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478961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部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场所 现场监测技术,吴宗县,公共场所的概念,目前,一般认为,公共场所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所,是提供公众进行工作、学习、经济、文化、社交、娱乐、体育、参观、医疗、卫生、休息、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所使用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的总称。,公共场所涉及范围,目前主要公共场所有7类28种: 1.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 2.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3.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以及电脑游戏机房等)、舞厅、音乐厅。 4.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5.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6.商场(店)、书店。 7.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涉及的主要标准,检测标准 GB/T 18204.1-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1部分:物理因素 GB/T 18204.2-2014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 GB/T 18204.3-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 GB/T 18204.4-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4部分: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GB/T 18204.5-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GB/T 18204.6-201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6部分: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16129-1995 居住区大气中甲醛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分光光度法 GBT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14934-199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公共场所涉及的主要标准,评价标准 GB9663-1996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4-1996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9665-1996 公共浴室卫生标准 GB9666-1996 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 GB9667-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9668-1996 体育馆卫生标准 GB9669-1996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 GB9670-1996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 GB9671-1996 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 GB9672-1996 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 GB9673-1996 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 GB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公共场所涉及的项目及限值,公共场所涉及的项目及限值,公共场所涉及的项目及限值,公共场所涉及的项目及限值,公共场所涉及的项目及限值,公共场所涉及的项目及限值,公共场所涉及的项目及限值,公共场所涉及的项目及限值,公共场所涉及的项目及限值,公共场所涉及的项目及限值,公共场所监测频次与样本要求,宾馆、饭店、旅店、招待所等场所 空气卫生状况监测,公共场所监测频次与样本要求,影剧院、音乐厅、录像厅(室)等场所 空气卫生状况监测,公共场所监测频次与样本要求,游艺厅、歌舞厅等场所空气卫生状况监测,公共场所监测频次与样本要求,公共浴室、游泳馆等场所空气卫生状况监测,公共场所监测频次与样本要求,美容院、理(美)发店等场所空气卫生状况监测,公共场所监测频次与样本要求,体育场(馆)等场所空气卫生状况监测,公共场所监测频次与样本要求,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商场(店)、书店、候车(机、船)室、餐饮等场所空气卫生状况监测,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按WS/T395中要求执行 WS/T395,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开展评价时,要连续监测3d,每次监测样品应采集平行样品。 公共用具监测样本要求:按各类物品投入使用总数的3%5%抽取,当某类用具用品投入使用总数不足30件时,至少采1件。