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482788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重要概念:,1、几种符号的意义 P 表示亲本;F1 表示子一代;F2 表示子二代(以此类推); 表示杂交; 表示母本或雌配子;表示父本或雄配子。 2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交配。 (2)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交配。 (3)测交: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4)正交与反交:是一相对概念,如果甲作父本,乙作母本为正交;则甲作母本,乙作父本为反交。,3性状类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再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5)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4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3)等位基因:杂种个体内,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一定是杂合子。 (4)非等位基因:指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 5个体类 (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外界环境和基因型共同决定表现型。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纯合子:由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4)杂合子:由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2)体细胞中基因是 _存在的,成对,P,F1,F2,纯高,纯矮,D,D,d,d,d,D,1)生物的性状是由 _决定的。,基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发现问题:,高茎,3 : 1,假说:对分离定律的解释,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d,Dd,d,d,dd,高茎,矮茎,高茎,高茎,高茎,1,1,:,:,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受精作用,遗传因子组合比(基因型)=,性状类型比=,3高(显):1矮(隐),合子,遗传图解:,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让F1 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d,d,高茎,dd,矮茎,1 : 1,基因分离定律:,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豌豆杂交实验二,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的解释: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演绎推理:,图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自由组合定律:,内容:(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 (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