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说“木叶”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5894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说“木叶”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说“木叶”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说“木叶”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说“木叶”课课练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漂泊( ) 灼灼( ) 征戍( ) 桅杆( ) 迢远( ) 亭皋( )答案:b zhu sh wi tio go2.解释下列词语。(1)袅袅(2)皎皎(3)灼灼(4)萧萧 (5)翩翩(6)冉冉答案:(1)形容烟气缭绕上升。(2)形容很白很亮。 (3)形容明亮。(4)形容马叫声或风声等。(5)形容风度或文采的优美。也形容飞行轻快地样子。 (6)毛、枝条等柔软下垂;慢慢地。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李杜有许多为人传颂的诗篇,以它们鲜明的形象影响了历代的诗人,使他们得到了启发。B.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冼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C.“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索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D.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答案:D解析:A项“颂”应为“诵”。B项“冼炼”应为“洗练”。C项“窸索”应为“窸窣”。4.名句填空。(1)皎皎云间月,_。(2)柔条纷冉冉,_。(3)_,不尽长江滚滚来。(4)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_,_。答案:(1)灼灼叶中华 (2)落叶何翩翩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课堂巩固 一点即通1.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木”在形象上的第一个特征是:“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用于积累中。B.“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是:具有暗示性,暗示着树干和微黄而干燥的树叶颜色,寓于疏朗的清秋季节。C.“木叶”与“树叶”一字之差,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却极大。D.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有用“树叶”的,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叶”。答案:D 解析:从文中传递的信息来看,古代诗歌中用“树叶”的十分少见,故D项表述不合文意。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下面关于“树叶”“木叶”“落木”不同意味的赏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叶”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层层的感觉,“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令人想起游子的漂泊。B.“树叶”带给人的是葱郁的盛夏气息,“木叶”带给人的是疏朗的清秋气息 C.“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落木”比“木叶”更是空阔,毫无绵密之意。 D.“木叶”属于风,属于爽朗的晴空,一个典型的清秋性格,“落木”属于雨,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鲜明的隆冬脾气。答案:D解析:所谓“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意义。从筛选的角度看,A、B、C三项在课文第四段都有信息点,而D项文中无“落木”“属于雨,属于阴天,属于隆冬脾气”之说。3.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这对于阐发道理有怎样的作用?答案:一是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使分析有凭有据,三是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答案: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5.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都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请举出几个例子说明这种现象。答案:例如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商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而柳是写秋日之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的欣喜之情,喜爱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而雍裕之的江边柳则别出新意:“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课后检测 触类旁通一、本课阅读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代的对象是什么?(1)“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中的“这样”指代的是什么?(2)“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2.作者引用橘颂招隐士和无名氏的诗句,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3.“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4.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树叶”呢?B.我国的古典诗歌中多用“木叶”而很少用“树叶”的原因。C.中国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D.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1.答案:(1)“树叶”从来就无人过问,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2)从屈原创造出“木叶”,“木叶”广泛应用到杜甫等创造“落木”等文学现象。2.参考答案:古代诗歌中虽少见“树叶”,但“树”倒是常见的。 解析:见“例如”前面的中心句。3.参考答案:因为“木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解析:先找出答案所在的区域,即前半段,再加以概括。4.答案:B解析:A项只谈到了“少用”这一方面;C项范围太大;D项偏离文段要点。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结合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接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被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 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xx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基础。5.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被翻译成嗅觉信息。6.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庭。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 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进展。5.答案:D解析:仔细审读“化学信号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结合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就可以得到本题的答案。D项漏掉了“转变为电信号”这个过程,所以理解不当。6.答案:C解析:审读题目,“承接顺序”四个字提示我们要注意文中表述的不同时期、不同成果的对应关系。A项的信息点在“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结果”一句,“嗅觉信号道路理论提出后”在时间上表述错误。B、C两项相关句子为:“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传导过程。”B项“嗅觉信号道路理论提出后”又把时间弄错。D项相关句子为“当阿克塞尔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受体家族”,本项错在“得知过程后”。7.答案:A解析:B项的王安石和阿克塞尔,一个是文学家代表,一个是科学家代表,并不能得出“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这种啼笑皆非的结论,根本没有因果关系。C项的强加因果“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可见一个人只有一个嗅觉受体,不可能有“1万种”。D项的根本没有相关信息,属无中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