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滚动天天练13语言基础+语言运用+诗歌鉴赏+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01464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滚动天天练13语言基础+语言运用+诗歌鉴赏+实用类文本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滚动天天练13语言基础+语言运用+诗歌鉴赏+实用类文本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滚动天天练13语言基础+语言运用+诗歌鉴赏+实用类文本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保分滚动天天练13语言基础+语言运用+诗歌鉴赏+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当前工程建设质量堪忧,有的问题工程还能获得工程质量奖,这很大程度上是官商暗中结草衔环的结果。对灾区人民,有关部门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再组织他们生产自救。“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时代的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莫言用一场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平实、淡定、从容、自信,让人见微知著,于“中国故事”中品味“中国精神”。看完新上映的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后,我们几个侦探迷仍有意犹未尽之感,前几季的情节仿佛赫然在目。蔡京当上宰相后与米芾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平等的翰墨之交,而米芾为了苟合取容,有时也不得不做不经之谈。A BC D解析结草衔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用来代指报恩。褒贬失当。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泛指烦琐多余的事项。不合语境。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赫然在目: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可改为“历历在目”。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研究发现,凡高的名作向日葵上炽烈的黄颜色已经改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向日葵,压根儿就不是凡高当年画出来的颜色。B真空袋应该具有保鲜、防潮、防霉、防虫、防腐蚀等多种功效,它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储存,而在于有效地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保鲜期。C黄粉虫的幼虫即使仅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也能存活一个月以上,并发育为成虫。其所啮食的塑料或被完全降解矿化为CO2,或被化解为虫体脂肪。D公安局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拍成的短片作为教材,供公安干警学习,要求他们从中学到识别和抓捕罪犯的技能以及自我保护的本领。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第二处“向日葵”与第二处“颜色”主宾不搭配,可把第二个“颜色”改为“作品”。B项,不合逻辑,应将“而在于”改为“更在于”。D项,成分残缺,应在“公安局长”后加“把”。答案C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进行大胆的概括、剪裁。_。_。_,_。_,_。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萧瑟的气氛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由第一句介绍马远的山水画具有善于概括、剪裁的特点可知,紧承其后的应是说明马远在山水画中对山、对水的处理,所以第一处应填。接着由其画画的特点引出马远的山水画善留白,可知第二处应填。其他四处以马远的名作寒江独钓图为例来说明其中“空白”的艺术效果,根据这几句的语意,可以确定顺序应为。答案D二、语言运用4春节期间,在昆明工作的李明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这段话有几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5分)我很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光临舍下当面感谢。您让我为令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您一些糖酒,请惠存。答:_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回答此题,要注意把握词语的敬谦问题。比如“笑纳”,是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的客套话,可改为“收到”;“光临”,敬辞,表示对他人来访的欢迎,可改为“到”;“舍下”,谦辞,用于自己的住处,可改为“府上”;“鼎力相助”,敬辞,表示请求或感谢别人帮助,可改为“尽力而为”;“惠赠”,敬辞,用于别人赠送给自己礼物,可改为“送”;“惠存”,敬辞,多用于送别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可改为“笑纳”。答案“笑纳”改为“收到”“光临”改为“到”“舍下”改为“府上”或“贵府”“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惠赠”改为“送”“惠存”改为“笑纳”5请看沈从文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沈从文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沈从文的形象。(6分)要求:(1)侧重肖像描写。(2)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得体、准确。(4)不少于100字。答:_解析本题要求刻画你心目中沈从文的形象,答题时要结合所给画像。可抓住他的画像特点,宽大的额头、黑框眼镜、满面含笑、双手合十等,再结合对沈从文的了解,如他的睿智、宽容、随和的性格特点。回答时要注意题干要求。答案他的脸上永远洋溢着慈祥的笑容,他的眼神始终流露着温和的态度,他的内心里一直澎湃着创作的热情,他叫沈从文,一位著作等身的老人。他就像一棵常青藤,在人民的心中扎下了茂盛的根。