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1.1 认识一万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484714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1.1 认识一万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1.1 认识一万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1.1 认识一万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一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页。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素材经历认识并感受一万的过程。2、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能认、读、写一万。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会一万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方案: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一、认识一万1、教师直接提出本节的学习任务,启发学生根据数位表说一说一万怎样写。教师板书:一万写作10000由学生对数位表的认识想到万的写法,让学生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万。板书:认识一万师:想一想,数位表中的万位是从左往后数第几位?一万怎样写?生1:在数位表中,从左往右数第五位是万位。一万在万位上写1,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都写0。生2:一万是个五位数,1后面有4个0。第二个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并写出:一万写作:100002、教师说话,说一万是最小的五位数,以及一个一个地数需要的时间,同时指导学生课下数数、推算时间。教师讲解,加深学生对一万的理解,初步体会一万的大小,并学会计算时间的方法。师:一万是最小的五位数。如果从1开始,一个一个地数到一万,你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吗?老师告诉你们,大约需要3个小时。要用的时间太长了,我们在课堂上是没法完成的。如果同学有兴趣,可以课下试一试,先计算从1数到100到1000需要的时间,再推算。3、提出:还可以怎样数数。然后利用课本上的正方形图一个一个地数,总结出:10个一千是一万。在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引出一千一千地数,并借助图形数认识10个一千是1万。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怎样数一万。生: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生:一百一百地数,10个百是一千。生:一千一千地数师:一千一千地数,怎么数,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页上面的正方体图。每个正方体都是由10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我们大家一起数一数这些正方形一共有多少小正方体。师生共同数:一千、二千、三千八千、九千、一万。如果有学生说10千,可提示:10个一千是一万。如果学生直接数出一万,教师可表扬并提问:真聪明,数到九千就知道该数一万了。哪位学生说一说,一万中有几个一千?师:我们再一起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数完后,教师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二、认识一万人民币1、让学生观察人民币图,了解有哪种面值的,各有几把。先整体观察图,了解图中信息,培养有序观察的习惯。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万,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和一万元人民币有关的问题。请看课本第4页下面三种面值的人民币,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100元面值的人民币有一把50元面值的人民币有2把,10元面值的人民币有10把。2、分别提出关于100元面值人民币的问题,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得出100张100元面值的人民币是1万元。在教师引导下,给学生提供有序思考、回答问题的机会。为下面的问题讨论打基础。师:先来看100元面值的人民币,谁来说一说,10张100元面值的人民币是多少元?你是怎样知道的?生:10张100元面值的人民币是1000元,因为10个一百是1000。师:说得对!再来想一想,100张100元的人民币是多少元?你是怎样想的?生:100张100元人民币是1万元,因为100张中有10个10张,也就是有10个1000元,10个一千是一万。师:说得好,100张100元的人民币是一万元。这把100元的人民币是100张,一共是一万元。银行工作人员为了算账方便,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都捆成100张一把。板书:人民币每把100张。3、提出50元面值和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是多少元的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想法的空间。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既是对一万元人民币的认识,也是对一万这个大数的理解。师:你知道2把50元面值的人民币和10把10元的人民币各是多少元吗?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可能有以下说法:(1)2把50元面值的人民币是一万元。2张50元面值的人民币等于1张100元面值,所以2把50元的就是1把100元的同样多,是一万元。(2)10张50元面值的人民币是500元,100张是5000元,2个5000元是一万。(3)一把10元面值的就是100个10元,是1000元,10把就是10个1000元,也是1万元。如果学生还有其他说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4、让学生观察红红一家三口人说话的情境图,先说一说了解到的信息。