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提升三步曲.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9807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提升三步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提升三步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提升三步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提升三步曲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区域图和统计图表形式为载体,考查区域间的地理特征差异。这类问题一般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方面分析。1自然地理特征差异比较答题要点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矿产等。答题模板(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描述纬度范围,所处寒(温热)带,所处高(中、低)纬度;海陆位置:沿海或内陆,大陆东岸或大陆西岸;相对位置:位于东部等;半球位置:位于东(西、南、北)半球,跨东西(南北)半球等。(2)气候:以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等。(3)地形: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为主;地势高低,地势崎岖(平坦);海岸线曲折(平直)等。(4)水文: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5)植被: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等为主。(6)土壤:以水稻土(黑土等)为主。(7)矿产:以矿为主,矿产资源丰富(贫乏)等。2人文地理特征差异比较答题要点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城市等。答题模板(1)农业: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熟;农作物:以小麦等为主;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等。(2)工业:以重(轻)工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工业等。(3)交通:以铁路(公路等)为主;交通便利(不便)。(4)人口:人口增长快(慢);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密度大(小)等。(5)城市: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区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甲、乙两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_、_。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解析:(1)根据经纬度、省区轮廓等可判断,甲区域中A是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B为鄱阳湖平原,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乙区域中C是松嫩平原,D是三江平原,该区位于中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纬度较高,其热量不足。(2)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乙区域热量不足,春秋季节的低温霜冻对该区域农业危害较大。(3)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要注意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作答。答案:(1)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纬度较高,气候温凉,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对策: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 (3)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xx湖北八校二模)下图为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回答13题。1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B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2有关该地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 ()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得出答案。该地以草地为主,水土流失不严重,但也会有水土流失现象;荒漠草原区生态环境最脆弱,最易出现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草甸草原区过度开垦也会出现荒漠化现象。第2题,以草原景观为主的地区,一般降水较少,河流数量不会很多,故C选项不可信。第3题,草原区降水较少,过度开垦易出现荒漠化问题,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不宜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种植业。答案:1.A2.C3.B读我国某年东、中、西部GDP分布、网民数分布和人口数分布比较图,完成45题。4三大经济地带中,网民数分布密度最大的是()A东部 B中部 C西部 D无法判断5图中信息反映出()A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故互联网发展基础好B我国中西部地区因人口相对较少,故网民比重较低C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重均超过人口所占比重D我国东部地区的网民比重是其人口比重的两倍解析:读图可知,东部经济地带网民密度最大,其主要原因是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电脑普及率高,互联网发展基础好。答案:4.A5.A下图甲、乙分别是我国华北、西北两区域航拍地面图,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67题。6图甲是当地的人文景观之一。产生这一景观是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中_的结果()A气候 B水文 C地貌 D土壤7图乙景观反映了当地 ()A具有较湿润的气候B流水作用较强烈C适宜大力发展季风水田农业D野生植物的叶子一般具有细小的特征解析:第6题,图甲为梯田景观,是当地的人文景观之一,产生这一景观是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中地貌的结果。第7题,图乙景观为西北地区的景观,反映了当地干旱的气候特征,为减少水分的蒸发,野生植物的叶子一般具有细小的特征;该区域风力作用较强烈,不适宜大力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答案:6.C7.D8(xx广东惠州调研)读我国6省区天然草地面积与理论载畜量散点图,若对某省区天然草地面积进行监测,最适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PRSDGIS解析:选A。遥感技术可以对该省区天然草地面积进行监测。(xx四平一模)读图,回答911题。9东南亚()A属于发达地区 B人口稀疏C草原广阔 D多地质灾害10西亚地区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目的是()A抵御严寒 B增加安全性C隔绝外界热量 D反射太阳光11图中两区域民居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宗教 B气候 C河流 D地形解析:第9题,东南亚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植被以森林为主,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多暴雨,地质灾害多发。第10题,西亚多为热带沙漠气候,太阳辐射强,风沙多,墙厚可以隔热,窗小可以减少进入室内的太阳光。第11题,东南亚降水多,民居房顶较倾斜,便于排水;西亚降水少,民居以平顶建筑为主。因此,两地民居差异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答案:9.D10.C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xx浙江温州十校联考一模)根据图文(图甲为非洲局部区域图,图乙为图甲中、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图丙为坦桑尼亚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过去,矿产只是坦桑尼亚的次要出口货物。近年来,中国帮助坦桑尼亚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使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吞吐量和陆路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坦桑尼亚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合作使矿业产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1)比较R1、R2两河入海口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8分)(2)简述地与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3)简析矿业成为坦桑尼亚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的原因。(8分)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差异及区域发展的原因。(1)河流的水文特征有径流量、含沙量、流速、季节变化、结冰期等,R1、R2分别为刚果河和赞比西河,R1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植被覆盖好,河流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而河口地区落差大,水流较急;而R2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流量小,季节变化大,下游河口落差小,水流较缓。(2)地与地的降水差异从图甲中判断即可,其差异从地面状况,大气环流,地形等方面来分析;湖面有丰富水汽,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还有地形的抬升,地在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3)矿业成为坦桑尼亚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的原因从其资源、交通、国外市场及国内政策等方面分析。答案:(1)R1较R2河流量大;流速快;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2)地较地年降水量多。地印度洋暖湿偏东风经过湖面,空气湿度增加;地受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多地形雨。(3)该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近年来沿海港口及陆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国外市场需求的增加;国家政策的扶持等。(其他回答如合理可酌情给分)13读世界两个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图1、图2)和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32分)(1)分别说明两城市冬半年降水比夏半年降水丰富的原因。(10分)(2)简述图1、图2所示区域河流开发利用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6分)(3)判断图2的甲、乙、丙三地区中哪一地区小麦种植业比较发达,并分析原因。(6分)解析:第(1)问,位于日本海沿岸,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位于大西洋沿岸,受强盛西风的影响,冬季降水多。第(2)问,从两地的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即可。第(3)问,从地形、气候、市场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城市冬半年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增湿;受地形抬升作用,水汽凝结,降水丰富。城市冬半年西风强盛,水汽充足,降水丰沛。(2)图1中河流以水能开发为主。原因: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多山地丘陵,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图2中河流以航运为主。原因: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量丰富;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落差小;各河流间有运河相连,水运条件优越。(3)乙地区。原因:地势平坦(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光热条件相对较好;城市人口集中,市场需求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