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01965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景怡 高振太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井田制的推行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宗法制的衰落2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民贵君轻 D崇尚节俭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4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事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6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7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8右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军机处 C内阁 D礼部9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10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 B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C在华开设工厂 D进驻北京使馆区(界)11右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A B C D12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13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14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这表明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 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15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 B C D16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B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17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指A武装革命 B民族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国民革命18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9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20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21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C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22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23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A频繁改革的结果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政治体制的产物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24 “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25“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2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27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A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君主专制 D无产阶级专政28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29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建立国民自卫军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30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32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9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9分)材料三: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1628年 权利请愿书1689年 权利法案1701年 王位继承法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2)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结合史实予以说明。(12分)天水市一中xx级xx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答案历 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5 DDCCB 6-10 ACBAB 11-15 DCAAB 16-20 BCCDC 21-25 BACBD 26-30 BAA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共10分)(任选一例)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6分)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4分)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6分)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4分)32(共30分)(1) 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9分,每点3分,任答3点即可)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3分)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6分)(2) 渐进性: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的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灵活性: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等。(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