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5神经调节.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501117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5神经调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5神经调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5神经调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训练:课时考点25神经调节1.(xx全国课标卷,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xx全国课标卷,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3.(xx北京卷,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4.(xx浙江卷,4)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5.(xx江苏卷,18)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6.(xx上海卷,23)有关“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去掉脑,将观察不到搔扒反射B.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C.环割并去掉脚趾皮肤的目的是让搔扒反射现象更加明显D.由于蛙腹部和脚趾尖都有感受器,刺激两处都会出现搔扒反射7.(xx海南卷,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8.(xx江苏单科,12)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9.(xx四川卷,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10.(xx重庆理综,)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_,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_。(2)不同类型的刺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原因是_不同;不同强度的刺激通过改变传入神经上电信号的_,导致感觉强度的差异。(3)当给某部位受损的人热刺激时,可在整个传入通路中记录到正常电信号,但未产生感觉,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_。11.(xx江苏卷,26)为了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任氏液成分/(gL1)成分含量NaCl6.5KCl0.14CaCl20.12NaHCO30.2NaH2PO40.01葡萄糖2.0(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其Na/K比与体液中_的Na/K比接近。(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_。(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12.(xx四川理综,8)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3)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_,直接促进_对水的重吸收。(4)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_。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_。一、选择题1.(xx长春二监)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2.(xx南平质检)40位同学手拉手围成周长68米的一圈,第1位同学用右手捏第2位同学左手,第2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1位同学的刺激后马上用右手捏第3位同学,到第1位同学左手感受到第20位同学的刺激为止,共用时8.3秒。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人体的大脑皮层B.感受器和效应器都位于人的手部皮肤上C.这40位同学的神经结构共同构成反射弧D.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平均速率为0.12 m/s3.(xx兰州统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4. (xx合肥质检)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与神经递质特异 性地结合5.(xx日照一模)如图是某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含有的物质能够在内环境中检测到B.为突触小泡,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神经递质释放到中,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Na内流D.只有神经递质的刺激才能引起神经细胞膜上产生电位变化6.(xx信阳三门峡联考)下图为神经冲动传导示意图(假设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样且都为兴奋性突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神经元示意图)()A.该图显示有三个突触B.神经冲动经此结构传递后表现为负反馈C.神经冲动经此结构传递后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D.该图显示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多向的7. (xx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一次联考)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8.(xx湖南株洲质检)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反射弧中的传导都是单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K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9.(xx江西协作体联考)图甲为所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B.电表记录到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C.电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若S处电极移植膜外,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10.(xx东北三省四市联模)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d处为组织液,若刺激神经元甲,则在神经元丙上可检测到动作电位。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结构中可见2个突触和3个突触小体B.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C.刺激c处,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D.兴奋由d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11.(xx渭南名校联考)下图表示由甲、乙、丙3个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其中乙只能释放5羟色胺(一种抑制性递质)。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突触的突触后膜上都含相同种类的神经递质受体B.突触后膜结合5羟色胺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会改变C.甲释放乙酰胆碱后,乙、丙两个神经元会先后产生兴奋D.抑制乙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后,甲的兴奋可传到丙12.(xx河北三市二联)如图为人体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a、b、c、d表示结构,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A.兴奋由a传至b时,b处钾离子通道打开形成内正外负的电位B.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C.c处属于内环境的组成,该处化学成分的改变将影响兴奋的传递D.传入神经元兴奋后,机体一般先屈肌收缩后伸肌舒张二、非选择题13.(xx泉州质检)研究人员利用蛙的坐骨神经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进行适宜处理,同时观察电表指针偏转情况,部分结果如下图(其中,刺激时的图示结果为实验观察首先出现的现象)。请回答:(1)蛙的神经元包括_和突起。(2)据图分析,实验时应将连接到电表的两个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细胞膜_侧。(3)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图中电极a处时,该处电位变为_,该电位变化主要与神经细胞膜对_(填“K”或“Na”)的通透性增加有关。