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新课第六册第一单元科技文单元第一课数学与文化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7206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新课第六册第一单元科技文单元第一课数学与文化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新课第六册第一单元科技文单元第一课数学与文化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新课第六册第一单元科技文单元第一课数学与文化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新课第六册第一单元科技文单元第一课数学与文化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六册 第一单元 科技文单元第一课数学与文化二. 教学目的:1. 概括文中所述数学文化的特点,掌握提炼文章要点的方法。 2. 领会作者对数学的高度评价,以及从文化兴衰、民族兴亡的高度认识数学的思想。三. 文章简析:(一)解题 课文节选自数学与文化一书的绪言,是全书的总论。课文论述了数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数学能够影响人类生活的几个特点,高度评价了数学在促进人类思想解放、使人类摆脱宗教迷信等方面的历史功绩,认为它最根本的特征是“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并把数学提高到文化盛衰、民族兴亡的高度来认识。(二)课文分析:1.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数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的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第25段,分析数学影响人类生活的几个特点。 第三部分:第68段,评价数学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刻影响,指出数学表达了一种探索的精神,并从文化盛衰、民族兴亡的高度来认识数学2. 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1)首先,它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 (2)另一个特点是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3)再一个特点是它不仅研究宇宙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它自己。 以上三点说明数学在人类理性思维活动中的特点。(4)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5)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3. 研习重难点:(1)第1段中哪些语句能说明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的重要地位? 明确:“它几乎是任何科学所不可缺少的”,“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它的思想是许多物理学说的核心,并为它们的出现开辟了道路”,“它曾经是科学革命的旗帜”,这些语句都能说明数学在文化中的地位。而最直接的是“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 (2)第2段中,“这绝不是说在某种条件下,绝大部分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某种误差范围内为180”一句中,用了“在某种条件下”“绝大部分”“在某种误差范围内”的限制语,从语言的表述上看严密而准确,但这为什么不是数学追求的“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 明确:数学追求的“完全确定、完全可靠”不同于语言表述的严密与准确。数学的对象必须有明确无误的概念,其方法必须由明确无误的命题开始,并服从明确无误的推理规则,以达到正确的结论。 (3)“数学方法”“逻辑方法”“公理方法”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怎样?“数学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明确:三个概念都是一个含义,数学方法指的由明确无误的命题开始,服从明确无误的推理规则,以达到正确的结论的理性思维的过程。 第二课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一. 教学目的:1. 提高学生对科技论文提要钩玄的能力。 2. 理解本文对“熵”的说明。 3. 体会本文节选部分对人类生存的新的哲学思考。二. 文章简析:(一)解题:本文是一篇科学论文,作者里夫金和霍华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1972年,西方著名的未来学研究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题为增长的极限,提出了“增长的极限”理论,提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必然耗尽世界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同时污染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向世人敲响了警钟,对近代西方文化中经济无限增长的观点作了批判。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学术著作。这部学术著作指出科技的发展是一个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因而“熵”也不断增加的过程,得出了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倒退、逐渐衰亡的结论。(二)课文分析:1. 梳理有关“熵”的概述,并对“熵”的本质做出概括。 明确:第5段熵就是损失了的能在将来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 第6段熵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 第7段熵和污染是同义词,是某一系统中存在的一定单位的无效能量。 第8段在一个封闭系统里,能量水准的差异总是趋向于零。没有任何能量级别差异的状态叫做能量平均状态。第9段熵即无效能量的总和。 概括:熵就是无效能量,就是污染。2. 课文中关于“能量”的概述。 明确:第6段能量可以分为“有效的”或“自由的”能量,和“无效的”或“封闭的”能量。 第7段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被转化成了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污染。 第8段在一个封闭系统里,能量水准的差异总是趋向于零。没有任何能量级别差异的状态叫做能量平均状态。 第9段能量平均状态是熵值达到的最大的状态,那时将不再有任何自由能量来进一步做功了。 第10段地球上有两个有效能量的来源:一个是地球本身所蕴藏的能量,另一个是太阳能。在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里,这两个能量都是有限的。 第14段当有效能量告罄时,我们称之为“热寂”。认识“能量”:能量可以分为“有效的”和“无效的”两类,有效能量是有限的并且总在减少,即熵总在增加。有效能量消耗完时,熵达到最大值,这叫做能量平衡状态或者叫“热寂”。第三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自读)一. 教学目的:1. 领略课文表现出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理解作者揭示的艺术规律。 2. 学习本文对事物严谨、辩证的分析,感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体现出的广阔视野与深厚积淀。二. 文章简析:(一)作家作品: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是中国当代建筑大师、建筑理论家和教育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创立了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的建筑系。梁思成在建筑理论上也有突出的建树。(二)文章分析:1. 品味文中描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绘画、建筑的美感,找出表达中心观点的关键句。 明确: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2. 课文副标题为“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通感”作为修辞,它的特征是什么?在本文中“通感”的含义应是什么? 