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周末培优第12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03293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周末培优第12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周末培优第12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周末培优第12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政治周末培优第12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作为文明古国,伊拉克境内拥有1.2万多处古迹。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冲积平原,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与古埃及齐名的四大古文明发源地之一。除材料中提起的这两处之外,还有两大古文明发源地是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ABCD【答案】C 【解析】四大古文明发源地包括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古印度的印度河流域,古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除了材料中提及的两河流域及尼罗河流域外,还有就是印度河流域和黄河、长江流域,正确。2在中华文化史上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的是A春秋百家争鸣B秦的统一C汉代儒学独尊D隋唐时期【答案】A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说法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ABCD【答案】B【解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生命最长的文字”,中“历经沧桑至今仍存”,说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符合题意。是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民族性,不符合题意;是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性,不符合题意。故选B。41074年,沈括经过认真考察、分析,继承了中国古代“高山为谷,深谷为陵”的说法,提出了形成雁荡山独具奇特地貌的原因,“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地学史上,首创了“流水侵蚀”的概念。可见A“流水侵蚀”概念的提出源于沈括的智慧B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答案】C【解析】沈括在900多年前首创“流水侵蚀”的概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C正确。文化源于实践,受社会实践的影响,A、D错误;B与题意不符。5“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如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文化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文化的创新要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所有人的文化素养ABCD【答案】D 6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ABCD【答案】C72017年4月19日,全国各地及亚洲教育培训行业5000校长及教育人士,汇集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参加xx第十三届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年会郑州(春季)会议,“智慧习字”书法教育作为其中200多家优质教育项目之一亮相年会现场。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一直以来在教育界都存在争论。下列对“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的看法中,正确的有在数字化时代,强迫中小学生练习书法是浪费时间键盘输入要比书写记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学好汉字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书法是艺术的典型形式,该做法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ABCD【答案】A 【解析】是对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的正确看法,符合题意。没有认识到学习书法艺术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8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这说明史书典籍能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ABCD【答案】C【解析】本题宜用排除法。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9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古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ABCD【答案】D 10“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王蒙曾经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ABCD【答案】D 【解析】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错误;故选D11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见下图)。“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以下对汉字认识正确的是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能够对事物作出形象生动的概括和表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审美意蕴确立了中国作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地位ABCD【答案】B12“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答案】C【解析】“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说明绘画艺术的发展一要继承,二要创新,C符合题意。A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特性,B强调文化的发展要有包容性,D强调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均与题意无关。13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朝。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中华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华茶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BCD【答案】C【解析】“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朝”,说明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正确;“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错误;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4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鸦片战争后,中华文化走向衰微,其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BCD【答案】C的伟大复兴,不选。15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这启示我们,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发展有历史记忆、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固守中华传统文化,确保历史文脉延续ABCD【答案】A【解析】要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必须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发展有历史记忆、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符合题意。“固守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守旧主义,观点错误,排除。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甘肃天水第一部贯通古今的史书天水通史,上限从旧石器时代起,下限到新中国成立止,分先秦、秦汉至宋元、明清民国、人物四大卷,详细记载了天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该书印证了天水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诞生地,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角度,简要分析上述材料。(10分)【答案】天水文明的历史沿革,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天水通史详细记载了天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2由央视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起了数千万网民的热议,收视率迅速登顶。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国人提笔忘字,已成常态,汉字书写面临危机。不少网民认为,汉字听写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其理由有:“听写的每一个汉字、词语背后都有一则文化典故或历史故事,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汉字听写大会上,竞赛的选词、命题、解释、评判,使参赛选手、文化名人与电视观众之间产生文化交流、碰撞。”“观看听写大会的过程,就是全民自我教育的过程,不少人把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也有网民认为,汉字听写难以起到拯救汉字文化危机的作用。其理由为:“把娱乐与文化混杂,观众在写错字的尴尬中哄堂一笑,缺乏文化认识、文化诉求和对自己文化的热爱。”“参赛选手只局限于读写记忆,却无心品读其中的文化信息和传统经典,此活动难以承担文化重任。”“比赛中不少字词偏僻生冷,且反映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字词较少,局限于纯粹文化,影响狭隘。”(1)假如你赞同“汉字听写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理由。(10分)(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10分)【答案】(1)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听写有利于了解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汉字听写所产生的文化碰撞,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营造学习汉字文化的良好氛围。汉字听写的举办,引发人们的文化反思与反省,从而激发观众强烈的文化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学习的自觉性。(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解析】第(1)问,可以从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角度分析。第(2)问直接从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作用角度展开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