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生物知识点集锦(15)新人教版选修.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9639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生物知识点集锦(15)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知识点集锦(15)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知识点集锦(15)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生物知识点集锦(15)新人教版选修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 BC D解析: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故正确;平板划线法采用接种针进行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涂布器进行操作,故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故正确;平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是计数,故错误。答案:C2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B噬菌体或大肠杆菌可在蛋白胨培养基中增殖C灭菌的目的是消灭与培养菌竞争的杂菌D稀释涂布法分散细菌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解析:细菌繁殖方式是二分裂方式,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需要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在蛋白胨培养基中不能增殖;灭菌目的是防止杂菌和培养菌发生竞争。答案:B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解析: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将所有的微生物杀死。答案:A4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解析:在细菌计数时,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然后求出平均数,再根据对应的稀释度计算出样品中的细菌数。答案:D5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加尿素不加尿素加琼脂糖不加琼脂糖加葡萄糖不加葡萄糖加硝酸盐不加硝酸盐ABC D解析: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中要有尿素、琼脂糖、葡萄糖,尿素给分解尿素的细菌提供氮源,不加硝酸盐。答案:C6(xx西城模拟)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解析:接种划线可以将菌体分散,最后得到单个菌体细胞,经过培养可以得到单个菌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分离微生物也可以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开始亚硝酸盐含量增加,10天后含量开始下降;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答案:A7(xx赤峰质检)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牛肉膏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青霉素琼脂蒸馏水含量10 g10 g2 g0.4 g0.065 g1万单位适量1000 mL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抗青霉素的基因B此培养基是天然鉴别培养基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D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解析:此表表示鉴定大肠杆菌的合成培养基。抗性基因一般位于大肠杆菌的质粒上,而不是拟核上;此培养基只能用来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答案:D8下列有关刚果红染色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B刚果红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C刚果红在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加入的刚果红不需要灭菌D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不需要灭菌解析:从对两种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入手,结合微生物培养过程无菌条件的控制方法来解答该题。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也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则所加刚果红要进行灭菌,以防杂菌的侵入,影响纤维素分解菌菌落的形成;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则不需要灭菌。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60分)9(16分)(xx济南一模)白僵菌高孢粉是国家林业局推广的高效生物杀虫剂之一,应用于多种林木和农作物害虫的防治。白僵菌分生孢子附着在寄主表皮、气孔或消化道上,遇适宜条件开始萌发,生出芽管。同时产生脂肪酶、蛋白酶、几丁质酶等溶解昆虫的表皮,通过芽管入侵虫体,在虫体内生长繁殖,消耗寄主体内养分,产生各种毒素,形成大量菌丝和孢子,布满虫体全身。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自然菌样中筛选较理想生产用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_性能测定。白僵菌的菌样应从_处采集。(2)分离白僵菌菌种的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在配制白僵菌培养基时加入蔗糖、硫酸铵、硝酸钾等成分,蔗糖属于_营养物质。(3)白僵菌纯培养常用的接种方法是_和_。(4)分离与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接种工具都要进行_处理,利用高温可以使微生物的_等物质发生变性。解析:选择培养基用于选择分离菌种。蔗糖属于微生物的碳源。微生物分离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接种工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其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核酸变性而使细胞失去活性。答案:(1)纯种分离感病昆虫(2)选择碳源(3)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或稀释混合平板法)(4)灭菌蛋白质和核酸10(22分)现在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但是每年仍然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废纸。废纸的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艺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界中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_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_为唯一碳源、并加入_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_的菌落。(2)在如上所述的筛选过程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且三种等量酶液中酶的浓度相同,则你认为三种酶液的活性_(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一定不同),可以通过_进行定量测定。(3)根据测定结果,环节常选择木霉,则中获得的酶是_酶。(4)生产中可以满足环节的常见菌种是_,为了确保获得产物乙醇,环节要注意_。(5)该技术虽然有广阔的前景,但存在酶的成本高等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可利用_等技术使酶能够重复利用。解析:(1)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含有大量以纤维素为碳源的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分解后,复合物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通过此方法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酶液中蛋白质的浓度相同,酶的活性不一定相同,可通过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量是否相等来鉴定其活性是否相同。(3)木霉能产生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4)在酒精发酵中常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在接种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杂菌污染。乙醇是酵母菌无氧发酵的产物,发酵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无氧的环境。(5)可通过固定化酶技术使酶能够反复利用来降低酶的成本。答案:(1)富含纤维素(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如落叶较多等)纤维素刚果红透明圈(2)不一定相同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3)纤维素(4)酵母菌发酵装置的密闭性(或保证无氧条件等)(5)固定化酶11(22分)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_处理。(2)要在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物理性质、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_。(3)在划线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4)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接种的菌种一般培养基实验处理及结果 A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B不生长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AB能生长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就能生长突变株A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_。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_。解析:(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2)从物理性质方面来看,题图培养皿中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方面来看,该培养皿中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该除草剂为含氮有机化合物,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可以除草剂为氮源。故该培养基中除加入除草剂外,不再含有其他氮源,以选择出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3)在以该除草剂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不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除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外)是不能生长的。(4)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形成透明圈是由于该除草剂被某些细菌降解。(5)突变株A的生长依赖于营养物质甲,突变株B的生长依赖于营养物质乙。不添加营养物质甲和乙,二者混合培养时都能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突变株A为突变株B提供了营养物质乙,突变株B为突变株A提供了营养物质甲。答案:(1)稀释(2)在无氮固体培养基中添加了该除草剂(3)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4)氮气该除草剂(5)突变株A缺乏合成营养物质甲所需要的酶突变株A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甲,突变株B可以提供;突变株B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乙,突变株A可以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