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测试 新人教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483471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测试 新人教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测试 新人教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测试 新人教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3-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复习测试 新人教必修3一、选择题1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D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解析:“仁”和“礼”是儒学的核心观点,也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但在本材料中没有体现;“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一语,强调了个人的身份地位,体现了对秩序的重视和维护,但同时又强调个人发展的内在可能,C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的观点,故选D项。答案:D2(xx北京海淀模拟,9)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解析:根据季氏属于鲁国的大夫,却僭用周天子专用的乐舞,孔子批判这一现象反映出孔子极力维护西周奴隶社会等级秩序,即维护周礼,故C项正确。A、B、D三项属于孔子思想,但与题意无直接关系。答案:C3“以德报怨”、“以柔克刚”、“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这些成语最可能源自()A论语 B道德经C孟子 D春秋繁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成语包含着辩证法思想,这是老子哲学的重要特点,故选B项。答案:B4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下言论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解析:“民为贵”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浓重的等级观念,A显然错误;“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B错误;D反映了心学的“致良知”思想,也是错误的。答案:C 谐统一的思想。早在2 300多年前,中国某思想家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名言。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一种“重民”思想。2 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答案:C6(xx广东韶关模拟,2)“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A重视礼义教化 B强调严刑峻法C主张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解析:结合材料分析,荀子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答案:A7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 B C D解析: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分别为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说法不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答案:A8(xx江西南昌,4)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A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扑”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解析:A项属于道家思想;B项属于法家思想;C项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思想;D项是理学的观点,而理学出现于宋代。答案:C9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对此,他向汉武帝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治主张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解题时应先读懂史料含义,即“思想不统一难以实现政治统一”,进而理解“独尊儒术”的必要性。答案:C10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解析:“天人感应”在于强调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衰存亡,都是上天的意志。“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人们服从皇帝就是服从上天,反对皇帝就是反对上天。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答案:B11(广东忠州)某同学写关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可能引用下列哪句名言()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老骥伏枥,志在千里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题中的限定条件“民族精神”,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12(xx福建龙岩质量检测)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质而不能成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树立王道来教化这些人为善,这是天意啊。由此可知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材料二鲁迅对孔子及儒学的评论评论出处评孔子“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生在巫鬼势力如此旺盛的时代,偏不肯随俗谈鬼神”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孔墨都不满于现状,要加以改革”三闲集流氓的变迁“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所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评儒学(儒学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且介亭杂文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儒学)“是着眼于历代封建帝王赖以维护其统治的儒家的传统精神麻痹术”坟春末闲谈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什么核心内容?(2)根据材料二,指出鲁迅对孔子与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3)鲁迅与伏尔泰对儒学的看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及对儒家思想的认识。第(1)问孔子思想的核心依据材料中信息即可判断,如“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信息“孔丘先生确是伟大”等可知鲁迅对孔子的评价基本以肯定为主,较为客观;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则从反对君主专制的角度完全给予否定;第(3)问注意目的的不同:鲁迅是为反对君主专制而否定儒家思想,而伏尔泰则要用儒家思想来宣传启蒙思想,反对欧洲的君主专制。答案:(1)孔子的“仁”和“礼”的学说,“德治”的思想,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2)客观评价孔子(基本肯定),全盘否定儒家思想。(3)20世纪初儒家思想在中国成为维护落后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要反封建,必反儒学;伏尔泰利用儒家思想来反对欧洲君主专制和基督教(神学)专制,宣传资产阶级自由权利等启蒙思想。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 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答案:(1)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3)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作用,但也扩大了儒学,使儒学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与儒学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