(4)实验结果表明兴奋以_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14.(xx石家庄质检)图甲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图乙为b中某结构的放大。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示例:突触前膜)(1)在图中的膝跳反射弧中,感受器在_(伸肌/屈肌)中。c处施加刺激引起伸肌收缩,该过程_(属于/不属于)反射活动。(2)敲击a处时,肌肉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兴奋再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_(结构名称)决定的。(3)研究表明,神经递质有很多种,它存在于图乙的_中,不同的神经递质作用效果不同。抑制性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_(内流/外流),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4)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_区参与。课时考点25神经调节【三年高考真题演练】全国课标题1B神经元可进行有氧呼吸,其中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并产生大量ATP,A正确;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不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均需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2解析(1)分析图示可知:在乙酰胆碱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再通过扩散达到突触后膜。(3)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AC会持续发挥作用,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答案(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地方精选题3B足球比赛耗能比较多,需要消耗较多的糖元(原)以便供能,A正确;大量出汗导致失水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进下丘脑产生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B错误;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可以接收外界信号,并由神经系统支配肌肉运动,所以需神经肌肉协调作用,C正确;大脑皮层为高级神经中枢,对其他球员发出的信号接收处理,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反应,相互配合,D正确。4D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入到肌纤维的内部,A错误;传出神经元在去极化时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所以是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兴奋在传导的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大小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C错误;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引起的,所以当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导致细胞外K浓度比较低,进而导致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引起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最后导致膝反射减弱,D正确。5DA项对,神经递质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经高尔基体加工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B项对,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项对,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D项错,若为兴奋性化学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Na内流,若为抑制性化学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Cl内流,两者不能同时发生。6B不去掉脑,刺激仍然可以观察到搔扒反射,因为搔扒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脊髓,不在脑部,A错误;去掉脑所进行的脊髓反射,说明脊髓可以不依赖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B正确;环割并去掉脚趾皮肤可破坏感受器,目的是看感受器在反射中的作用,C错误;刺激腹部皮肤出现搔扒反射,刺激脚趾尖发生的是屈膝反射,D错误。7C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传入神经的胞体在灰质以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8B神经元受到的刺激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神经元的兴奋,A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内K外流有关,D错误。9C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10解析(1)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2)刺激感受器后产生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不同类型的刺激能引起机体不同类型的感受器产生兴奋,而后产生不同的感觉。由图中比较,同种刺激类型的不同刺激强度引起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的差异,在相同时长神经冲动数量不同(电信号的频率不同),从而引起感觉强度不同。(3)此患者整个传入神经功能正常,但不能形成感觉,应该是神经中枢(热觉形成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受损。答案(1)外正内负神经冲动(2)感受器频率(3)大脑皮层(神经中枢)11解析(1)任氏液中NaHCO3和NaH2PO4可分别与酸碱中和起缓冲作用,维持酸碱平衡;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成分应和组织液相似。(2)任氏液中葡萄糖浓度提高到15%,会使细胞发生渗透失水,从而使代谢强度下降。(3)该标本脑和脊髓损毁,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被破坏,则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不会有反应,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有反应,能发挥功能。(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同时突触小泡通过胞吐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5)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失去活性,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表现为持续收缩;肉毒杆菌毒素阻断乙酰胆碱释放或箭毒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导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均会使突触后膜不能兴奋,导致肌肉松弛。答案(1)NaHCO3和NaH2PO4组织液(2)细胞失水(3)传出神经、效应器(4)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12解析(1)依据a所在的神经纤维上有神经节可知,a为传入神经,神经纤维兴奋时,由于Na内流,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当兴奋到达c处即突触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兴奋,所以此过程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包括痛觉、热觉、冷觉等;内脏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导致心跳加快属于神经体液调节。(3)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4)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由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先起作用;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答案(1)传入神经内正外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大脑皮层神经体液调节(3)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4)吞噬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两年模拟试题精练】1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B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D错误。