再说一说几个月的工资是一万元。最后教师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通过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例,进行大数的计算,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并利用现实教材进行思想教育。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推算出整把的人民币的多少,再来看红红爸爸和妈妈工资的问题。请看课本第5页红红一家三口手拉手散步的情境图,看一看他们在说什么?生1:红红妈妈说一个月的工资是2000元。生2:红红算出妈妈5个月的工资是一万元。生3:红红爸爸说他每月工资是2500元,提出一个问题:几个月的工资是一万呢?师: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谁知道红红是怎样算出妈妈5个月的工资是一万的?师:那你们能回答红红爸爸提出的问题吗?试一试!生:每个月2500元,2个月是5000元,5000加5000是一万元。红红爸爸4个月的工资是一万元。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红红爸爸四个月的工资是一万元,红红妈妈5个月的工资才一万元,看来爸爸、妈妈上班挣一万元钱很不容易,同学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板书:勤俭节约,不乱花钱5、提出一万元1元面值的人民币有多少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一方面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素材丰富课程内容。师:我们认识一万元人民币,知道银行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都是100张一把。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银行运来一万元1元面值人民币,一共有多少把?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一万元1元面值的人民币是一万张,每把100张是100元,等于1张100元面值的人民币,100张100元面值的人民币是一万,所以100把1元面值的人民币是一万元。一万元1元面值的人民币是一万张,每把100张,10把是1000张,20把是2000张,30把是3000张依次算下去,100把是1万张,也就是一万元。学生有其他算法,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三、体验一万1、提出100把人民币摞在一起有多高的问题,让学生用手比一比,并用语言描述。借助一把的高度,估计10把、100把人民币的高度,体验1万张纸有多高,自然引出下面的活动。师:100把1元面值的人民币是一万元,也就是一万张1元面值的人民币是一万元。想一想,100把人民币摞在一起有多高呢?用手比一比。先比一比10把有多高,再比一比100把有多高。指名比划,并用语言描述。2、测量、推算一万张复印纸有多厚。提出数、量100张复印纸的要求,让小组同学合作完成。数、测量100张复印纸有多厚,为推算一万张复印纸有多厚提供素材。师:同学们刚才估计了一万张人民币的高度,现在,我们实际测量一下,一万张复印纸摞在一起有多高。每组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叠复印纸,现在请你们数出100张复印纸,并量一量这100张复印纸有多厚。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提醒学生认真数,仔细量。3、提出1万张复印纸摞在一起有多厚?让 小组同学根据实际测量的结果推算。给学生创造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进一步加深对一万的感受。师:刚才各组都测量出了100张复印纸大约是多厚,如果把一万张复印纸摞在一起,大约有多厚?各组根据你们刚才测量的结果推算一下。教师巡视,了解各组活动情况。4、交流各组测量、推算的过程和结果。先说100张复印纸有多厚,再说怎样推算的,结果是多少。并用不同方式表示一下。获得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丰富测量,推算等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一万张复印纸的实际高度,再次感受一万。师:各组汇报一下你们测量的结果,再说一说是怎样推算的,结果是多少?各组汇报。可能测量、推算的结果稍有差距,没关系。最后使同学了解大约有90厘米。师:比一比90厘米有多高、多长?(伸开胳膊比)这么长。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1题,先看明白题意,再自己推算,填空。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提的。在具体情境中,体会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师:看练一练第1题,你了解到哪些情况。生:每个小盒中有100个玻璃球,一大箱中有10盒。2、练一练第2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师生一起进行推算。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题,感受一万的大小。师:同学们,读一读练一练第2题,同桌讨论一下,再回答。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如:10个500是5000,20个5000就是10000。所以安排20场。2场安排1000人,10000中有10个一千,就是10个2场,共20场。3、练一练第3题,请10个同学排一排,量一量,再推算。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一万的大小。练一练第3题,室外活动:12名同学一组,10名同学站成一排,两人之间保持半臂的距离,量一量有多长。推想:1000人站成一排有多长?10000人呢?五、问题讨论让学生观察天平图,了解问题情境,再讨论。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讨论,发展数感。师:请同学们观察两个天平图,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生:天平是平衡的,我 1700粒花生的质量与2000粒黄豆的质量相等。师:想一想,一粒花生和一粒黄豆比较,哪个重?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