他用一种热情在写作,他用一种真诚在写作,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最真实也最生动的生活。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67题。(11分)上小楼隐居元任昱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注: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生卒年不详。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人,少时好游历,一生不仕。6下列对这两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是一首小令,语句简短,内涵却十分深刻。“荆棘满途”一语双关,既指隐居之地道路难行,又指艰难的处境,仕途的险恶。B“蓬莱闲住”与上一句对照,使读者一开始就对作者的“隐居”产生了理解与赞赏之情。“蓬莱”作为仙境能贴合“隐居”的题面,尤令人玩味无穷。C“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连用三个典故,点出了历史上三位著名的人物:诸葛亮、陶渊明、张翰。这三个人都曾隐居,表达了作者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D“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表达了作者不顺世俗,特立独行,不贪恋财物,不追求高官厚禄,旷放超脱,无欲无求的清高风度。E“任年年落花飞絮”一句“任”字起领,决然而又悠然,回应了“不顺俗,不妄图”的隐居原则,表达了作者飘然出世的高怀。解析 A项,“荆棘满途”是比喻的手法,不是语义双关。属于张冠李戴。D项,作者词中没有“追求高官厚禄”的意思,属于无中生有。答案AD选A给2分,选D给3分。7小令的题目是“隐居”,作者围绕“隐居”依次写了哪些内容?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旨的能力。首句“荆棘满途”说明仕途险恶、世道艰难,这正交代了隐居的原因。“蓬莱闲住”写出隐居的环境如“蓬莱”仙境一样的优美。再用三组历史典故“茅庐”“松菊”“莼鲈”,生发“蓬莱闲住”的内涵。接着写隐居的原则是“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最后表明了自己追仪古贤的生活态度,展示了自己飘然出世、无意旁骛的隐居情怀。答案作者首先交代了隐居的原因是仕途险恶,世道艰难(“荆棘满途”),因而在有如“蓬莱”仙境一样的风景优美之地隐居。再写隐居的住所(“茅庐”)、周围的环境(“松菊”)和起居生活(“莼鲈”)。接着写隐居的原则是“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最后写自己飘然出世、无意旁骛的隐居情怀。(隐居原因、生活条件、隐居原则、淡泊情怀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诗歌鉴赏此小令抒发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作者以诸葛、陶令、张翰自况,用典自然贴切,末句尤含意深远,于平淡中见工巧。起首二句,以“荆棘”与“蓬莱”两个并列复合词各做借代,颇为精警。“荆棘满途”,从白居易伤唐衢“天高未及问,荆棘生满地”及皮日休暮怀“兵戈连旧国,荆棘满长途”句意化出,极言世路的艰难险恶,与“蓬莱闲住”既成对照,又为因果,使读者一开始就对作者的“隐居”产生了理解与赞赏之情。“诸葛”三句用三组历史典故,生发“蓬莱闲住”的内涵。三则典故均与隐居密切关联,而作者通过选取典型的表征之物,在并列中各有侧重:“茅庐”映合隐居的住所,“松菊”映合隐居的环境,“莼鲈”映合隐居的起居生活。而茅庐之于诸葛、松菊之于陶令、莼鲈之于张翰,均为一种高风亮节的标志,于是作者随之表明了自己追仪古贤的生活态度:“不顺俗,不妄图”。这种旷放超脱、不忮不求的“清高风度”,显示了隐居者澄静宁和的内心世界,同“蓬莱闲住”的外部生活场景保持了高度的谐和,可谓相得益彰。末句语淡韵远,以“落花飞絮”代表纷俗的世相,以“年年”表明自己的不改故常,领以“任”字,决然而又悠然,回应了“不顺俗,不妄图”的隐居原则。全曲仅以一首一尾涉点尘世,其余均驰神走笔于隐居天地,畅达地表达了飘然出世、无意旁骛的高怀。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2分)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韩爽1988年,平凡的世界乘着央广的电波飞入无数青年人内心。27年后,平凡的世界电视剧版登陆卫视频道,岁月流转,感动常在。路遥,这位离开了20多年的上世纪作家,从来没有消失在人们的书单上,即便评论界并不怎么看好他的作品。终生与贫穷为伴路遥1949年12月3日出生于陕西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为了生存,在路遥七岁时,父亲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远在延川县的王玉德。对于在父母家的生活,路遥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与屈辱。当时,路遥衣衫褴褛,裤子破了不敢到别人面前,有人搞恶作剧,专门把他拉到人群里,惹得人们哄堂大笑。贫困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创伤。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上大学。大学里,路遥的生活是很简朴的。同学白正明说,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礼服,“老三样”(白、黄、玉米发糕)、饭后一碗开水冲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路遥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但他到北京领奖的路费还是跟四弟王天乐借的。路遥曾对朋友说过,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他那几年抽烟的钱。茅盾文学奖的奖金除了应酬文学界的朋友,就是还债。文学殿堂的艰难跋涉路遥一直在追求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可他的文学之路并不平坦。当中央还没有对“文化大革命”作结论、别人还在喊“文化大革命”好的时候,他逆风而动,以超常的勇气与远见卓识,写出一篇声讨“文化大革命”的六万字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他寄给了全国各大刊物,可都给退回来了。没有人理解他的小说,也没有人敢发。后来,当代慧眼识珠,尤其是得到老作家秦兆阳的欣赏,惊心动魄的一幕才得以在这个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全国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惊心动魄的一幕的获奖,增强了路遥前所未有的自信,这部作品成了他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基石。