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4738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七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自主检测与反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女闻六言六蔽矣乎B敏于事而慎于言C今也则亡D出则弟答案B解析A项“女”通“汝”,你。C项“亡”通“无”,没有。D项“弟”通“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之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生而知之者B困而学之C困而不学D鲤退而学诗答案C解析C项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其他三项均为顺承关系的连词,译为“就”。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食无求饱B古之学者为己C尝独立,鲤趋而过庭D好仁不好学答案D解析A项古义:地位高的人。今义:品德高尚的人。B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C项古义:独自站立。今义:不依靠他人。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故旧不遗,则民不偷B贤贤易色C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D鲤退而学礼答案D解析A项形容词作名词,故交、老友。B项形容词作动词,尊重、崇尚。C项形容词作动词,疏远。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陈亢问于伯鱼曰B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C敏于事而慎于言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答案D解析D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王颁,字景彦,太原祁人也。祖神念,梁左卫将军。父僧辩,太尉。颁少俶傥,有文武干局。其父平侯景,留颁质于荆州,遇元帝为周师所陷,颁因入关。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至服阕,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迁汉中太守,寻拜仪同三司。开皇初,以平蛮功,加开府,封蛇丘县公。献取陈之策,上览而异之,召与相见,言毕而歔欷,上为之改容。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率徒数百人,从韩擒先锋夜济。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及陈灭,颁密召父时士卒,得千余人,对之涕泣。其间壮士或问颁曰:“郎君来破陈国,灭其社稷,雠耻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将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请发其丘垄,断榇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颁顿颡陈谢,额尽流血,答之曰:“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诸人请具锹锸,一旦皆萃。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颁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既而自缚,归罪于晋王。王表其状,高祖曰:“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舍而不问。有司录其战功,将加柱国,赐物五千段,颁固辞曰:“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所加官赏,终不敢当。”高祖从之。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母忧去职。后为齐州刺史,卒官,时年五十二。(节选自隋书)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B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C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D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答案B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秦汉乃至隋朝,多指函谷关,如“先破秦入关者”中的“关”就是指此关。B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三年之丧满称之为服阕。C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D母忧,是指古代以孝治天下,令母亲忧伤,就是不孝。答案D解析“母忧”指的是母亲去世。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颁有至孝之心。他听说父亲被杀害,号哭哀痛几乎气绝,丧期满后,经常穿布衣吃素食,在草垫上睡觉。B王颁得到皇帝的赏识。周明帝征召他授予左侍上士,后来升迁担任汉中太守,开皇初年,凭借平定南蛮的功劳,被封为蛇丘县公。C王颁一意报父仇。陈灭亡后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找到一千多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挖掘陈霸先的坟墓,打开棺材焚烧了他的尸骨。