明确:“通感”本为一种由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借此描述在语言中用一种感官印象来形容另一感官感受的修辞手法,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谈到“通感”: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如荷塘月色中用“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对淡淡的荷香的描述。但在本文中“通感”一词的内涵与上述情况不同,它是指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通的艺术规律。第四课宇宙的未来(自读)一. 教学目的:1. 感受科学精神,增进科学素养。2. 学习本文生动、幽默的演讲风格。 二. 文章简析:1. 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总体感知。 明确:本文讲的是宇宙的未来问题,预测了两种结局:或膨胀,或收缩。 2. 提炼本文要点。 明确: 要点依次为:(1)科学家有信心预言未来。(2)巫师的预言模棱两可,宗教的预言屡测屡败。(3)物理方程、制约大脑的方程具有混沌性,因此我们不能预言人类;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却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4)宇宙的未来有两种可能,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二是收缩以至坍缩成一个点。是膨胀还是坍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5)宇宙现在的密度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点上,所以两种可能都会发生。三. 难点解析:1. 作者在第8段中为什么说“即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未来”?为什么第10段又说“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我们不能预言它”? 明确:“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方程可能是不稳定的”;同样,“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2. 为什么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却“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明确:因为前者是混沌的,不确定的;而“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3. 作者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有何不同? 明确:前者是有科学根据的,是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进行的科学推测,科学预言;而后者是没有科学根据可言的。其实,从上面的题目就可知道,人类社会的未来根本就是无法预言的,因为方程是混沌的,所以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的预言注定就是荒唐的。 4. 作者认为宇宙的未来会是怎样的? 明确:会有两种可能:“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 四. 高考考点简析:(一)高考现代文选择题设置错误的方法: 1. 删删减。一般来说,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状语、定语)是删减的首选对象,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或者造成表达内容范围的扩大,或者造成内容理解的扭曲。 2. 调调换,指调换词语顺序。词序变化也往往导致语句含义的变化。 3. 改指改变一下说法。这种方法比较常见,而且类型繁多。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等等。 4. 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而有意漏掉另一方面。以此设置的选项肢有较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5. 凑拼凑。或者将有关与无关的几个选择点杂糅到一起,或者将望文生义的义项强加进去,以干扰判断。 (二)高考题中干扰项的“造假”形式主要有: 1. 偷换概念。也叫“偷梁换柱”,这种方式与“张冠李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区别是明显的。它表面上并没有将两个对象或概念进行调换,但暗中却将二者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或调换、或混淆等处理。 2. 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有时从原文中截取两句看似有因果关系的信息句,通过“技术”处理巧妙地合在一起,选择项由已知结果所推断的原因或由原因所推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有悖逻辑。 3. 颠倒主次。也称“轻重错位”,即该重点突出的却变成了轻描淡写,本是非常次要的东西却占据了主导地位。如对概念的理解,常将一些属于大众化的共性的东西变成了概念的本质属性。 4. 改变范围。“夸大其词”,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命题技巧,它往往表现为故意夸大某方面的内容,如对优点、作用、前景等的评价。“故意缩小”,这是与第一种方式相对而言的,即人为地对某些内容故意往小处说。5. 改换性质。也叫“张冠李戴”,顾名思义,这种方式就是将本属于甲事物的特性、用途等“移植”到乙事物身上,让考生形成一种错觉,从而出错。 6. 胡编乱造。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推断和想象”一类题中,故意不顾文中信息的实际,借“推断和想象”之名胡乱编造一些若有若无的信息,以此干扰考生答题。 7. 以偏概全式。或“断章取义”有时在设置选项时,故意脱离全篇内容,断章取义,架空分析,以此来检测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8. 答非所问,或为原文未谈及的问题。(三)对策:筛选信息,特别要注意筛选的依据。筛选的依据主要是筛选的目的和阅读的文本。 1. 依据题意,框定文本。 筛选信息时,要仔细推敲题目,准确把握题意,大体框定相关的阅读语区。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这是筛选的关键。有时可以找到几处原文,但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有时筛选出的几处原文又可以互相补充。要仔细分析比较。 2. 对照文本,确定选项。 去伪存真,排除干扰项。所谓“伪”,或无中生有,或故意疏漏,或歪曲事实,或张冠李戴。试题可能会有意设置一些“伪”项,即干扰项。这就要求考生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采取对比、辨异等方法,把信息辨别、区分开来,即去伪存真,提炼出所需信息。 【模拟试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考古学家在山西省垣曲县发现了商代城邑遗址,引发了商代历史地理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中条山横亘于山西南端,这里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它的北面是汾运盆地,南面是黄河谷地。从侯马到垣曲,正是跨越了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华”字得自华山。“夫中条之山者,盖华岳之体也”,古人把中条与华山看作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华夏的“夏”。得自“大夏”,夏朝。在考古学上,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的两面。历史文献中说中条山以北有“夏墟”,南面偏东一带是“有夏之居”。看来夏朝的地域,确实是跨越中条山南北的。地理学强调“从地并系”,夏族与中条的“人山关系”也应当具有独特的内容。已有考古学家撰文,讨论中条山脉在资源上如何支持了夏族的兴旺。至少,中条山有丰富的铜矿,中知北侧又有巨大的盐池。历史地理学家关于河流哺育古代文明的论述已经很多,而山脉如何对文明做出贡献,尚缺乏讨论。 山间奇材,往往是山脉的重要价值所在。不过,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山脉的意义则多在于阻隔或护卫。从宏观人文地理格局上观察,从中条北面翻越到南面与从南面翻越到北面,意义是不一样的。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是一个群山环绕比较封闭的地区,这里的人们可以过安定的日子,但若求大的发展,就必须冲破自然屏障,向南跨越中条,进入黄河谷地,进而东向伊洛,春秋时代的晋国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强国之路。反之,从南面北越中条,往往是强者的入侵行为,商朝势力曾向北扩张,虽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但不算是了不起的社会巨变。 史书所记尧舜的传说多在中条以北,这或许暗示着夏族的渊源所在。因为夏朝影响力的强大,汾运盆地便成为法统观念上的崇高区域。