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川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2单元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01831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川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2单元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四川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2单元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四川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2单元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川专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5部分 第2单元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乔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答:_(2)“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答:_答案(1)前三句借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不断转换,以及细节描写,写出了寻梅的执著和艰难。诗中“冬前”“冬后”是时间的间隔,“溪南”“溪北”“树头”“树底”是空间的变换,“两履霜”是细节描写。(2)“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陆游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1)“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答: _(2)“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答:_答案(1)比喻。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半给我,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2)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诗人想像奇特,感情真挚深沉。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观雨陈与义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睛。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注】 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海:暴雨。(1)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答: _(2)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答:_答案(1)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2)(示例)双关。“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用典。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长不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板块二鉴赏表达方式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 梅花落:乐曲名。(1)两首诗都写月夜闻笛,感情基调有何异同?答:_(2)两首诗的结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两首诗都表达了征人思乡的感情。高诗写冰雪消融,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意境澄澈壮阔,感情哀而不伤(乐观开朗);李诗写月如秋霜,充满寒意,夜风送来呜咽的芦笛声,意境寒冷凄清(愁惨),感情悲凉哀怨。(2)高诗寓情于景,由听到梅花落的乐曲想象故乡的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的情景,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诗中寄寓的思乡的感情;李诗直接抒情,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望乡”直接点明思乡之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 长薄:绵延的草木丛。闭关:佛家闭门静修。有闭门谢客意。(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第三联。答:_(2)全诗是怎样围绕题目中的“归”字来表现的?请简要说明。答:_答案(1)第三联寓情于景,作者通过对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景物的描写(或答成“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也可),描绘出暗淡凄凉的意境,烘托了诗人凄清的心境。(2)本诗围绕“归”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首联描写河川环绕这绵延的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表现其归隐后安详闲适的心境,颔联写“水”和“鸟”有情,表现其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归隐的坚决态度;颈联继续描摹归隐路途中的景色。尾联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和行为,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张孝祥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注】 1161年冬南宋官兵“以舟师拒金兵,战胜却之”,词人时滞“楚地”后方。写,通“泻”。剩喜:甚喜。然犀处:指采石矶。(1)“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三句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答:_(2)试分析全词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答:_答案(1)运用典故;联想(想象)丰富;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情景交融。(2)“闻捷”以后的兴奋喜悦;未能亲自参战的遗憾失落;对英雄人物的追慕赞扬;触景而生的悲愁感伤;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注】 凤楼:妇女居处。这里代指家中的妻子。谩:徒然,空白。(1)“凄凉只恐乡心起”一句中,“乡心起”的原因是什么?答:_(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写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1)触景生情。作者看到竹篱茅舍的临水人家,岸边迎风轻扬的酒旗,远处错错落落的烟村,宁静安详,眼前这如画的烟村,成为思乡的触媒,于是在惊喜凝望之际,一缕乡思又从心底萌生。(2)下片主要运用了以虚衬实的手法。词人设想今晚留宿之所,应当是在孤独寂寞的旅馆,面对一钩残月,听到的只是凄凉的归雁鸣声,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抒写了词人无尽的羁旅之苦,思乡之痛。板块三鉴赏表现手法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1)解说本诗第一、二句所象征的内容。答:_(2)简析全诗的主要艺术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答:_答案(1)得第者有所凭恃,特承恩宠,春风得意,前程似锦,平步青云。(2)手法:诗全用比拟。思想情感:诗中暗寓自己生不逢时的悲慨,又不卑不亢,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同时也表现出了对自己才识的自信。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龙潭夜坐王守仁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注】 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答:_答案(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2)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 诗家:诗人。上林:古代皇家园林。(1)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答:_(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答:_答案(1)突出了“新春”或“早春”特点,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生动形象。或者“细腻描绘出柳叶新萌,颜色嫩黄的初春之景”。(2)反衬。用芳春(或晚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或以“喧闹”来反衬“清景”)表达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对比(对照)。“看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强烈对比(对照),突出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虚实结合(以虚写实、以虚衬实)。一、二句是实写,描绘出美丽的初春之景;三、四句是想象之景:春色秾艳至极;游人如云,喧嚷若市。三、四句的虚写凸显(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之情。特别提醒:教师配赠习题、课件、视频、图片、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见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光盘中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