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练案13-李商隐诗两首(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86313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练案13-李商隐诗两首(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练案13-李商隐诗两首(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练案13-李商隐诗两首(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练案13-李商隐诗两首(I)一、打牢语言基础(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C)A锦瑟(s) 管弦(xun) 龟裂(jn ) 生死未卜(b)B惘(wng)然 金钗(chi) 胡同(tng) 海誓山盟(mn)C宵柝(tu) 驿(y)站 针灸(ji) 青春年华(hu)D马嵬(gu) 沧(cng)海 召开(zho ) 内容隐晦(hu)【解析】A弦:xin;B.盟:mng;D.嵬:wi。2下列加点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D)A庄生晓梦迷蝴蝶B此情可待成追忆C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纪为天子【解析】古:十二年为一纪。今:一百年为一世纪。3下列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3分)(C)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C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D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解析】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4对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对偶、拟人)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拟人)【解析】不是借代,是比喻,诗人自比为长城。5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锦瑟颔联中诗人用“望帝啼春”的典故来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向往,充满了期待、向往之情。B锦瑟颈联“蓝田日暖”和“沧海月明”对仗,造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以阴阳冷暖、美玉明珠相对,虽境界不同,但怅恨是一样的。C马嵬(其二)中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环境和心境,跃然纸上。D马嵬(其二)中“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解析】作者用“望帝啼春”的典故表达的是一种忧国伤时、感伤身世、壮志未遂之悲,追求成空、身世沦落之痛。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B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C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七言之分,律诗通常每首八句。锦瑟是一首七律。D马嵬(其二)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取材于同一故事,是一首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昏庸的唐玄宗。【解析】A项,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7阅读下面的内容,概括唐代“以胖为美”的三个具体原因。要求:每个原因都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5分)唐代繁荣昌盛,正如诗圣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按照自己的喜好穿衣吃饭。唐代开放兼容并包,使唐人充满自信,使大唐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与唐交往的国家有130多个。不同文化的影响、交融,使唐人眼界十分开阔,不拘于旧有的审美情趣,不惧怕身体的丰满甚至肥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外祖父是鲜卑大贵族,也就是说李唐皇室的血统中有鲜卑血统,而鲜卑族的游牧生活需要的是剽悍、健硕的体魄。答:国力强盛,丰衣足食。充满自信,不怕肥胖。鲜卑血统,健硕为美。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春花秋月伴书声,夏雨冬雪润心田。青春年少的我们只要努力学习了,将来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学。上个好的大学,毕业后才能找到好的工作。在工作中挣到很多钱,你的生活就会过得幸福快乐。努力学习了不一定就能考上好大学。上个好的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的工作。挣到很多钱,生活不一定就过得幸福快乐。二、提高阅读能力(22分)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送钩:也称藏钩。古代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二组)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隐含自伤飘零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E )A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感情雄伟壮阔,炼句设色。B首联置身“画楼西畔桂堂东”,看到的“星辰”,沐着的“风”都和“昨夜”一样。表达了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怅然若失的思想感情。 C“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D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E诗歌最后四句由现实而转入回忆,诗人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以华艳词章反衬困顿失意情怀,营造出情采并茂、婉曲幽约的艺术境界。【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应是“感情深挚缠绵”。E.应是“由回忆而转入现实”。(2)结合全诗,写出你对“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的赏析。(6分)答:紧承“心有灵犀一点通”,并将其场景化;(2分)_营造一种融怡醉人的氛围,寄寓诗人对热闹和谐生活的向往;(2分)_想象中的热闹与现实的凄清寂寞形成对比,更加增添了诗人的怅然孤苦与自伤飘零之感。(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颈联写送钩覆射酒暖灯红之乐。送钩覆射两个游戏都是需要多人参加配合才能完成的,与前两联诗联系起来,前面还是星辰高挂,泠然清风的空旷夜幕,这里却人影憧憧,酒暖灯红。“暖”字和“红”字,一个形容春酒,一个形容蜡灯,充溢着恣荡欢笑,一派和谐景象。前后对比,令人心生不安。【诗意】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流莺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注: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春,诗人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参差:指鸟振翅飞翔。(1)对“流莺”这一形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BD )A“漂荡”“参差”等词语表现了流莺不停地漂泊辗转的样子。B“不自持”暗示出流莺无法克制和把持自己的悲伤心情。C“巧啭”表明流莺歌唱圆转流美,充满了对良辰佳期的期盼。D无论“风朝露夜”,还是“阴晴”,流莺以啼鸣实现了“本意”。E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处花枝也无从寻找。【解析】B项,“不自持”暗示出流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仿佛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D项,“实现了本意”错,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这是“本意”不被理解、“佳期”不遇的流莺永无休止的啼鸣。(2)这是一首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蕴蓄之作,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写“流莺”的?寄寓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6分)答:它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是在空中不停地漂荡流转;(2分)它百啭千回表达“本意”,可无人能会,虽是三春“良辰”,可终究难盼“佳期”;(2分)诗人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自己转徙幕府、飘零不定的生活,用流莺的“巧啭”比喻自己美妙的歌吟及远大的政治抱负,用无“佳期”表达自己不被人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沉伤感。(2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关注首联“复参差”“不自持”、颔联“本意”“未必有佳期”等关键词,然后结合“托物言志”诗的特点,把流莺的特点与诗人的经历联系在一起,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诗意】流莺到处飘荡惶然上下翻飞,飞过阡陌河流命运无法自持。巧啭千声怎能没有真心本意?春日良辰未必就有所盼佳期。穿梭在风霜雨露早晚阴晴里,振翅在千门万户或开或闭时。我曾经苦于伤春那啼叫不忍再听,京城何处有它可栖息的花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