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4动物乐园解决问题教案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2482884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4动物乐园解决问题教案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4动物乐园解决问题教案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4动物乐园解决问题教案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4 动物乐园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4849页 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简单的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发现“动物乐园”情境中蕴涵的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的过程。过程 与方法: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减计算问题,并写出算式表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游戏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难点:能选择合适的信息列式计算的过程。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学具准备:兔子头饰。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我们喜欢小动物。师: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呢?(学生踊跃说出动物的名字)师:你们真棒!知道的小动物的名字可真多,现在老师带来大家到一个小动物乐园看看,里面都有哪些你们认识的小动物。(板书:动物乐园)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给孩子一个平台,在他们回答问题时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2、 探求新知。 (出示情境图) 生:动物乐园里有小羊、小狗、小熊、小狗.师:小动物们像我们同学似的也特别喜欢做游戏,快看,这些小动物们分别在干什么?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先从总体看图(动物乐园里有哪些动物),再局部看图(小动物们分别在干什么)。2. 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1:小羊们在划船。生2:小狗们在踢足球。生3:小熊们在爬云梯。生4:小兔们在跳绳。.(如果有的学生能把小动物的具体数量说出来,予以表扬鼓励)设计意图:观察动物乐园中的事物,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一)小羊划船。师:回答问题真完整,你们真棒!有的同学不但说出小动物在干什么,还一下就看出了有几个小动物。我们先来看小羊划船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1:有两条船,每条船上要坐5只小羊。生2:有两条船,第一条船上坐了5只小羊,第二条船上要坐4只小羊和1只大羊。生3:羊妈妈要带8只小羊过河,有1只小羊留在家里。.(只要学生说的合乎情理,均予以肯定表扬)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用算式表示吗?(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提示学生把自己提的问题用算式表示,写在教材第49页“自由小天地”里)生1:一共有几只羊?9+1=10(只)或1+9=10(只)。生2:一共有几只羊?8+2=10(只)或2+8=10(只)。生3:有几只小羊?10-1=9(只).师: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情境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用多个算式表示出结果,你们真了不起!设计意图:通过帮助小动物们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练习。(2) 小狗踢球。 师:在小狗踢球的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进了3个球,7个球没进。 生2:1只小狗在踢足球,旁边站着8只狗。 生3:1只狗教练,8只狗运动员。. (只要学生说的合乎情理,均予以肯定表扬)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用算式表示吗?(给学生充分时间交流,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提示学生把自己提的问 题用算式表示,写在教材第49页“自由小天地”里)生1:一共有几个足球?3+7=10(个)或7+3=10(个)。生2:小狗踢进了几个球?10-7=3(个)。生3:还有几个球没进?10-3=7(个)。生4:一共有几只小狗?1+8=9(只)或8+1=9(只).设计意图:1.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如:小狗踢足球,可以计算足球的个数,可以计算进球或没进球的个数,还可以计算小狗的只数。2.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和图上提供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知新。(出示小熊爬杆、兔子跳绳情境图) 1.让学生从小熊爬杆和兔子跳绳中,选择一个喜欢的情境观察,并说出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用算式表示,写在自由小天地里。2.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最后把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写在自由小天地里。教师仿照上面的教学环节详细讲解每一幅情境图。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历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环节是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四、达标反馈。 1.看图列式计算。树上原来有8只鸟树上原来有( )只鸟,还剩( )只鸟,飞走了几只鸟? 答案:1. 8 6 8-6=2(只) 2. 答案不唯一。 一共有几只青蛙?5+5=10(只)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乐园。谁能说说在生活情境中我们怎样解决数学问题呢?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1.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蕴涵的数学信息。2.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3.列出相应的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计算。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对用数学解决问题形成一种思维,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布置作业。2.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答案:1. 2 10-8=22. 答案不唯一。 原来共有多少只小鸡? 6+3=9(只)3. 答案不唯一。 一共做了多少个风车?5+4=9(个)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小羊划船 小狗踢球一共有几只羊?9+1=10(只) 一共有几个足球?3+7=10(个) 或1+9=10(只) 或7+3=10(个)一共有几只羊?8+2=10(只) 小狗踢进了几个球?10-7=3(个) 或2+8=10(只) 还有几个球没进?10-3=7(个)有几只小羊?10-1=9(只) 一共有几只小狗?1+8=9(只). 或8+1=9(只)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小动物们导入,从观察动物乐园中的小动物出发。再结合情境图说出数学信息以及提出简单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计算,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学生全员参加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感知所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一)师:同学们,今天呀,森林里可热闹了-森林里来了许多小动物。在自然界中,这些小动物们和我们相互帮助相互依存,我们要爱护它们。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小动物们给期末带来了学生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你能行吗?(板书:动物乐园)(二)(请部分同学带上准备好的兔子头饰-仿照兔子跳绳的场景)师:(播放轻音乐)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声,几只小兔子来到了动物乐园,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并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生1:4只兔子在跳绳,还有4只兔子在旁边加油。一共有几只兔子?4+4=8(只)生2:有4只灰色的兔子,4只白色的兔子,一共有几只兔子?4+4=8(只)生3:有几只兔子手里拿着跳绳? 8-6=2(只).设计意图:1.第一次看图说图意,引导学生学会通读题目,从中找到数学信息,巩固和培养学生看图和读图的能力。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小动物们”为主线,创造性地拆分情景图,努力做到情景图动态化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增加了学生的趣味性,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引领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学生带兔子头饰玩游戏,这个环节简洁明了的展现生活情景中的数学问题。一方面深化数学符号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是对简单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的巩固提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在课堂中适当播放轻音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进入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教学资源。 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解决问题1.观察生活场景图,找出里面蕴涵的数学信息。2.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3.列出相应的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计算。三、资料链接 (一) 摘松果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把你的松果送给我,好吗?松树爷爷很大方,说: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兴,它一边摘一边唱歌,不一会袋子装满了。松树爷爷问:你摘了多少个?小松鼠说:哎呀, 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长了10 个松果,现在还有8个,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让你背走。”小松树急了,不会算,怎么办呢?要是松树爷爷不让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来帮它好了。 数学课上,老师讲过:知道总数,求部分数,就是从总数里去掉知道的一个部分数,就得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我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松鼠摘了10-8=2(个)。 (二) 牛顿(16421727)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牛顿是举世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幼年充满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之后母亲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23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后留校工作。后因逃避伦敦流行的鼠疫来到母亲的农场里。在这里,他被一个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吸引住了。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在地上,便开始思索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种力在拉它,那么这种将苹果往下拉的力会不会控制月球?他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的巨大作用,很快就显示了出来。它解释了当时所知道的天体的一切运动。同时,牛顿又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光学实验,从而证明了白光是由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的合成光。1687年,牛顿出版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这里,他钻研了伽利略的理论,并归纳出著名的运动三大定律。除此之外,他发现的二项式定理,在数学界也有一席之地。1704年,出版光学一书,总结了他对光学研究的成果。 牛顿61岁那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此后年年连任直至逝世。作为举世公认的、最卓越的科学巨匠,他仍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1727年3月20日,84岁的牛顿逝世了。作为有功于国家的伟人,他被葬在了英国国家公墓,受到世人的瞻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