D王颁谦逊有礼。灭陈后有司记录他的战功,准备封赏王颁,而王颁认为自己的功劳不足以担任柱国,于是坚决推辞掉了所加给的官职和赏赐。答案D解析“认为自己的功劳不足以担任柱国”表述有误,应为自己凭借国家的声威,得以洗雪仇恨和耻辱,本是为了私情,不是为了国家,所以才推辞。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陈灭,颁密召父时士卒,得千余人,对之涕泣。 译文:_(2)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译文:_答案(1)等到陈国被消灭,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找到一千多人,对着他们哭泣。(2)我凭借仁义平定陈国,王颁所作所为,也是孝义之道啊,我哪里忍心降罪于他!参考译文王颁,字景彦,是太原祁县人。祖父王神念做过梁朝的左卫将军。父亲王僧辩,做过太尉。王颁年少时就卓异不凡,文武双全才能出众。他的父亲平定了侯景之乱后,留下王颁在荆州做人质。后来遇到梁元帝被北周军队俘获杀害,王颁因此离开荆州进入关中。听到父亲为陈武帝所杀的消息,王颁号泣晕倒,一顿饭的功夫才苏醒过来,一直痛哭难止,整个人都消瘦不堪。服丧期间,一直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睡干草铺的床。周明帝赞赏他,召他做左侍上士,屡次升迁至汉中太守,不久被拜仪同三司。开皇初年,他因为平蛮族有功,被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蛇丘县公。王颁献上攻取陈国的计策,皇上看了很惊异,召他相见,交谈后王颁悲泣哽咽,皇上也为之动容。等到朝廷大举讨伐陈国时,王颁亲自请求随行,带着数百士卒,跟随韩擒虎先锋军趁夜渡过长江。王颁奋勇作战受了伤,担心不能继续战斗,悲伤哭泣。夜里睡着了,在睡梦中有人给他药物疗伤,等到醒来伤口就不疼了,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他的孝心感动了神明。等到陈国被消灭,王颁秘密召集父亲的部下,找到一千多人,对着他们哭泣。士卒中有壮士问他说:“郎君来攻破陈国,覆灭了他的江山,已经报仇雪耻了,却还悲伤不已,难道是因为陈霸先早死,不能亲手杀了他吗?那就请挖开他的坟墓,砍断他的棺材,烧掉他的遗骨,也可以表示你的孝心了。”王颁听后向说话的人磕头拜谢,额头上鲜血淋漓,他回答道:“陈霸先身为帝王,他的坟墓很大,只怕一夜挖掘,挖不出他的尸骨,等到了明天,事情就败露了,这可怎么办呢?”众人就准备锹铲工具,很快就聚齐了。就这样趁夜挖开了陈武帝的陵墓,打开了棺椁,看到陈武帝须发都还没有掉落,根部都长在骨头中。王颁就烧了他的尸骨,取了骨灰放在水中,喝了下去。接着王颁叫人把自己绑了起来,回去向晋王请罪。晋王上报了这件事,高祖皇帝说:“我凭借仁义平定陈国,王颁所作所为,也是孝义之道啊,我哪里忍心降罪于他!”就将此事放下,不再问罪王颁。有关部门的官员记录了王颁的战功,应该加封他为柱国,并奖赏他五千匹锦缎,王颁坚决推辞说:“我借着国家的威能力量,才得以报仇雪耻,本来就有私心,不是全为国家,因此要加封给我的官位赏赐,我都不敢接受。”高祖皇帝就按他的请求收回了封赏。王颁被拜为代州刺史,政事都治理得很得当。直到因为母亲去世而去职。后来王颁又任齐州刺史,在任职期间去世了,死时五十二岁。三、语言表达10论语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请根据其意蕴,联系自己的生活,仿照示例,另写三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面对纷繁的人世,请多一分思索,不要主观臆断,为表象所迷惑。_。_。_。答案(示例)面对丰富的生活,请多一分淡泊,不必一定拥有,为利益所迷惑面对复杂的社会,请多一分包容,不要固执己见,为情义所迷惑面对精彩的人生,请多一分平和,不要有自私之心,为生死所迷惑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搞清这句话的意思: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即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再就是联系实际,仿照例句的句式特点,写出三句话。11阅读下面的访谈节选,根据高利克(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回答的内容,在横线上补写记者的提问。问:(1)_答:那是1996年,我在耶路撒冷参加一次“圣经与中国文化”的讨论会上作的发言中提出的。我的“第三约”与“旧约”和“新约”有很大的区别。我主张全世界的人民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也要更好地了解他人,正视差异的存在。问:(2)_答:我在提出这一观点时并不了解儒家思想传统中的相关内容。宗教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你都应该了解自己。“和而不同”是你们孔子的思想,我不能说孔子是相信上帝的,但他其实还是相信“天”和鬼神的。它们的内容其实是差不多的。问:(3)_答:当然。人类冲突的真正原因究竟是经济还是文化或文明现在还说不清,但我总觉得文化或宗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世界就不会有真正的和平。我们非常需要以“和而不同”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它的意义是很大的,孔子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答案(示例)(1)请问,您的“第三约”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您的主张是什么(或:“第三约”的内容是什么)?(2)“第三约”的提出与儒家的“和而不同”有没有什么关系?二者的内容有差异吗?(3)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而不同”在解决当今世界的冲突的时候有意义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