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课堂演练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2506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课堂演练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课堂演练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课堂演练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17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课堂演练岳麓版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解析:正确理解“解放”的含义是解题关键。“解放”即摆脱束缚,解放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答案:D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由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的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解析:“当年搞合作化”指的是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集体生产;“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所有制形式并未改变,改变的是农村经营方式,B符合题意。答案:B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C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增强企业活力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增强企业活力”既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步,也是中心环节。A、B、C三项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而采取的具体措施。故答案为D项。答案:D4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事件是()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B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C农村新的组织管理形式村民自治产生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解析: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产生,标志着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故答案为C项。答案:C5党的“十二大”对“小康”的定量表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式的现代化B从1981年到20世纪末C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解析:党的“十二大”对“小康”的表述是:“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B项正确。答案:B6阅读材料: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内外复杂的主客观原因,我国长期受到“左”倾路线的影响,虽然五六十年代曾有过改革苏联模式的思想和行动的萌芽,但都未成为主流。邓小平深刻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奏响了真正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行曲,并随着国内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使中国的经济建设顺利、稳定、健康、持续发展。请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生产关系进行了成功的调整和改革,简述其主要内容和意义。(2)“十四大”在这一探索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第(1)(2)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要注意经济结构包含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等内容,要从宏观角度去思考。答案:(1)内容: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意义: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使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2)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巩固1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A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B改革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改革改变了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D改革改变了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解析:“革命”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实现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这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一致的。因此,A项正确,其他三个选项都是对题干内容的非本质解释。答案:A2为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发展乡镇企业 B合同定购制C市场收购制 D税费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A、B、C三项属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题干要求联系不大。答案:D3关于下图反映的事件的历史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B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D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这场大讨论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肯定实践的作用,确立了实事求是这一科学的思想路线。B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答案:B4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BCD解析:根据“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可以得出人民公社体制开始废除,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如何增强企业活力”,可以得出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由此可判断正确。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是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故错误;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进行的,说法错误。故选A项。答案:A能力提升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不包括()A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B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C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 D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A、B、D三项都是相同点,但改变所有制形式则不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土地所有制始终没有改变,自始至终都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故答案为C项。答案:C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坚持依法治国C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D实行村民自治解析: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为了扩大民主,健全法制,建设法制国家。A、B、D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答案:C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掌握程度。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都符合题意,选C。答案:C8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B我国人民生活已经达到更高水平阶段C我国三步走战略已经完全实现D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小康水平”是“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目标,故C项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B项说法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D项也不符合史实。答案:A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这个历史性的大转折,包括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等。因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发生的事情,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变动。“解放思想”和“民主”,是这一政治变动的主题词。正由于有了这一重大的政治变动,才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新华网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共“十八大”报告请回答:(1)“解放思想”和“民主”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词,在全会上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2)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结合材料一概括“大转折”的表现。(3)根据材料二回答“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是什么?解析:第(1)问要正确答出思想路线的具体内容。第(2)、(3)问的答案来自于材料本身,要注意从材料中吸取有效信息。答案:(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0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1978年和xx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19783 6451 13257.567.7xx218 07139 50035.843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材料三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材料四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请回答:(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请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改革从自发到中央政府推动,从经济到政治的发展;第(2)问材料二、三、四从不同侧面说明改革的巨大成就。答案:(1)从群众自发到中央肯定、推动;从试点到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2)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民主政治恢复并逐步制度化、法律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