1981年6月,不到32岁的路遥,以顽强的毅力,用了21个昼夜,创作完成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他自己认为这是可以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写出来后先后寄给几家刊物,可还是被退稿。但他坚信并预言:要么取得巨大成功,要么彻底失败。结果人生果然让路遥一举成名。平凡的世界这座辉煌艺术大厦,路遥建造得并不轻松。第一部全部完稿了,过去发表过他的作品的一些刊物(都是些有影响的大刊物),看过这部作品后,都纷纷退稿了(大多认为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稿件辗转了几个编辑部,最后由谢望新主编的广东花城杂志表示愿意发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之后,路遥没有赢得掌声与喝彩,相反,却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研讨会上,绝大多数评论人士都对作品表示了失望,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很多评论家认为平凡的世界相较人生而言,是个很大的倒退。呕心沥血创作的一部长篇,居然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可,路遥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路遥对好友白描说他要继续写下去,写第二部,写第三部。可就在抄写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时,路遥本来就没有恢复好的身体再次出现了问题,吐了血。六年的文学远征,流血、流汗。平凡的世界终于在他顽强毅力的支撑下圆满完成,并一举夺得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但此时的路遥已明显感觉到了死神的侵袭,感觉自己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这位原准备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发表演讲的作家,又坚持完成了不朽的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而后带着未竟的事业,离开了这个平凡的世界。路遥的成功与失败“路遥是一个成功与失败的悖论。”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李星这样评价。他和路遥是文学刊物延河的同事,目睹了路遥的成长和上升,灿烂的生和光辉的死,作为同时代的文学评论工作者,他说路遥在生前似乎就不断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野心,一步一步地建构着自己非凡的人格形象,尽管生命短暂,但他却成功了。从路遥文学馆馆长、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厚夫的新书路遥传可知,这种勇气和野心在路遥10岁的时候就已见端倪:在延川“顶门”的他,成为了村小学里的孩子王,因为他曾因口音问题被冷落嘲笑;在与养父上不上中学的斗争中胜利,把握住了命运之船的航向。他曾经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他创作的初衷:“我起点太低。我要改变命运,要成大事,就得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甚至牺牲。”(有删改)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平凡的世界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都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评论界并不怎么看好路遥的作品,因此降低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B路遥是位让人敬佩的作家,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骄人成绩,是他艰难跋涉、坚持不懈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他用生命奋斗的结果。C路遥的文学创作之路并不平坦,是因为他逆风而动,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他的惊心动魄的一幕遭到多次退稿。D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刚问世就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他们认为这本书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但路遥没有退缩,毅然完成了写作。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因此降低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于文无据。C项,路遥的文学创作之路不平坦有多种原因,“逆风而动”只是其中一个原因。D项,“认为这本书不适应时代潮流,属老一套恋土派”的是给路遥退稿的一些大刊物,而不是文学评论人士。答案B9文章以“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章标题的内涵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标题本身及其与文章的关系两方面入手。文章标题是对路遥人生的概括,所以语言相当凝练。另外,“平凡”与“不平凡”,这是一对矛盾的词语,所以标题富有吸引力,能够吸引读者阅读。答案一语双关,既指出了路遥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也指出了路遥人生经历的坎坷曲折;赞扬了路遥执着追求的精神,因为他在平凡的生活中用自己的努力使生命变得不平凡;语言凝练,“平凡”与“不平凡”这一对矛盾的词语产生了奇妙的艺术效果,吸引读者兴趣。(每点1分,答对3点给满分)10本文二、三段记述了路遥童年和大学里的生话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由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段落是文章的第二、三段,认真阅读不难发现,这两段所讲的路遥经历是其性格形成的背景,为路遥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整篇文章而言,这些经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答案交代路遥坚毅不屈性格形成的背景。生活的艰难,没有击垮路遥,反而激励他前行,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这更能展现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点。这些往事,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