2A题干所述的反射中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人体的大脑皮层,A正确;感受器位于人的手部皮肤上,效应器是手部的肌肉,B错误;每位同学捏手动作的神经结构都构成反射弧,C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平均速率为120 m/s,D错误。3C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相关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错误;味觉形成过程到神经中枢时就已经在大脑皮层完成,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会形成条件反射,是通过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而产生的,C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其感受器和神经中枢都不同,D错误。4D根据反射弧的模式图可知,兴奋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A错误;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只能由B传到A,不能由B传到C,B错误;是突触前膜,兴奋传到突触前膜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C错误;是突触后膜,其上有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正确。5A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能释放到内环境中,A正确;不是突触小泡,是由细胞膜分泌的小泡,B错误;神经递质释放到中,会导致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C错误;机械刺激、温度等因素也可引起神经元上产生电位变化,D错误。6C该图显示有六个突触结构,A错误;由于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样且都为兴奋性突触,所以神经传导通过该结构时具有放大作用,故神经冲动经此结构传递后表现为正反馈,B错误;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样且都为兴奋性突触,神经传导通过该结构时具有持续时间长的作用,C正确;该图显示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7B突触小泡在与突触前膜融合后,释放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在与突触后膜接触后便完成任务,它一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被酶灭活,一条是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取,不会使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A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过程,结构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神经递质不进入细胞内,C错误;如果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也存在电位变化,只是内负外正的电位加强,D错误。8D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实现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A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以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反射弧中的传导都是单向的,C正确;神经元细胞膜外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D错误。9C电位变化表示产生动作电位,对应于Q点的兴奋,A错误;电表记录到处电位值时,说明恢复静息电位,因此,Q处有K外流,B错误;电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是R点产生动作电位,后又恢复静息电位,而兴奋不能从胞体传递到轴突末梢,所以其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C正确;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不论S处电极在膜外还是膜内,电表的指针都只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10C图中表示了2个突触和2个突触小体,A错误。在b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兴奋依次通过两个电极,所以电表指针能发生两次偏转,B错误。刺激c处,电流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向左传导,同时肌肉会发生收缩,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也可以向右传导,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正确。d为组织液,兴奋由de,是由化学信号电信号,D错误。11B由于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也有抑制性递质,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种类不完全相同,A错误;由于5羟色胺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下一神经元不会兴奋,不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即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会变小,B正确;由于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甲释放乙酰胆碱后,乙神经元会产生兴奋;而5羟色胺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乙神经元兴奋后,释放5羟色胺会抑制丙神经元产生兴奋,C错误;抑制乙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后,突触小泡不能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所以甲的兴奋不可能传到丙,D错误。12A兴奋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所导致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小泡(来源于高尔基体)运输到突触前膜,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胞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处是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突触间隙中化学成分的改变会影响兴奋的传递;传入神经可直接将兴奋传至屈肌运动神经元,而传入神经向伸肌运动神经元传递兴奋时还需经过中间神经元,故传入神经元兴奋后,机体一般先屈肌收缩,再伸肌舒张。13解析(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包括树突和轴突两种类型。(2)由于静息时电流表指针没有偏转,说明两个电极应该插在细胞膜的同侧;又由于刺激左侧一端时,指针首先向左偏转,说明电流是由右向左流,所以电极是插在细胞膜外侧。(3)静息状态时膜外是正电位,受刺激后变为负电位,主要是由于Na内流引起的,与Na通透性增加有关。(4)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答案(1)细胞体(或胞体)(2)外侧、外(或外侧)(3)负电位(或外负内正)Na(4)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局部电流)14解析(1)分析图甲可知,感受器在伸肌中。c为传出神经上的某一位点,在c处施加刺激引起伸肌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活动。(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因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3)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内流,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差进一步加大,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4)由题意“我被扎到了,有点疼。”可知,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S(运动性语言中枢)区参与。答案(1)伸肌不属于(2)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突触(3)突触小泡内流(4)S(运动性语言中枢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