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92082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练习新人教版课程标准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_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2)1918年夏,苏俄进入_时期。2目的:为了集中全国的_、_,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内容(1)实行_。(2)大中小_全部实行_。(3)取消_。(4)实行普遍_。4特色:兼有“_”和“_”两种特色。5评价(1)积极: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2)消极:余粮收集制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战后继续实施引发了严重的_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原因:“_”政策在战后继续实施,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_危机。2内容(1)农业:以_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允许私人开办_;以_的方式让_经营矿产、森林、油田等。(3)流通:恢复_和_。(4)分配:废除_。3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_的发展。4作用(1)提高了人民的_积极性,促进了_的迅速恢复。(2)有利于稳定_。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1922年底,_正式成立。(2)1924年,_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3)_被逐渐取消。2实践(1)优先发展_,其资金来源是农业和轻工业。(2)推行_运动,以摆脱_困难。3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_。(2)独立于_世界市场之外。4评价(1)功绩:两个_的实施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后来_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片面发展_,导致_和_的滞后。向农民索取的太多,压制了他们的_。长期执行_,压制了_和企业的积极性。_的僵化,成为以后_的重要原因。知识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2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C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3下面两幅历史图片反映的情况有明显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战争结束,形势发生变化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4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知识点二新经济政策5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6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A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7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A十月革命的作用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斯大林体制的作用知识点三“斯大林模式”81936年11月,斯大林在就苏联宪法所作的报告中说:“由于苏联经济方面发生了这些变化,我国的社会阶级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B富农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苏联确立D赶走帝国主义干涉势力9.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状况是()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10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卖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牛奶店也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A表明了苏联人特别喜欢吃肉、喝牛奶B说明了社会主义不能迅速发展生产力C讽刺了苏联的日用物资短缺问题D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题号12345678910答案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材料二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列宁: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老农: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列宁:有什么办法能唤起大家干活的兴趣呢?老农:为什么不采用我们庄稼人早已习惯的,而且认为最合理公平的办法呢?我说的是政府按俄亩规定固定上缴税收,而且要事先公布,不随便改变。列宁:你是说,允许庄稼人按规定交税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来的产品?老农:正是这样。材料三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耶戈列夫斯克地方 的农民在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给列宁的启发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老农所说的农村中存在的问题的?(3)材料三图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是如何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的?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的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作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的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材料二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注:当时历史最高水平)在1925年逝世前不久,列宁已经决定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道路。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搞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的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农民所述的“新的沉重的负担”主要是由当时什么政策中的什么措施直接导致的?(2)材料二中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主要采取了哪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农业问题?(3)材料三中毛泽东主要批评的是斯大林模式中在经济方面的哪种做法?(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答案解析】知识清单一、1.(1)十月革命(2)国内战争2物力财力3(1)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国有化 (3)自由贸易(4)义务劳动制4战时共产主义5(2)经济二、1.战时共产主义政治2(1)粮食税(2)小企业租让外国资本家 (3)货币流通商品交换(4)实物分配制3私有制4(1)生产经济(2)政治形势三、1.(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斯大林 (3)新经济政策2(1)重工业(2)农业集体化粮食供应3(1)计划经济(2)资本主义4(1)五年计划反法西斯(2)重工业 农业轻工业生产积极性计划指令地方 计划经济体制苏联解体对点训练1B阅读材料可以知道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时间是1918年到1921年,是苏俄内战时期。2A从材料中的“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可知该战士说的是余粮收集制。3A图一表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了新生的政权;图二指战争结束后,俄共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4B农民上访,肯定是因为对当时的一些国家政策不满。据材料所给的时间1921年,可知农民的不满应来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实行的余粮收集制。战争结束,这一政策继续推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5C材料反映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实行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才能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6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是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质上的不同之处。7C从材料信息“组织俄国的商业”,可以看出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社会经济,使俄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8A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形成,其客观依据就是A项导致苏联经济、社会结构的改变。B项是A项的影响之一。C项的标志即是新宪法的颁布。D项出现于国内战争胜利后,即1921年。9A图片形象地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的片面发展带来的恶果。苏联通过牺牲农业、轻工业来发展重工业,带来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0C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当时苏联的日用物品十分短缺,充分表明其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A、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结论不对。综合运用11(1)问题:经济危机。原因: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工农业产量大幅下降。19201921年严重旱灾,导致粮食匮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掠夺过多。(2)启发:建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解决:推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3)问题: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方法:新经济政策通过利用商品、货币的相互关系恢复、发展生产,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正确途径。12(1)政策及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2)措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3)做法: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来优先发展重工业。(4)主题: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农民问题(或农业问题)。教材问题解答学思之窗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方法点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实施为苏维埃政权赢得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但它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途径。答案要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当时俄国国内外形势危急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府能够在残酷的战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因而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国内战争结束后,这种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力水平的下降,成为1921年苏俄发生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方法点拨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广大农民、工人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为稳定苏维埃政权,必须要改变经济政策。答案要点原因: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尽管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战后继续用于恢复被破坏的国民经济,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导致1921年春天苏俄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根据列宁的提议,苏俄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二、学习延伸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方法点拨“斯大林模式”既有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斯大林模式”在短期内使苏联迅速成为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其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结构严重畸形。答案要点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客观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道路,使国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在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