商人灭夏,定要翻越中条占有汾动盆地,意义不仅是获得这片肥田沃土,还要在法统观念上最后征服夏人。从动态地理格局上观察,垣曲商城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 1. 下列作为文中划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 A. 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缓和,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 B. 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与中条山有关。 C. 古人早已看出中条山与华山本为一体,只是被黄河割开。 D. 考古学粘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地兼中条山南北两面。 2.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 B. 从地理空间关系的角度说。中条山的意义在于联结汾运盆地和黄河谷地。 C. 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 D. 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保护着夏人的安全。 B. 相对而言,历史地理学界对“人河关系”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一定成果。 C. 晋人向南翻越中条,不仅具有改朝换代的政治意义,也是了不起的巨变。 D. 历史文献中关于“夏墟”和“有夏之居”的记载,说明夏族发祥于汾运盆地。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1780年,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在1898年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1962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要有成熟的音乐理论与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证实了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xx年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丝基墨。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元前14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月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中国已经发明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5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4组,每组7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曾侯乙衣服箱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1900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图。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4. 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B. 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C. 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人了古希腊。D.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5. 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A. 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B. 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的成就。C. 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D. 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6. 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B. 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C. 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D. 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7.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B. 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列。C. 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D. 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计算机能思维吗?1997年5月11日,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幢高楼里正在进行一场被媒体称为“人机大战”的国际象棋比赛。对局的一方是1985年以来一直独霸棋坛的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另一方是美国IBM公司推出的“天下第一”下棋机器为“深蓝”的超级计算机。尽管卡斯帕罗夫一开始就声称他是“为尊严而战”,但最后“深蓝”还是以3.5比2.5的总比分取胜。对此,世界舆论一片哗然。人们历来认为,人类之所以能主宰地球、驾驭生物,就是因为人有智慧、能思维。弈棋往往被视为人类最有代表性的纯智慧活动,世界棋王常常被视为人类智慧的象征。今天,棋王易位于计算机,人们不禁要提出疑问:机器能思维吗?思维是人类的专利吗?人类的智慧已经进化发展了成千上万年,而智能机器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如果再发展几百年,我们也许很难想像那时的人工智能的水平和情景。看来,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捧出那惟一的特权!有人甚至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总有一天电脑要超越人脑,使人类成为机器的奴隶。到那时人们讨论的已经不是人类思维的尊严问题,而是人类命运的问题了。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而且是一个哲学命题。“深蓝”曾于1996年跟卡斯帕罗夫交过一次手,结果以1胜2平3负败北。随后IBM的专家们一方面努力从硬件上提高“深蓝”的运算能力和速度,另一方面加深“深蓝”对棋局的“理解”,终于使其棋力大增,最后战胜棋王。难怪卡斯帕罗夫在赛后说,这次比赛“是一群人运用电脑来向一个人的智慧和反应挑战”。机器的“思维”本质上是人赋予的,人的思维是自然界、宇宙间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机器固然能具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但人脑还有意志、灵感、性情和精神,这些却是计算机所无法企及的。8.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B. 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人类的专利。C. 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丧失思维能力。D. 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9. 从上下文看,以下对这次“人机大战”特别引人注目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所以引起媒体的关注。B. 一方是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一方是“天下第一”下棋机器“深蓝”。C. 卡斯帕罗夫并非是为他个人而战,比赛涉及到人类的尊严问题。D.“深蓝”最终以3.5比2.5的总比分取胜,导致世界舆论一片哗然。10. 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高速发展的智能机器将来完全可以代替人类的许多智力活动。B. 有智慧、能思维才使人类取得了主宰地球、驾驭生物的优越地位。C.“人机大战”实际上是卡斯帕罗夫一个人跟许多人的智力的较量。D. 计算机在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方面不能跟人类相匹敌。参考答案/一.1. A 2. C 3. B二. 4. D 5. A 6. C 7. C三. 8. B 9. A 10. D宁静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