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3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04593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新人教版必修3易错点1“百家争鸣”是指一百个学派在争论。错误。“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并不是指“一百家”。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等。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最受当时统治者重视。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最受统治者重视的是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孟子提倡的“仁政”就是孔子提倡的“仁”。错误。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的“仁政”是从孔子“仁”的精神出发,进一步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施政纲领。5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本质上都是一种思想专制。正确。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思想专制。7儒家的“三纲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学色彩(理学)的外衣。正确。理学在社会道德规范上是儒家的三纲五常。“二程”认为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其意思即三纲五常是天理。朱熹主张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可见儒家的三纲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学色彩的(理学)外衣。9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正确。两者都是唯心主义思想,都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理论支撑。但它们在宇宙观方面有所不同,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心学主张心即理,是主观唯心主义。10明清时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错误。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在当时并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当时主流思想仍然是理学和心学,主要原因是当时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思想上实行专制。易混点1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主张及地位。(1)儒家: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孟子提出“仁政”思想;荀子提出“仁义”“王道”“人定胜天”的观点。儒学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不被统治者重视。(2)墨家:墨子开创,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一度成为显学。(3)法家: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者,主张“法治”。为各国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适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趋势,备受统治者推崇。(4)道家:老子开创、庄子继承,提出“道”的哲学思想、辩证思想和“无为”的治国思想。在西汉初年成为主流思想。2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1)儒家的“仁政”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2)法家的法治思想契合当今的“依法治国”。(3)孔子的教育思想契合当今的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4)墨家的兼爱、非攻契合当今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3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1)相同点:都主张“仁”与“善”;都重视人文精神,关注人与社会。(2)不同点:孔子注重礼,主张爱人,强调人的伦理道德,注重人的社会性,目的是维护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压抑人性。苏格拉底崇尚人性自由,强调人,反对神,主张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注重人的个性。(2)相同点:都属于儒学范畴,并对儒学有所发展。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属于唯心主义。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秩序。都是古代哲学的重要成果。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2)共同点是:都吸收其他学派或宗教的思想,将其改造、融合进儒家思想;都适应当时政治统治的需要,借助统治者的力量。(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起到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作用;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3)“三纲五常”。去除其中的封建成分,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孝道”注入社会主义道德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满封建意识,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宋明理学:(1)宋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将儒学发展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实际是为封建纲常辩护。(2)明王阳明创立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通过“内心自省”、“以致良知”。(3)宋明理学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它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层面的社会功能走向一致化。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2)主张比较:(3)共同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3)思想文化:纲常礼教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