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2478413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0.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创新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欢迎各位领导及职教同仁批评指导,说课比赛,记账凭证核算程序说课稿,目录 Contents,主导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张玉森、陈伟清主编的基础会计,辅助教材 基础会计实训 基础会计习题集,教材特点 通俗易懂、图文并茂、 配套习题、丰富的信息化实训,第八章会计核算程序 第二节记账凭证核算程序,怎样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三大会计信息载体有机结合。 这部分内容在基础会计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贯穿始终的作用。,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过程,培养 学生团结协作、认真 细致、严守会计岗位职责 的工作态度。,知识目标 了解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概念; 理解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特点及记账程序。,能力目标 能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下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目标,90分钟,目录 Contents,对象:,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高一学生,知识基础:,已经学习了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学习了会计凭证的填制和会计账簿的登记及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但缺乏连贯性的操作实践。,个性特点:,大部分内敛羞涩、不善言辞,渴望成长和提升。,目录 Contents,和谐互助模式 交流预习-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反馈,体验式学习法 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学案导学模式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说教法,融合,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体验探究,展示点评,知识总结,巩固过关,上课ing,说教法,说学法,体验探究,总结反思,自主学习,注重培养三种能力,我学会,我会学,课前学案导学,2.通过网络搜索会计岗位有哪些?会计法中对会计人员的 岗位职责有何规定?,目录 Contents,教 学 环 节,自主学习,静心动脑,回顾课前预习的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和需要突破的疑惑点,自主学习,师生互动:讲解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及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特点,任务驱动法设疑,引出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小组讨论,讨论,总结,抢答,学生讲述,教师点拨,给出5个题目,要求学生要求学生答出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总结出通过怎样的程序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小组讨论,讨论题(记账凭证核算程序下): 记账凭证根据什么登记? 总分类账根据什么登记?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根据什么登记? 明细分类账根据什么填制? 财务会计报表根据什么编制?,“师友”讨论 解答问题,全组讨论 总结方法,小组讨论(抢答赛),小组讨论,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突破难点。 提升学生合作沟通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敏捷的反应力。,体验探究,体验探究,抓住教学重点:如何分岗位应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记账程序。,学生实施: 第一步:组长进行岗位分工。 第二步:根据提供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账、明细账、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报表进行分岗实训。,岗 位,分 工,制单员,审 核,出 纳,记账员,会计科长,邓 亮,李 斯,周 乐,杨 文,陈瑞晴,体验探究,学生体验尝试收付款凭证的填制,探究填制方法,体验探究,1、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遇到困难,查找资料,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实现“做中学”。 2、在探究遇到阻碍时,老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 3、使稍弱的同学得到了及时的指导,较强的学生也强化了知识,增添了成就感。 4、通过实践成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5、通过分岗实训将理论知识与会计岗位技能对接,体现我校专业课教学改革课程对接 岗位、内容对接技能的教学理念。,体验探究,展示点评,攻克教学重点: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收付款凭证。,16分钟,10分钟,14分钟,展示点评,设计展示区:要求体现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的步骤及岗位分工,体现各组的创意和特色。,展示点评,陈述展示内容,展示点评,师生点评,展示点评,1、学生相互讲评,发现问题,自主解 决,攻克重点,体现了“以学生为 主体”的教学理念。 2、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潜能。 3、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严谨 细致,严守岗位职责的工作作风。,知识总结,梳理本堂课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回顾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辅导,批阅,针对性,完成下一节课福斯特公司采用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处理业务的学案。要求利用网络收集关于会计岗位分工和科目汇总表账务核算程序的知识,在云空间和老师同学交流探讨。,工学交替,目录 Contents,课堂有效学习时间得以外延 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挖掘。 没有注意挖掘合作高效的“师友”组合,及时予以肯定和宣传,错失了一个成长点。,感谢各位的聆听,谢谢!,A组01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