示题意的草图。(2)提问: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3)如果把2个大盒替换成小盒,这时一个就是几个小盒?你还想到些什么?(4)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5)让学生自主进行检验。(6)反思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2、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七第1题。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学评价及反思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创新性的思维。适当地作一些铺垫,可降低学习难度,也更衬托出运用替换策略的必要性。所以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这两道题: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相同的小杯,正好倒满,每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正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学生很快就用果汁总量除以杯子总数,就能得到每杯的容量。然后出示例1,把“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条件没有写上去。 这题还能用果汁总量除以杯子总数吗?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不能”。学生们都在认真地思考。在学生的沉思中,问题和答案都浮于水面刚才倒入的是一种杯子,直接用除法即可,现在倒入了两种容量的杯子,除数究竟是谁无法确定,在学生的提议下“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被请上“贵宾”席,大家对它格外“尊重”。替换的思想一触即发,把1个大杯换成3个小杯就可解决;把6个小杯换成2个大杯也可。学生们无不为自己的“创举”而兴奋。 还使我值得反思的是如何处理好学生思维差异的问题。替换的策略尤其是差数问题的替换,学生尽管知道替换的方法,但对于替换后总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少学生模糊不清,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如何协调这种差异,一是借助多媒体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明白替换前后的变化,一是给学生时间和鼓励。在做“练一练”的练习中,我发现把5个小盒替换成5个大盒总量增加5个8个小球,有的学生不甚理解,有一位学生的列式是10058,显然她不理解。我把她请上讲台,让她指出图中哪些是100个,哪些是58,7个大盒可装多少个小球?不知是这个孩子太紧张了还是仍然没有理解,她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从下面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很多孩子已理解了7个大盒的容量应该比100多40个小球。在巡视过程中不能正确列式的学生约有1/3,能正确列式的约有2/3我想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我虽用了动画的演示,能帮助学生理解,但对一小部分孩子还是存在困难,在以后的练习中一定要关注这些学困生,我们只有本着承认差异,尊重学生的态度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