,常规项目现场检测布点要求,物理因素 空气温度:玻璃液体温度计法、数显温度计法(热敏电阻) 相对湿度:干湿球法、氯化锂露点法、电阻电容法(电容式感测器) 室内风速:电风速计法 室内新风量:示踪气体法、风管法 噪声:数字声级计法(稳态噪声-快档测1min指示值或平均值;周期性噪声-慢档每隔5s读一个瞬时值,测一个周期;非周期非稳态-慢档每隔5s读一个瞬时值,测若干数据) 照度:照度计法 采光系数:直尺测量法(采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的比值) 大气压:空盒气压表法 空气中氡浓度:闪烁瓶法、径迹蚀刻法、双滤膜法、活性炭法 GB/T 18883 2002中A6 (氡连续监测仪) 池水温度:温度计法(池水水面下15cm20cm) 池水透明度:铅字法,常规项目现场检测布点要求,物理因素(主要),常规项目现场检测布点要求,新风量:示踪气体法、风管法 示踪气体法 1.原理:示踪气体法即示踪气体衰减法,常用的示踪气体有CO2 和SF6 。在待测室内通入适量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值,计算出室内的新风量的换气次数。 2.仪器及材料:袖珍或轻便型气体浓度测定仪、直尺(卷尺)、电风扇、示踪气体(无色无味、使用浓度无毒、安全、环境本底低、易采样、易分析的气体,装于10L气体瓶中,气瓶有安全阀门),示踪气体法 3.测量步骤: a.计算室内空气体积(V) V=V1 V2 V1 (室内容积)、 V2 (室内物品总体积) b.校正仪器 c.若选择的示踪气体是环境中存在的(如CO2 ),应先测本底值。 d.关闭门窗,用气瓶通入适量气体后移出室内,用电风扇搅动空气3min 5min,使示踪气体分布均匀,示踪气体的初始浓度应达到至少经过30min,衰减后仍高于仪器最低检出限。 e.打开仪器,在室内中心点记录示踪气体浓度。 f.根据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情况,测量从开始30min 60min时间段示踪气体浓度,在此时间段内测量次数不少于5次。 g.调查检测区域内设计人流量和实际最大人流量。 h.按要求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和使用前校准。,示踪气体法 i. 结果计算,示踪气体法 4. 结果计算 5.测量范围:非机械通风且换气次数小于5次/h的公共场所(无集中空调系统的场所),风管法 1.原理:在机械通风系统处于正常运行或规定的工况下,通过测量新风管某一断面的面积或该断面的平均风速,计算出盖断面的新风量。如果一套系统有多个新风管,每个新风管均要测量风量,全部新风管风量之和即为该套系统的总新风量,根据系统服务区域内的人数,便可得出新风量结果。 2.仪器: a.标准皮托管:Kp =0.99 0.01,或S形皮托管Kp =0.84 0.01 b.微压计:精确度不低于2%,最小读数不大于1Pa。 c.热电风速仪:最小读数不大于0.1m/s。 d.温度计:最小读数不大于1 ,风管法 3.测点要求: a.检测点所在的断面应选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避开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b.圆形风管测点位置和数量:将风管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测点选在各环面积中心线与垂直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圆形风管测点数见表1.直径小于0.3m、流速分布均匀的风管,可取风管中心一点作为测点。气流分布对称和比较均匀的风管,可只取一个方向的测点进行检测。,风管法 c.矩形风管测点位置和数量:将风管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矩形(最好为正方形),各矩形中心即为测点。矩形风管测点数见表2.,风管法 4.测量要求: a.测量风管检测断面面积(S),按表1或表2分环/分块确定检测点。 b.皮托管法测定新风量步骤如下: -检测微压计显示是否正常,微压计与皮托管链连接是否漏气。 -将皮托管全压出口与微压计正压端连接,静压管出口与微压计负压 端连接。将皮托管插入风管内,在各测点上使用皮托管的全压测孔 对着气流方向, 偏差不应超过10,测量出各点动压(Pa)。重复 测定一次,取算数平均值。 -将玻璃液体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插入风管中心点处,封闭测孔待温 度稳定后读数,测量出新风温度。 -调查机械通风服务区域内设计人流量和实际最大人流量。,风管法 c.风速计法: -按照热电风速仪使用说明书调整仪器; -将风速仪放入新风管内测量各测点风速,以全部测点风速算术 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将玻璃液体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插入风管中心点处,封闭测孔 待温度稳定后读数,测量出新风温度。 -调查机械通风服务区域内设计人流量和实际最大人流量。 d.按要求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和使用前校准。,风管法 5.结果计算:,风管法 5.结果计算:,风管法 5.结果计算: 6.测量范围:皮托管法测量新风管风速范围为2m/s30m/s, 电风速计法测量新风管风速范围为0.1m/s 10m/s。,常规项目现场检测布点要求,化学污染物,常规项目现场检测布点要求,化学污染物,空气微生物,GB18204.3-2013附录A 现场采样检测布点要求,空气微生物 1.细菌总数(营养琼脂平板) 1.1撞击法 1.2自然沉降法,空气微生物 2.真菌总数(沙氏琼脂培养基):撞击法、自然沉降法,采样同细菌总数。 3. 溶血性链球菌(血琼脂培养基):撞击法(同细菌总数) 4.嗜肺军团菌(GVPC液体培养基):液体冲击法.,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项目 1.细菌总数 2.大肠菌群 3.金黄色葡萄球菌 4.真菌总数 5.溶血性链球菌,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GB 18204.4-2013附录A 采样方法,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 A.3 采样部位及采样位置,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公共用品用具微生物,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