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5640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人体体液中占总量百分比最大的和在物质交换过程中最活跃的组成成分分别是()A.血浆、淋巴B.组织液、血浆C.细胞内液、组织液 D.细胞内液、血浆解析:人体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血浆起到运输的作用,既提供营养物质又排出代谢废物,是最活跃的组成成分。答案:D2.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解析:肌肉注射时,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依据内环境三个组成部分的物质交换关系,C项更为全面。答案:C3.(xx佛山高二检测)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的名称依次是()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解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图中为细胞内液,共同组成的为细胞外液(即内环境),由于淋巴是由组织液回流等因素形成的,它与血浆之间为单向流动,故为淋巴,为血浆,为组织液。答案:B4.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则渗透压大解析:渗透压的形成主要与溶质微粒的多少有关,溶质微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反之则渗透压越低。答案: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些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D.组织液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血浆和淋巴中含量很少解析: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可以和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应是血浆;含有较多蛋白质的是血浆,组织液中含量很少。答案:A6.右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a毛细血管壁、b红细胞、c血浆、d细胞内液、e组织液,则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氧气通过c及a,运输到e的过程,需要ATP葡萄糖由c经a和e到达d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e由d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可由c的运输而排放到体外A. B.C. D.解析:O2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组织细胞,需通过主动运输完成,需要消耗能量。图中d内产生CO2,CO2浓度最高。答案:C7.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O2是直接从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B.周围的水中得到C.组织液中得到 D.血浆中得到解析:表皮细胞直接与组织液接触,可从组织液中直接获得O2。答案:C8.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呈暗红色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解析:毛细血管壁在正常情况下只允许水、葡萄糖、无机盐等小分子透过进入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但当受到创伤后,毛细血管破裂,原来应留在血管中的血细胞、大分子(如蛋白质)也能进入细胞间隙,使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能与O2结合而呈暗红色,且组织液浓度会增加,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吸水能力增强,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增多,引起局部水肿。 答案:A9.(xx苏北四市质量抽测)下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若为肝脏细胞,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解析: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淋巴只能进入血浆,不能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答案:D10.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k.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A.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双分子层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解析:首先根据与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可判断为血浆,为组织液,当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或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时,都会导致组织水肿,即组织液增多,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肝细胞产生的CO2到达血浆至少需穿过5层膜,即5层磷脂双分子层。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8分)右图为某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据图回答:(1)若为毛细血管壁,则其余各部分的结构名称为:;。(2)写出下列各细胞的细胞外液(或内环境)。细胞2的内环境是:。细胞4的内环境是:。(3)写出液体、三者之间的渗透关系(用箭头表示方向):解析:若图中为毛细血管壁,则为红细胞(或其他血细胞),为血浆,为组织细胞,为组织液;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液体之间的渗透关系可根据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关系以及细胞外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画出正确的示意图。答案:(1)红细胞(或其他血细胞)血浆组织细胞组织液(2)血浆组织液(3)12.(10分)下面图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3)假如为淀粉,则所形成的由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经过B的运输,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作用是,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4)正常人体内B的pH相对保持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 。解析:图中A为肠腔,相当于外环境,B为血浆,C为细胞内液,D为组织液;如果为淀粉,则为葡萄糖,在小肠中经主动运输进入血液。答案:(1)BDC(2)A(3)主动运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H2CO3与NaHCO313.(12分)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1)实验材料:略。(2)方法步骤: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 mL浓度为0.5%、0.7%、0.9%、1.1%、1.3%的,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 。(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试管盐水红细胞形态10.5%体积变大,或涨破20.7%30.9%41.1%体积缩小51.3%体积缩小,皱缩相应的结论: 。(4)讨论: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措施? 。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 。解析:人的细胞内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0.9%的生理盐水浓度相当,为等渗溶液。低于该浓度,组织细胞会因吸水而膨胀,反之则会失水皱缩。生理盐水与细胞外液为等渗溶液,但是成分差别非常大:氯化物水平明显高于血浆;缺少正常血浆中的几种物质(如钾、钙、镁)和葡萄糖;缺少血浆中维持正常pH所需的缓冲剂。所以过多注射生理盐水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答案:(2)NaCl溶液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3)体积变大维持正常形态相应的结论: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4)偏高分组更精细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